以《祖地乡音》为例论对台广播闽南话节目以特取胜

2015-04-29 01:51郭婕妤
文化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闽南话

郭婕妤

摘 要: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增强对台广播的可听性,必须正视并贴近台湾民众多元化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出发,身段柔软,寻找“我们要宣传的”和“岛内听众想知道的”之间的契合点。

关键词:祖地乡音;闽南话;以特取胜;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对台广播诞生于两岸军事对峙时期,当时对台广播立足于“解放台湾”,力求“攻心夺志”。在“和平统一”时期,对台广播承担着传播大陆对台政策、威慑“台独”等功能。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台广播的大喇叭撤掉了,在开拓入岛渠道等硬件建设上,实现了增设播出频率、加大播出功率、增加播出时间和语种等。

与“入岛”不断取得突破相比,对台广播在“入耳”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报道中依然存在“大喇叭式”的传播风格,不注重细节,位置高、调子高,宣传味浓。缺乏细节是对台广播报道可听性差的重要原因。

原海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在谈到对台宣传工作时指出:“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对台报导‘宣传味太浓的做法,要以拉家常的宣传,让台湾同胞既易于接受,却又不认为你是在宣传,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对台广播是一项争取台湾民意的工作,优化宣传效果的关键不仅在于“说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说”。增强可听性必须从细节入手,善于平中见奇、以小见大,增强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对台广播要从传播受众身份、语言以及节目风格等方面,千方百计缩短与受众的距离。

首先,话相通。台湾本省人日常交流常用闽南话和客家话,特别是闽南话在台湾绿营中普遍流行。用闽南话和他们沟通,可以发挥闽南话的精神纽带作用,容易引起共鸣,增强对台广播的亲和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除了在总部设立方言部,开设《天风海涌》闽南话节目。2008年11月,还成立了厦门编辑部,在新创办的《祖地乡音》节目用闽南话对台播音,节目时长也渐渐从每日一小时延长到三小时。《祖地乡音》节目利用在地新闻资源优势,用闽南语向台湾同胞们及时传递各种有用的两岸新闻信息和服务,沟通两岸民众情感,以浓浓的乡音乡情,吸引了岛内大量的闽南语听众,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2年12月,。厦门编辑部突破性地在泉州至金门海上客运航线——"蓬江"轮开辟了《船上来作伴》节目,节目主要以答嘴鼓、念四句等闽南话"脱口秀"的形式,播报乘客关注的财经、民生、旅游等一些涉台实用的信息,同时利用节目平台及时发布泉州地区口岸的工作、交通运输、出入境边防检查、海关、海事、旅游等相关领域的涉台政策措施,打造一档沟通两岸民众、服务台湾同胞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广播节目。

第二,人相近,要善于用台湾人影响台湾人。可在节目中访谈台湾社会各界人士,请岛内专家学者做节目嘉宾,聘岛内同行做节目主持,与岛内媒体的“名嘴”进行连线。

同时,注意留白,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台广播的留白就是多讲一些故事少讲一些观点,多造一些氛围少说一些道理,给予听众充分的回味和反思的空间,使其在报道的客观事实中产生情感共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编辑部在每周的节目中开辟《云顶岩茶馆》栏目,专访在闽打拼、生活的台胞,让广大台胞能够听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台湾人讲述自己在大陆发生的故事,深入地了解闽南祖地和大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让台湾听众自己思考来大陆发展的得与失。

第三,形相似。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台广播并不追求报道艺术,报道两岸交流往往扣上“和平发展”、“血脉相连”等“政治帽子”,这些报道手法加深了台湾听众心目中对台广播是“统战”媒体的固有印象,从心理上产生排拒感。如果意图使台湾听众的思想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受众的行为,那么,形式鲜活、内容充实、对象感强的对台报道更容易发挥作用。

在播音风格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播音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岛内口音为标准,在节目形态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注意借鉴岛内传播理念,尽量与岛内主流电台相类似,让岛内受众觉得很亲切,讲述台湾人感兴趣的故事,而不是重复播报在网络、电视等媒体可以获得的消息。

第九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于2013年9月在厦门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祖地乡音》栏目于旅博会举办期间推出特别节目《蕾镭“七淘”旅博会》,一改节目常态方式,让主持人走出直播间,走进旅博会现场,以主持人蕾镭个性化的视角、生动有趣的表达、活泼自然的风格,体验、感受并挖掘旅博会的精彩。同时,在节目增设听友互动环节,拨打互动电话、关注节目微信、微博就可能获得《祖地乡音》送出的旅博会门票和中央台精美纪念品,引领两岸听众“七淘”旅博会。

第四,善用表现手法。当前,对台广播面临的听众群体已不局限于大陆去台人员,在岛内媒体长期“熏染”下,新一代台湾听众对于新闻“产品”更趋向于“消费”而非全盘接受。对台广播要通过提高可听性来吸引听众,就必须对当前台湾民众的接受心理、认知结构、收听喜好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弄清楚“谁在听”、“喜欢听什么”。

可听性强的广播报道一定具有语言精美、音乐动听、音响得体等“美”的特征。因此,我们不但要讲“好故事”,更要“讲好”故事。增加对台广播的可听元素,就是要在报道不断地制造听觉兴奋点,精选音响和音乐素材,善用压混、混入、渐出、静场等手法,调动受众收听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

例如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编辑部于当年5月至1推出大型系列专栏《世博闽南风》,讲述世博会“闽南元素”背后的故事,比如《悠美的“鼓浪神韵”律动最佳城市实践区》、《古老的泉州梨园戏唱响“福建周”》、等,制作精品节目,挖掘世博会上的“闽南元素”,走进世博参与者的内心世界,探访他们台前幕后的酸甜苦辣,呈现最原汁原味的“世博闽南人”。

第五,突破传播方式。受制于目前各种现实原因,对台广播的台湾受众还是有限,对台广播要想突破,就要在传播方式上创新。在互联网上,开通对台网络广播,实现在线收听,使受众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收听时间和节目,而且可以扩大受众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声音信号易逝的缺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通过各种途径与岛内广播媒体的合作,牵头组织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制作和播出节目、在岛内进行直播、举行开播仪式,通过“借船出海”实现与听众面对面,正在成为“入岛”的一个重要渠道,产生了良好的广播效果。

2013年6月17日,两岸闽南话广播协作网16家电台首次跨越海峡联合直播“两岸祭祀开漳圣王活动”。当天上午10点,福建云霄县“开漳圣王祭祀大典”现场信号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步传到台湾桃园景福宫分会场,数家台湾电台同步转播,数百名台湾信众现场聆听了这场两岸最古早、最传统的祭祀大典,广大台湾乡亲第一次通过电波同步收听祖地开漳圣王祭祀大典的盛况。

11点整,福建云霄主会场祭祀大典现场直播结束后,台湾景福宫分会场信号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在景福宫的直播间同步传回大陆,两岸信众透过海峡上空的电波,共同完成了一次“空中祭拜”。

201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编辑部与台湾云嘉广播公司共同策划制作的大型历史人物系列讲古节目《廉政两帝师》,以闽南话“讲古”形式播讲在闽南民间广为传颂的两帝师”事迹。该节目自11月19日起每周一至周六下午四时至五时于云嘉广播公司FM93.3频道《鉴古知今》节目单元播出,向台湾听众完整呈现蔡世远、蔡新两位历史名人奉公守法、精忠报国、敦睦邻里的道德风范和感人事迹。

2014年12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倾力打造的首部两岸合作闽南话广播剧《牵手》在台湾台南胜利之声广播电台举行开播仪式,由此拉开了该剧在两岸同步播出的序幕。九集闽南话广播连续剧《牵手》讲述的是发生在福建晋江围头与台湾金门之间的闽台爱情婚姻故事。该剧集结了两岸闽南话优秀播音员、主持人、歌手首度联袂演播。

对台广播60年的实践证明,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服务性、淡化宣传味是增强可听性的有效办法,也是拉近与台湾受众心理距离的重要途径。当前,增强对台广播的可听性,必须从台湾民众的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出发,提供更多可听的讯息和元素,服务听众而非教育听众,寻找“我们要宣传的”和“岛内听众想知道的”之间的契合点,身段柔软,热诚服务、真诚交流。

参考文献:

[1]裘雁铃《广播市场危机亦或转机》[J].尼尔森媒体新知,2008(5).

[2]王宗磊《试论对台广播与媒体的融合》http://www.xzbu.com/1/view-3630055.htm

[3]富权《对台宣传工作要改变文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J/OL].两岸观察.http://www.waou.com.mo/see/2003/02/20030201d.htm.

[4]潘守鉴《我到大陆圆了几十年的梦》[M]//长舜.对台宣传稿件选粹.福州:海风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闽南话
方言综艺节目如何破局
闽南农村语言状况调查
从语法角度看闽南话对台湾国语的影响
乡音情浓
林万成讲古语言艺术初探
对台闽南话广播推广“导师制”探析
闽南话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闽南话文白异读的独特之处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以常用量词用法比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