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萍
【摘 要】
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务必抓好如下四个落实:一,落实诵读,解决一个“熟”字;二,落实注释,解决一个“悟”字;三,落实积累,解决一个“厚”字;四,落实背景,解决一个“品”字。
【关键词】
四个落实 抓手 文言文教学
初中文言文教学既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重点,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难点,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说它是重点,是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它所占比重不小,就拿中考来说,一份中考语文试卷中(以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为例),阅读分数为52分(古诗文阅读:22分;现代文阅读:30分),古诗文的比重为42.3%。说它是难点,由于古诗文所处年代离我们太久远,加上古诗文的文字凝炼艰深难懂,对于初中生来说,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它是薄弱环节,是说:1.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重视程度都不够。2.教学方法较陈旧,第一线的教师仍以串讲为主。3.考试成绩不理想。面对这一现状,我认为要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务必抓好如下四个落实:
一、落实诵读,解决一个“熟”字
诵读是我国古文教学中经久不衰而又行之有效的传统教法。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十分提倡这种教法。清代古文家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见《尺牍与陈硕士》)。曾国藩也曾在家训中告诫其子女:“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见《家训》《字谕纪泽》)。朱自清在其《论朗读》一文中也指出:“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 。”可见在古诗文学习中诵读有多重要。书要多读,古文更应该多读,多读就熟,熟能生巧。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落实注释,解决一个“悟”字
清代以前一些古文家盛行为一些经典加注,如《诗经故训传》《水经注》《十三经注疏》《说文解字注》等。通过加注,丰富了原文内容,也使读者对原文更便于理解掌握。所以说,学古文不可忽视文章的注释。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有大量的注释,注释的篇幅往往大于原文。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报在现在湖南岳阳。”这句的注释告诉了我们大量的信息:1.这句话的字面意思;2.滕子京何许人也?3.实词“谪”“守”的意思;4.古地名——巴陵现在在哪?学生通过这些注释好像“悟”到了一点什么。这些注释是学生预习最好的材料;这些注释在帮助师生扫除文字障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扩大知识面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落实注释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落实注释大大减轻了那些粗制滥造的文言文教辅资料的负面影响;落实注释是落实新课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文言文阅读目标的最好体现。
三、落实积累,解决一个“厚”字
老子说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意思说:九层的高台,起于一点一点堆叠起来的土。这句话清楚地显示了事物变化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也说明了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于细微工夫的积累。要堆筑起语文这“九层之台”,是离不开平时的辛勤积累的。
于漪指出:“就学生而言,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非纯技术问题,而是有个积累的过程。积累思想、积累词句、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于老从积累语文素养的角度谈自己的积累观。
人教社刘贞福先生则跳出传统的积累观,认为积累知识、能力是一方面,积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态度,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态度等又是另一方面。他认为:“从语文素养内部组成要素来说,既积累语文知识,也积累语文能力,还要积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态度,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态度等;……从培养人的素养方面来说,不只是积累特定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等),而且积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即积累全面成长的基石和台阶。总之,应该突破语文积累仅是语文知识的广博和坚实这一习惯性认识,更新语文积累的观念、视野和方法,这是今天的积累观有别于传统积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所谓积累就是语文素养的全面积累。”刘先生的新的积累观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回过头来看我们教師中那种为满足于应付考试,积累古诗文中一定的名言警句的积累观是多么的肤浅啊!我们应创立新的积累观,勤积累,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只有厚积了,才能薄发。
四、落实背景,解决一个“品”字
也许你会问:背景还要落实吗?回答是肯定的——要。很多古诗文,因所处时代离我们太久远,如对作品创作的背景不了解的话,很难把握作品的精髓,很难品出其中的韵味。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其创作背景是:其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由于“乌台诗案”,作者被逮捕入狱,差点被杀。后被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短文通过对月夜的景色美妙的描绘,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也表达了作者的豁达胸襟。如不了解苏轼被贬,流放至黄州,做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就难于把握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胸怀。
总之,如果在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真正抓好诵读、注释、积累及背景的落实,相信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定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论朗读
【2】于漪.语文素养重在积累(致佟春丽).语文学习,2011(1)
【3】刘贞福.说积累——学习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体会.课程·教材·教法,2005(8)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