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石春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方式、内容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初中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将就初中语文改革实行的现状与措施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改
1.引 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得到了实施,并从教学方式、方法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目标。而在我国的山区地区,在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对新课改要求进行彻底的落实,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对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初中语文课改现状
2.1 学生依然被动接受
在现今山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以以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课前对知识先进行一遍整体的叙述,之后再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再之后就是安排学生进行机械地抄抄写写,并根据考试目标为学生安排数量较多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产生了较大的忽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丧失了主体地位,课堂在变成单一活动的同时也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没有对新课改要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实现。
2.2 语文教师素质不足
由于山区学校教学资料、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数量较少,缺乏对比性以及竞争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模式化特征。部分老教师在独立备课时,往往根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严格的按照教参要点及思路循规蹈矩的进行备课,否则往往感到心里不踏实。在这种备课过程中,就更加对教参产生了类似鸦片的依赖感,不仅教学毫无新意,学生也很难从中找寻到学习的热情与亮点。除了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之外,惰性也是山区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竞争压力小,且大部分学生家长对教学效果没什么特殊的要求,往往认为只要“认得字”就行,长此以往就会使语文教师疏于学习、得不到知识、方法的补充。而对于现今学生来说,其对于新事物具有非常积极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师从教若干年之后,在年复一年的以往后,开始教学的“老本”往往会消耗殆尽,更难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2.3 语文学习缺乏重视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其明确指明了“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并以此将语文同其他科目间的区别进行了阐明,可以说在初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现今部分山区中学中,人们往往认为语文是一门同学生成绩提升关联较小的学科,没有数学、英语等科目重要。而学生在实际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也由于往往感到语文课程较为枯燥而很难提升分数,并因此形成了轻视语文课程的现象。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很多年语文,因此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就可以适当的放松,将时间更多的留给理科知识的学习,在这种错误意识下,更是使语文这门课程在家长、学生眼中的地位逐渐降低。
3.初中语文课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转变教学观念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倾向于考试内容的讲解,并对重、难点训练进行强化,而对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忽视现象。而在现今新课改不断实施的情况下,这种应试教育所具有的片面性以及弊端逐渐凸显,更加强调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个性以及语文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山区语文教师能够转变以往教学观念,通过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树立更好的将该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之中。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对课堂中的引导作用进行积极的发挥,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在基本“教书”目标实现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
3.2 改进教学方法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现今山区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位置。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以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将语文基础知识在传授给学生之后对其采取题海战术,不仅所具有的教学效果较差,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而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转变,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堂学习中所具有的被动地位进行积极的转变,在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主题的同时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夠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进行提升。同时,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充分的结合,在对学生思维进行积极启发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当对学生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行转变后,教师也需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此在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增强的同时对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帮助学生在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强化的同时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进行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
3.3 优化知识结构
在我国现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各个领域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样,虽然山区教师地区较为偏远、竞争不是很激烈,但其作为教育开展的重点,也需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不断学习、更新来更好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以此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来说,教师所具有的学识水平、知识面大小将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素质,则能够在对课程内容教学时通过对社会现状的良好结合将具有相同点的知识统一到一起,在这种方式下,则能够在对学生知识范围进行积极拓展的同时起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同时代良好接轨的同时在价值观以及情感方面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3.4 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对知识进行传授、实现素质教学的重要途径,将直接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中语文这门课程来说,教师在对基础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协作以及阅读等能力进行培养。对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前,初中教学手段普遍采取启发式、情景教学法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或者将几种方法互相结合,灵活调整,以此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 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我国部分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改改革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需要山区语文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存在的不足,以良好的应对措施应用在实现新课改要求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2】陈勇.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8)
【3】陈洁.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王文瑞.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之特色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