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军
当我们回顾山东泰安城历史时发现,浩如烟海的文献留下的是数以万计关于泰山的诗赋华章,而绝少提及这座城市,以至于我们解读这座城的过去时,只有极少的碑刻和文献可资参考。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的《冥福院牒》留下了关于泰安城最早的城市信息。冥福院又称冥福寺,后改称资福寺(现已无存),现在泰安城尚有资福寺街,即得名于该寺。由碑记可知,当时该地有马司徒、张中舍、卞二郎、霍二郎、翟家、王官人、成三郎、韩五郎、张八郎、张教书等人家,有岳庙、官省房、昭告亭、灵派侯庙、地藏院等公共建筑及宗教建筑,有大郓州街、小郓州街等街道及滦河。另外,从寨西门、大寨内、寨城东等名称可知这是一座城寨,是泰安城的雏形。寨的面积多大,寨内有什么建筑,等等,均已无从考证。但是通过这篇碑文,至少能够对这座城市最初的情况有一个朦胧的印象,因为滦河尚在,郓州街尚在,冥福寺、灵派侯庙的遗址也是清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冥福院牒》是一幅泰安城文字图,堪称泰安城舆图第一碑,它对于泰安城的意义不亚于平江府图碑之于苏州城。伪齐阜昌二年(1131年,金天会九年),《崇法院印照碑》再次勾勒出泰安城早期的历史图卷。与《冥福院牒》的记载相比较,张中舍、卞二郎、张八郎、王官人等称呼仍在沿用,西斛斗市、拐子地、酒务界等地名也还有,二百年里城市的变化极小。惜此二碑已佚失,仅见著录。
明弘治年间,泰安知州胡瑄主持修纂《泰安州志》,惜此志现仅存部分残卷。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泰安知州任弘烈等编纂了万历《泰安州志》,该志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增修,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且完整的泰安地方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程志隆等纂修了泰安历史上第一部县志。后来又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道光八年(1828年)、1929年县志。另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泰安府志》,学者李文藻、周永年参与编撰。值得庆幸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篇幅留给了这座城市。于是,这些府、州、县志给后人留下了泰安城舆图的珍贵资料。
史载,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于奉符设泰安军治所,该地始有“泰安”之名。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泰安军改为泰安州,辖奉符、新泰、莱芜三县。元代仍为泰安州,先后属东平路、山东路、中书省、尚书省等,但治所未变。明代泰安州隶属济南府,奉符县并入泰安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泰安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设泰安附郭县,辖泰安、新泰、莱芜、肥城、东阿、平阴六县和东平州。设府的奏议称:“泰安古号神州,甚为紧要,兼之控扼南北通衢,民俗强悍,颇称难治,知州一官似不足以资弹压,亦应请改为泰安府。”行政上的升格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表现在舆图上,就是城池的扩大和建筑、街道的增多。
开始时,泰安城城墙为夯土筑成。明嘉靖年间,济南府通判王云兴修筑城墙,易土以石,周长七里六十步,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护城河宽三丈,深二丈。城辟四门,东日静封,西日望封,南日乾封,北日登封,这是泰安城最早的修城记录。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沂州兵备任希祖等重修加固。崇祯十二年(1639年),守道蔡懋德增修,四隅各出棱角,周围三丈许,创四楼,高五丈余。壁内治石洞,可施火器,备嘹望。四门加瓮城,门外建石桥。乾隆十二年(1747年)春,知县汤任重修城垣,石墙外加巨砖封固。改四门名,东迎暄、西岳晏、南泰安、北仰圣。城门内街道也以泰安城四门命名:迎暄街、岳晏街、泰安街、仰圣街。乾隆二十五年《泰安县志》卷四《建置》,专辟有“街巷”一节,列有景岩街、升平街、东太尉街、西太尉街、岳阳街、东迎翠街、西迎翠街、振文街、登龙街、文化街、武宁街等。另有坊表,城内仅关于明代萧大亨的就有三朝元老坊、两部尚书坊、宫保坊、进士坊、恩褒坊等五座牌坊。1923年,泰安名士李恩泰等筹捐盐商公业隆洋12000元重新整修城墙,次年秋竣工。古城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700余米,双面石墙内加夯土,巨砖部分更新,形制严整宏伟,构筑坚固完善。20世纪50年代,拆西城墙填城壕,辟青年路。继又拆南、东、北城墙,辟财源东街、虎山路、岱庙北街。至此,巍然雄踞泰山脚下千余年的神州名城,古城的标志——四面围合的城垣荡然无存。
看过这些泰安城舆图就会发现,泰安城仅有东西轴线,而无南北轴线,这是因为泰安城与那种先做好规划,之后再行营建的城池不同,它是依托岱庙,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正所谓“先有东岳庙,后有泰安城”。岱庙始终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这一点可以从城市的街道、布局与岱庙的协调关系看出。为烘托岱庙,泰安城的南门正对遥参亭及岱庙南门;为保护岱庙的风水,泰安城的北门没有开在正对岱庙北门之处,而是略微向东,直冲岱庙东墙外的仰圣街。遥参亭前的升平街连接东门、西门,是泰安城的东西轴线。以此街为界,泰安城之内分为南北两部分,景岩街(后称通天街)由遥参亭直通南门,为南半部的主干道;仰圣街由北门直通升平街,为北半部的主干道。
到了清末民初,泰安城分州前、东隅、南隅、北隅、上西隅、下西隅六区,州前为城垣四围之内,其余都在城垣之外,城内外有大小街道近百条。作为当时山东的十个府城之一,此时的泰安逐渐发展成为省内规模较大、商业较繁荣的城市。关于当时的商业情况,乾隆二十五年修《泰安县志》时,已是“遥参亭前四民辐辏,炉烟釜气日夜蒸沸无停期,岱城第一都会也。东隅迎暄门外环水萦绕,诗书农桑与逐末者半。南隅泰安门外为京省东西通衢,冠盖往来最称繁剧。西隅岳晏门外西自教场南抵社首,烟火数千家,大街百货杂陈,顺河一带粟蔬鱼果薪炭器物之类无不备具。北隅仰圣门外西通新街,东连铜器行,市肆鳞次。每当香客云集,铙鼓喧阗,直达红门以上,夜半灯火两行如繁星之布半天,亦岱麓之奇观也”。街市的繁华景象一直延续至民国。
因府县两级衙门共处一城,故城内行政机构较多,有府衙、县衙、参将署、守备署等公共管理机构,占地面积都相当大。附近的街道也以这些机构命名,如县衙前的府前街,参将署附近有英武街,府署右有仓巷,县丞署旁有二衙街。此外,因泰山是一座神山,泰安遂有“神州”之谓,祠庙、寺观极多,除岱庙以及中国古代城市普遍都有的城隍庙、文庙、关帝庙、火神庙、龙王庙、财神庙等,还有和圣祠、二贤祠、灵派侯庙、金星庙、灵应宫、蒿里山神祠等泰山(泰安)特有的一些祠庙,据统计,仅知名的就有上百座。对应的以祠庙命名的街,有资福寺街、财神庙街、龙王庙街、关帝庙街、宫后门街等。祠庙中以岱庙面积最大,约160亩,几乎占泰安城垣内面积的四分之一。泰安城的宗教建筑之多以及宗教建筑在整个城市面积中所占比重之高,为中国古代城市所仅见。于是,同毗邻的山东首府济南相比,有“济南府的人多,泰安府的神全”的民谚。
近代,泰安城还是外国教会的重要传教中心。明崇祯末年即有意大利耶稣会士龙华民到泰安传教。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深入,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教士陆续进入泰安城,方济各会、美以美会、圣公会、浸信会等纷纷在此创立教堂、传教布道。其中,英国圣公会、美国美以美会在山东的中心教区就设在泰安城。美以美会还附设萃英中学和博济医院,该医院是当时泰安的第一所西医医院。该会在泰安城形成教会、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传教事业。当时的登云街已全部被教会占有,从北向南分布着学校、教堂、医院,俨然成了美以美会的租界。此外,英国圣公会也在灵芝街创办了育英学校。到1912年,圣公会的事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设有学校、门诊部,灵芝街路西的大片房产为其所据。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战事频仍,泰安地处南北通衢,成为各方争夺的重点,并一度成为山东省政府所在地。这一时期,泰安城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人为破坏。部分城墙被毁,府衙、县衙、文庙、蒿里山文峰塔、青云庵、蒿里山庙、五福庙、资福寺、孔雀庵、玉皇阁等相继被拆,举世闻名的岱庙也遭到严重损毁。当时的泰安名士王价藩有《兵事日记》,详细记载了1926~1931年间历次战争给泰安城带来的巨大灾难。至此,整座城市的建筑格局和遗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已面目全非。
同大多数城市一样,新中国成立后的泰安城经历了历次运动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性破坏。所幸的是,一些古代建筑及近代建筑被较好地保存下来,其中,有这座城市最古老、最重要且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岱庙,有明代皇室敕建的碧霞元君下庙——灵应宫,有登泰山起始的标志性建筑——岱宗坊,有清末泰安城百姓为解决饮水问题修建的双龙池,有登云街教堂及萃英中学旧址,有英国教会创办的育英学校,有近代慈善机构红万字会旧址,还有散处于泰安城各处的恩褒牌坊、贞节牌坊,等等。仍在使用老街名的有升平街、仰圣街、灵芝街、运舟街、傅公街等30多条街道。这些老街和古建筑宛如一本刻着岁月的书,沉淀了一段段历史,诉说着一个个故事,萦绕着无限乡愁,共同铸就这座城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