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菊
摘 要: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德宏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的五个主体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各自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并在多年探索中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辅助”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模式。但近年来伴随着德宏州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地,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
关键词:城市化;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3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将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加强地方传统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全民参与的工程,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则为这一工程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地,地处中缅边境的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不例外。如何传承和发展德宏州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摆在全州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促进全州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边疆稳定、生态良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德宏州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
德宏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2013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24.5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城镇人口48.1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城镇化率为38.7%,比上年上升1.2个千分点。世代居住着以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五个主体民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五种主体少数民族合计574857人,其中傣族358916人,景颇族137697人,阿昌族31246人,僳僳族32245人,德昂族14753人。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属全国人口较少民族。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德宏州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涵盖民族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传统民族文化,它们绚丽多彩、和谐相容,底蕴深厚、代代相传,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撑和精神食粮,也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再生资源。为了使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2010年德宏州把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少数民族体育等五大类项目申报为省“桥头堡”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文化精品。其中傣剧《刀安仁》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奖,“傣族万人象脚鼓舞”、“景颇族万人目瑙纵歌舞”等多项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创造了世界纪录。如今德宏州在多年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辅助”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厘清脉络,制定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战略
政府主导是引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有效前行的“龙头”。德宏州委、州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早在2001年,即由德宏州政协组织州文化局对全州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大规模摸底调查,厘清了全州民族传统文化概况,并据此建立健全了保护工作的领导及实施机构,制定了从普查、整理、申报到保护的全流程工作办法。多年来,发掘、抢救、整理了一大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包括语言文学、口述文学、传统工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12个类别的数百个项目进行了建档立制,并收集、整理形成了百万余字文字资料,5000余张图片,3000余分钟音像,500余个专题报告等大量一手材料。
目前,德宏拥有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0名云南省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1项州级保护项目和76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明晰的数字,见证了德宏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不懈努力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二)企业参与: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对民族文化保护而言,传统的施救式保护投入大、影响小,缺乏长效性。有节制的开发式保护往往能激活文化资源的潜在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效果。2012年10月,旨在传承和弘扬德宏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旗舰的“瑞丽荣丰民族文化产业化研发中心暨勐卯文化园”正式开业。中心的开业,被认为是德宏企业大规模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研发保护、产业运作的序曲。面对孔雀舞、景颇族织锦、贝叶经、葫芦丝等丰富的德宏民族文化资源,如何把它们转变成大家喜闻乐见的商品,如何合理包装不失本真,如何借力市场打造产业带动就业,成为勐卯文化园核心定位中的首要关注点。勐卯文化园的开业标志着德宏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德宏“国际文化交流窗口”的战略定位已不断显现。为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东南亚南亚市场,勐卯文化园从设计、装潢到产品均突出东南亚南亚风情、谋求高端发展,欲借云南桥头堡建设开发开放的机遇,推动德宏民族文化产品、产业先行打入东南亚南亚市场。
(三)社会辅助:民间力量薪火相传,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力军
据了解,德宏境内自发收集保护本民族文化的人不在少数,基本上五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一批以青壮年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志愿者,致力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已成为德宏民族文化一种颇具自我涵养的体现。如德宏州团结报社记者孙志荣自1987年就开始自主收集、整理景颇族文化,20多年来,他自费走遍了德宏和缅北山区,对景颇族丧葬文化、婚礼习俗、目瑙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集,前后使用了2000多盘录音带以及难以计数的胶卷,所收集的资料用他的话说:可以开一个文件类的博物馆。目前,孙志荣已整理制成景颇语丧葬文化纪录1000多页、婚礼习俗纪录700多页,成为研究景颇族传统丧葬、婚礼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城市化进程中德宏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危机
城市化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决定文化,城市化对于文化的影响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文明不断改变着各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城市化对德宏州各民族群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系也形成了巨大冲击,表现为社会风气日渐浮躁,虽然许多民族文化仍在代代相传,但其民风却不象往日淳朴。许多传承人急功近利,在城市化的发展中为寻求更为便捷的生活途径,无法静下心来传承民族传统技艺,传统民族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危机。
(一)语言和文字危机:掌握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人数越来越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寄托着深厚复杂的民族情感,而文字则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语言文字是各个民族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和世世代代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在城市化不断加快地今天,德宏州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日趋频繁,各少数民族青年为了适应主流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纷纷学习和模仿汉族语言以及汉族的各种生活习俗,从而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出现严重的汉化趋势。少数民族语言汉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受到影响,任其发展必将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流失,传统文化走向衰落。
以傣族语言和文字为例,傣语(口语)由来已久,傣文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源于古印度字母系统的一种拼音文字。德宏傣文创制的时间较早,创制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多数傣族学者认为德宏傣文大约是在公元14世纪(元朝时期创制,明初开始传播开来),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傣族人民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文化都深深蕴藏在傣族的语言和文字里。德宏州傣族人口为358916人,占全州人口28.83%,能流利地用傣语交流的大约占65%,30%的族群成员正在放弃傣语,真正能熟练应用傣文的大约仅占5%(单词、词组储备和掌握量达到25000多个)。依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由于城市化的加快,不少外出求学、打工的傣族青年,正在放弃自己的母语,大量使用汉语或汉傣混杂的“新语言”,致使傣语萎缩和退化的速度十分的惊人。50年代以前德宏地区通用语言是傣语,会说汉语的人非常少。如今却正好相反,居住在市区的傣族会说汉语的人非常多,而能流利说傣语的人却非常少,识傣文者更是凤毛麟角,傣民族的语言文字岌岌可危。其他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二)服饰危机:制作和穿着本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
服饰是少数民族生活历史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少数民族服饰也是一本“穿在身上的书”,是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很多少数族服饰图案被称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目前德宏州五种主体少数民族穿着本民族服装的频率、人数都在减少,仅在民族节目或婚嫁时穿戴,尤其是居住在城镇的年轻人较为典型。
在德宏,以往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多、更频繁地衣着本民族服饰,男性对女性衣着本民族服饰的赞赏度较高,也非常支持女性制作、穿着本民族服饰。女性在制作民族服饰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服饰文化,在本民族服饰的存续和传承方面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男性对女性着本民族服饰的态度有所改变,开始欣赏并接受穿着随意、方便的汉族服饰而忽略了民族服饰的与众不同,着民族服饰的女性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利益的原因,少数民族服饰开始走向商业化,特别是傣族和景颇族服饰更多的走向了市场而不是自己使用。民族服饰的市场化让原来的手工制作变得机械化,多数年轻的女性已经不会手工制作传统的民族服饰,原汁原味民族服饰的传承正面临前逐步汉化、商业化和消失的危机。
(三)民风民俗危机: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特色消失严重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民风民俗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主要渠道。德宏州各主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至今犹存,就在于它以丰富的形式和相对天真、质朴、完整的品格,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参照和选择的可能。改革开放以前德宏州各少数民族除部分傣族外,大多生活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物质生活资源比较匮乏的山区半山区,充分发掘和利用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来满足心理、精神上的需要,维持和增加了生活的自足感和幸福感,消减了因物质生活困乏带来的无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少数民族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化建设消解了各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家庭环境,民族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崇尚现代文化的民族青年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特色消失严重,民风民俗只有在节假日或婚丧嫁娶中才突出来。随着一代一代人的过去,民族文化的家庭代际传承开始出现断裂,优秀民风民俗不断被遗忘、抛弃。
(四)民族特色民居面临着被取代的危机
传统住房样式是民族特色文化重要的外在表征,文化表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保证,如果说一个民族表征性的文化都不存在了,它的文化就有可能消失。民族特色文化村寨是族群文化向心力的外在形式,是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神纽带,同时它还是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
德宏州自2007年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利用新农村试点示范村项目建设,集中整合扶贫整村推进、地震民居工程、兴边富民、移民搬迁、灾后重建、上海对口帮扶、少小民族扶持发展和各项产业项目资金为契机,各村寨民居建设空前铺开。但各少数民族村寨与汉族村寨的建筑模式几乎相同,石棉瓦房、土砖房、混凝土楼房等住房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茅草房、竹篦房、木楞房等杆栏式建筑。以牺牲少数民族历史形成的特色民居文化为代价,这对少数民族确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族群文化精神的愿望,以及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
三、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遇
尽管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其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不可避免的危机,但依然应看到有很多好的发展机遇。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双语教学的推广为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方面,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文化人才。德宏州从1989年9月起开始在部分民族小学开展正规的双语教学。2012年3月,完成了《德宏州义务教育(含学前)少数民族双语课程标准》终审。25年来的双语教学工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知识的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德宏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城市化在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间接的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013年德宏州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96亿元,增长14.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9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08元,增长 17.7%。在这种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有条件组织更加充裕的财力和物力去开展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政府可以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各民族村落、民族建筑加以包装,开发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然后再将旅游业所得收入继续投入到保护工作中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传媒形式的多样化为德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
如今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发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只要充分利用这些途径,在各大媒体上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和呼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能走出去,走进大众的视野,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也就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比如2014年3月由德宏中国移动德宏分公司和孔雀之乡网发起的“和记者﹒图说德宏”活动有奖征集令,征集德宏的旅游风光、美食美客、民俗民风、奇珍异宝、社会新闻、边境风情、生活随拍、人物肖像等类型的照片。这一活动如今做得风生水起,对德宏进行了全面的宣传,进而促进了德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社会对少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社会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就德宏州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人对少数民族是非常认同的,愿意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同时,通过媒体等途径,人们能够更好地对政府等机构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从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对城市化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城市化的进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不能共存的,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化背景下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德宏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政府应增强公信力,承担起社会领导者的责任
政府部门要增强公信力,发挥自己强大的能力,从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多个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承担起社会领导者的责任,引导民族文化走向创新、发展之路。可将文化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府考评机制中,不以破坏传统民族文化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通过开展民间普查,将更多民间的传承人纳入非遗传承人中,提高补助资金标准;组织媒体、社会团体和群众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在城市发展规划时尽量避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设施较多的区域,避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
(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责任
当前以互网联、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媒体,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变得方便快捷,能够做到跨时空传递。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共享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进步;积极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搭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责任,督促政府等组织加大保护力度,将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开设民族文化专栏,向民众普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媒体自身的合作,网络、电视、报纸多管齐下,进行民族文化的专题连载等。
(三)各民族群众应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自觉性
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上的自觉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冷静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懂得并热爱自己的文化,能够准确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去珍惜、爱护它,进而采取正确方式方法传承、发展它。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文化毁灭在自己手上,都有可能意识不到。德宏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出路应是通过树立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各民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自觉性,创建符合民族现实生活环境和民族特点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四)培养文化主体,以“活态”的方式传承和发展德宏民族传统文化
人是文化的主体,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培养文化主体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比如可在全州各民族村寨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以规范化教学的方式将各少数民族祭祀、婚丧嫁娶、节庆活动、民歌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体系地、完整地进行传播,逐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然生成。
(五)发挥德宏在跨境民族方面的地缘、文化优势,发展跨境民族文化产业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南、西和西北三面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是云南省知名侨乡之一,缅甸是云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全州五个主体少数民族均为跨境民族,共同的地域、族群语言、心理态势、民族活动,尤其是宗教文化生活,促成了跨境民族之间连绵、持续不断的族群关系。可发挥德宏在跨境民族方面的地缘、文化等优势,通过开展中缅边境跨境民族之间的文化学术交流会,重新认识缅甸,认识跨境问题,采取更为合适的政策,避免在对缅经贸、文化、政治方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实现边境和谐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跨境民族文化产业。
总之,要清醒地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化境遇,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相反,每一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构成了人们解释世界和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独特方式。德宏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林庆、李旭,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17~21页
[2]张仁韬,《凝心聚力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N],德宏团结报,2014-10-28
[3]刘亚丽,论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6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