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城模式作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载体,已有十余年发展。其通过资源共享达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进而实现规模经济,节约办学成本。为促进大学城模式向着共建、共享、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城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11-01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高校扩招,大学在读人数巨猛增长,高校教育资源面临巨大考验。而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这一新兴事物的出台恰好弥补了教学资源匮乏这一短板。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能够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无限的客体,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进而形成高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何谓大学城,《教育大词典》将之界定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大学城通常由多所大学组成,大学城资源共享即在大学城这一特定区域内,不同高校間对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的共同利用。其中,硬件资源主要指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操场等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主要指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学分认定等。据报道,伴随着大学城的日益发展,能为所在城市带来可观的聚集经济。为进一步完善大学城模式的资源共享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现阶段大学城模式的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
一、现阶段大学城模式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共享传统的差异性。
首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的有限下拨,使得大学对已获得的资源倍加珍惜。其次,部分高校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为强大地位或树立学校形象,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甚至有宁肯浪费不愿共享的念头,成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根本性壁垒。第三,部分已参加共享的高校吝啬于优质资源的共享,只将那些使用率低或价值低廉的资源参与共享,进而影响共享效果。最后,当前相当多的高校依然处于封闭状态,各行其是,难以协调,不利于大学城共同体的形成及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资源共享制度的缺失性。
规范的制度建设是完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当前,教育资源共享的形式主要表现在:教师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学分认定等制度几个方面。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或是流于形式,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难以做到有章可循。教学资源共享制度的不健全制约教学资源共享。
(三)高校间壁垒的阻碍性。
高校发展定位的不同不仅影响着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亦影响着资源共享的可行性。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例行非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大部分优质教学资源流向“重点大学”,而大量普通高校则获取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使得部分高校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有待健全,进而限制了这些学校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但这些高校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却因优质资源配置的短缺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资源共享正是为普通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高校资源共享的局限性。
首先,从地域而言,综观当前我国已建成的大学城,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并呈现由东至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亦有部分分布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素养较高的城市,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次,当前我国高校间的教育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共享高校都将一些边缘的、无关紧要的资源拿来共享,而所谓的真正优质资源或核心资源则深藏不漏,一般不拿出来与其他学校共享。最后,综观当前高校共享现状,高校间共享仅限于资源利用,在改进共享模式、创新共享方法可有建树。
二、完善大学城模式下资源共享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办学理念,增强共享意识
要实现大学城校际间的资源共享,首先各高校应树立合作意识,摒弃封闭、独立的办学观念,充分意识到大学城内各高校是互相开放、互相扶持的合作者,而非竞争者。其次,各高校应践行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共享过程,从易于操作的项目开始,逐渐突破高校办学领域,实现不同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及隶属关系间的高校共享,进而培养高校共享意识,形成共享文化。
(二)健全配套制度,推进共享实现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鉴于此,制定一系列符合教育资源共享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可以更好的为教育资源共享服务。首先,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指导性文件,并规范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每个环节,保证高校资源共享有法可依。其次,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可通过政府一定的经济优惠来调动各方参与高校资源共享的积极性,进而降低成本、盘活资产、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后,完善相关教育政策。相关教育政策的完善可适当解除高校在资源共享时的顾虑和束缚,增强高校主动意识,最大限度盘活教育资源。
(三)完善基础条件,减少共享壁垒
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实现既需要有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还需要有必要的基础条件。大学城内高校教学资源共享难以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共享条件的缺失。完善共享条件,不仅有利于降低共享成本,亦有利于提高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完善资源共享基础条件建设,首先应针对大学城的分布特点及高校布局特点,重点加强交通、信息化平台、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建设。如开通大学城环城公交线路,保障学生跨校选课和教师跨校授课顺利进行;构建和完善共享信息平台,学生可足不出户的了解大学城内各高校课程开设情况、图书资料情况、实验设备及实验室情况、上课、实验的具体地点等信息,进而选择自己希望共享的教学资源;健全大学城内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实现各高校技术互联,以服务于课程资源的共享。
(四)克服共享局限,拓宽共享领域
据产业集聚理论表述,一定总量规模的某一产业集中于某一区域将形成聚合效应,进而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率和集群竞争力。建设大学城的初衷就在于实现高效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针对当前大学城共享的宽度、深度、广度仍有所局限的现状,笔者建议:首先,在宽度方面,应突破大学城建设的地域局限性,更多的发挥政府扶持力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共享成本,加紧基础条件建设,形成巨大高校群效应。其次,在深度方面,高校之间不仅应超越实现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制度的低端共享,还可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特别是成本较高资源的共建,进而实现较低的成本带来较高的收益。最后,在广度方面,可实现学生联合培养,在招生上可实现联合招生,努力运用各高校优势资源,联手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晓玲,杨立军,梅杓春.浅析大学城资源共享[J].三江高教,2013(12)
[2]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6)
[3]李世美,韩庆兰.我国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影响因素及模式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4]赵修渝,郑春海.关于大学城共享办学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前沿》,2007(11)
作者简介:
赵蕾,硕士研究生学历,实习研究员,初级职称,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