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茗 赵凤柱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关键词:依法治国;宪法权威;司法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1-002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路径和努力方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节点,召开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进入新的阶段。因此,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关于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不断迈向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新境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中来。
首先,从政治层面上看,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我们党总结长期执政经验与教训的必然结果。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实行法治才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治国之道和理政之策。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切实保护和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各项正当利益,才能建立起社会发展所必要的基本秩序,才能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确保“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不再重演。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3](P11)这些论述,表达了全党和全社会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治国理政方略的普遍共识,是党对长期执政经验教训进行自觉反思和深刻总结的结果。
其次,从经济层面上看,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决定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也成为一种必然,在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必须有相应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相匹配。人们通常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主体需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市场经济行为需要通过法律来调整,市场经济秩序需要通过法律来保障,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通过法律来补救。因此,要促使和保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用法律调整市场经济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再次,从文化层面上看,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格局和发展态势的积极适应,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发展态势,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不仅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拓展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类型。所以,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应在保证人民群众思想充满活力的基础上,使主流意识形态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我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用先进、积极、健康的文化提供保障,同时遏止和限制腐朽、落后、有害文化的渗透与蔓延;同时,通过立法手段,把先进、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直接上升为法律,通过法律形式把这些文化导入社会,利用法律这种特殊文化形态的独特作用去影响其他文化,进而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从社会层面上看,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顺应我国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关系深刻变化、有效实施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反映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也体现于社会成员与政府组织之间,他们的关系内容以及联系的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之前以单位和户籍为基本纽带的社会成员对政府组织的依附关系大大弱化,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更主要依赖于市场。这种状况凸显了法律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和控制作用。因此,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就是要把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界定为法律上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通过建立相应的规则,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权利的行使或义务的履行,有效解决因依附关系的弱化而导致社会控制能力下降的问题,用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去适应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变化的要求。
二、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3](P6)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作为活动的根本准则,都必须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都必须保证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
(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宪法知识的普及。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4]而宪法得以广泛实施的社会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宪法,掌握宪法基本内容精神,会运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并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遵守宪法。因此,必须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广泛宣传宪法,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政法机关干部更要认真学习宪法,掌握宪法的基本观点,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把宪法的精神和内容贯彻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提高法治思维与底线思维,用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二)深入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健全宪法保障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5]健全宪法保障制度,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立法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把宪法的一系列原则性规定具体化,操作化。同时,要切实提高立法质量,使立法不仅在权限和程序上与宪法不相抵触,更重要的是要把宪法的原则和基本精神贯穿和体现在法律或法规的具体内容中。这就要求一切立法活动务必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从国情出发,制定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能及时得到矫正。首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坚决纠正违宪行为;要切实履行解释宪法的职能,对宪法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使宪法之规定更好地得到落实。其次,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保证宪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要坚决贯彻宪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三)坚持依宪治国理政,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宪法制定的基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广泛发扬民主,反映了党的路线与方针政策,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利益的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就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7]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坚持依法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坚守底线思维,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任何组织与个人不能游离于宪法之外,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业绩。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谁违法制度就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因此,惩治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根本途径是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司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主要做到:一是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力度。体现在各级人大常委会应根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继续深化司法监督。二是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如强化对审判主体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实体公正。独任审判员错误裁判,应由独任审判员承担责任;要客观分析产生错案的原因,准确界定是否是由于司法腐败导致错案产生,保障实体正义价值的实现。对司法人员在司法程序中的职务犯罪行为,要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三是强化检察的监督力度。这种监督不仅体现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上,同样也应在民事、经济案件中得到落实。同时,应着力改革检察监督系统,健全检察监督制度,改变目前检察监督软弱无力的局面。最后,加强和规范舆论监督。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当然,亦通过立法对新闻监督予以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监督过程中的失范行为,避免因媒介审判而干扰司法公正。
而司法体制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范畴,积极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所谓司法公正,在我国法学界的通识是,任何案件都能不受各种非法律因素的影响,包括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各种因素,都应尽量排除在外,适用事先存在而不是事后制定的法律,通过抗辩程序,达到一个公正的判决。然而当前司法领域仍有一些顽疾需要突破,比如司法救济不够得力;司法公正未能达到必要的程度;审判容易执行难削减了司法公信力;司法腐败依然存在;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除去社会原因之外部因素,制度设计的缺陷才是问题的关键。笔者以为,司法改革应做好如下制度安排:一是改革法学教育制度和法官资格确认制度,大力提高法官专业水平。二是改革一系列有关司法权行使的内部、外部制度。三是改革法官选任制度,增强司法的连贯性与统一性。
此外,要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对司法机关设置、职权划分、管理体制等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例如实行司法的独立预算制度;加快实行对国家机关服务的社会化,使司法机关摆脱对当地政府提供生活和后勤服务方面的依赖;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对司法监督的界限,监督只能严格按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同时整治司法腐败,除了严肃执法外,还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司法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尤其要把好司法机关各级领导干部的任职关,以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懂法律、守纪律的司法队伍。
四、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反腐机制。
(一)大力增强党员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9]在现代法治国家,法律权威最突出地表现: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把学习法规制度学习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一项重要制度,作为干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法规制度中履职尽责、推动工作;养成善于学习研究法规制度的习惯,着眼新形势新问题;把法规制度建设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按照法规制度检查指导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棘手问题,提高运用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管理单位和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坚决摒弃工作中的随意性,努力克服凭经验办事、用土办法和土政策干工作的现象,切实依法把事办好,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更要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和借鉴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健全和完善法规政策制度,用法规制度创新推动工作创新。
(二)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0]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的实践前提。所以,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制定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配套措施,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二是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和党纪政纪处分的相关制度,细化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探索和完善辞职、辞退、免职、降职、降薪、任职限制等有关制度规定。完善违纪违法财物没收追缴责令退赔的规定。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方面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三是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严格贯彻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加强党对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反腐败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根据社会发展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制定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计划。做到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决策相统一,制度建设进程与反腐倡廉进程相适应,制度建设与从政道德建设相结合,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早日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
(三)深入贯彻信息公开制度
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不仅有利于领导干部权力自律,而且体现了领导者权力对人民群众权利的尊重,更是从源头上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有力措施。
首先,坚持以落实知情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公开的实效性。要统筹兼顾、系统运作,实施全方位公开。深入研究党务、政务、村(居)务、厂务、司法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行各种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根据公开主体、实施对象、内容要求的不同,坚持横向抓覆盖,使不同形式的公开在内容上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坚持纵向抓衔接,统一各类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间,形成层级衔接、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做到相互促进、协调运转。
其次,要明确重点、把握关键,抓好权力运行全过程公开。突出重要权力运行,从决策、执行、结果三个方面,抓好动态公开。特别要着力抓好“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的公开,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等。大力推行和运用信息、电子、网络等现代公开手段,建立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防止出现不公开、假公开、涉密事项随意公开的现象。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保障依申请公开受理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和梳理党员群众对公开事项的反馈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认真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
再次,要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11]。明确公开主体,确定相应责任,细化追究办法,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努力形成主体清晰、职责明确、督导有效、追究有力的责任体系。加强对各种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各项公开工作的进展情况,探索和丰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真正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迈向现代法治国家的时代宣言。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话语,坚定了人民群众对民主、公平、正义的执著追求。从大历史、长时段的角度来看,它既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类法治文明的期待与回应,是法治的东方模式,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治文明形态的集中表达。因此,把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放在人类法治文明的整体建构中审视,对于理解依法治国方略确立的重大意义,就会获得更多、更深的理解,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是这一伟大工程的实践者与受益者,都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
[3]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97.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0.
[6] 十八大党章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
[7] 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J].求是,2012(23).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6.
[9]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3.
[10] 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5.
[11] 祝小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