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茶具之流变

2015-04-29 00:44吕伟涛
艺术品鉴 2015年12期
关键词:茶法茶盏茶具

吕伟涛

中国古代饮茶方式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第二阶段是唐至宋的末茶法;第三阶段是元明清的散茶法。

相应的,中国古代陶瓷茶具的流变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粥茶法茶具

——西汉至六朝

由西汉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文字佐证,中国饮茶的兴起始于两千年前,当时的巴蜀就以产茶著称。但茶的见于记载和饮茶风习的形成不是一回事。原先的饮茶方式很不讲究,煮茶与煮菜汤相近,有时还把茶和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物煮在一起。

因此在粥茶初期,煮茶、饮茶还没有专用的器具,炊器、饮器多是一物多用,酒具、茶具基本通用,未见有明显的差异。

直到晋代,一种较精细的饮法开始出现。杜育的《荈赋》中有“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等语,表明当时不仅将茶碾末,而且已知“救沸育华”。这种饮茶法颇得上层社会的喜爱,许多名人如孙皓、韦曜、桓温、刘琨、左思等,都有若干与茶相关的逸事。和这种风尚相适应,饮食器中便逐渐分化出专用的茶具。

总的来说,中国茶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而中国最早的陶瓷茶具,约出现于东晋、南朝。

这时,最为代表的是带盏托的青釉茶盏。盏托又称茶船,其内底心下凹,周围有凸起的托圈,为承托茶盏,以防烫指之用具。南朝时,此类茶盏已普遍生产,成为风行的茶具。甚至有的盏与托以釉相粘连,浑然一体,构思巧妙。

浙江温州瓯窑遗址出土物中,就有不少上述青釉茶盏的残片。《荈赋》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正与这一情况相合。瓯窑是中国最早烧造茶具的窑口之一,其产品大多为饼足,底部露胎,釉色青绿泛黄,玻化程度较高,但胎、釉的结合却不够理想,常开冰裂纹,且出现剥釉现象。纵然如是,中国茶具的发展正是滥觞于此。

除上述青釉茶盏,还有另一种我们常说的“茶壶”。但过去不叫壶,而称为“汤瓶”,也叫“执壶”、“注子”,是注水的容器。常见的鸡首汤瓶以越窑为多见,德清窑等瓷窑亦有烧制,它的出现对后世壶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鸡首汤瓶因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早期器形较小,圆腹,肩部贴一鸡首,小而无颈。瓶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瓶肩部有系,小平底。东晋时,其主体仍为圆腹盘口瓶,但鸡首下有短颈,喙由尖变圆,冠加高,鸡尾消失,柄的上端高于口沿,肩带桥形方系。至南朝时,瓶身整体加高,鸡颈较前期加长,盘口加深,柄也加高,肩部系多为双系。

末茶法茶具

——唐至宋

唐以后,先前较原始的饮法渐为世所不取,饮茶法进而变得十分讲究。这时惯用茶筍、茶芽,春间采下,蒸炙捣揉,和以香料,压成茶饼。饮时,则须将茶饼碾末。唐代茶具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饮茶方式有相当大的关系。

当时饮茶风气极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具的生产。尤其是产茶之地的瓷窑发展更加迅速,越州、寿州、婺州、邛州等地既盛产茶,亦是盛产瓷器的地方。这时直接用以饮用的茶具为盏,陆羽在《茶经》中称为碗,但其器型较碗小,敞口浅腹,斜直壁,玉璧形足。由于盏制作精细,釉色莹润,因而广受欢迎。越窑盏和邢窑盏可代表“南青北白”两大瓷系,均为当时的贡品。

代表南方青瓷的越窑,主要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一带。越窑盏是陆羽在《茶经》中所推崇的茶具,并用“类玉”、“类冰”来形容越窑盏的胎釉之美,在唐代影响甚大,倡和者颇多。

代表北方白瓷的邢窑,主要窑址在今河北省临城、内邱两县境内。陆羽《茶经》也认为,邢窑盏“类银”、“类雪”。邢窑盏在陕西、河南、河北、湖南以至广东等地唐墓葬中常有出土,正说明了当时邢窑盏“天下通用之”的情况。

至晚唐时,茶盏的式样越来越多,有荷叶形、海棠式和葵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为圈足。

另外,晚唐又兴起了一种在汤瓶中煮水,置茶末于茶盏,再持瓶向盏中注沸水冲茶的“点茶法”。此法特别重视点汤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通,水量要适度,落水点要准确,故而汤瓶制作精良。此时汤瓶瓶口已由晋时的盘式口变成了撇口式,有带系的,也有无系的,底部还是保持过去的平底,瓶的形体显得更加稳重端庄。

到了五代,汤瓶则以椭圆形为多,流稍长,底部一改唐代的平底而为圈足。

宋代的汤瓶,南北方瓷窑都有普遍烧造,以景德镇制品最精。其颈、流、把都改为修长形,式样较前代增多,有瓜棱形汤瓶、兽流汤瓶、提梁汤瓶、葫芦式汤瓶等。

宋人饮茶多用一种小巧精致的茶盏。釉色有黑釉、酱釉、青釉、白釉和青白釉等,但黑釉盏最受偏爱,这与当时“斗茶”风尚有关。其中尤以福建建阳窑和江西吉州窑所产之黑釉盏最为著名。

建阳窑盏,多敛口,斜腹壁,小圈足,因土质含铁成分较高,故胎色黑而坚,胎体厚重,器内外均施黑或酱黄色釉,底部露胎。有的盏内外还有自然形成的丝状纹,俗称“兔毫”,是当时人们最喜爱的产品。除兔毫盏外,建窑的油滴盏俗称“一碗珠”;油滴在黑釉面上呈银白色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者,称“金油滴”;在晶斑周围环绕着蓝绿色光晕者,称为“曜变”,更极珍贵。北宋后期,建阳窑还专为宫廷烧制斗茶用的黑盏,足底常刻有“供御”和“進琖”等官家款。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所产黑釉盏颇具盛名。这里烧制的黑釉盏上以鹧鸪斑、玳瑁斑、木叶纹及剪纸漏花著称。鹧鸪斑黑釉盏是在黑色的底釉上又施一道含钛的浅色釉,烧结后釉面形成羽状斑条,如同鹧鸪鸟颈部的毛色。吉州窑的鹧鸪斑纹盏和建窑的兔毫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诗人笔下常相提并论。吉州窑的剪纸纹盏也很别致,是在斑驳的赭黄色乳浊地子上,以漏印的技法,表现出酱黑色的剪纸纹样。之所以在茶碗上施以剪纸纹样,应是受到龙团、凤团等茶饼上贴饰以用金箔剪出的花样的影响。

为斗茶所需,黑釉盏不胫而走,不仅南方地区的许多瓷窑生产黑盏,有些北方烧白瓷的窑口也兼烧黑盏。如此精美的茶盏,尽管盏心这一面作得很考究,但其外壁于腹部以下却往往作得不甚经意,比如釉不到底、圈足露胎,或者盏底之釉堆叠流淌等。至于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当时的茶盏都要和托子配套之故,盏腹嵌入托子的托圈之内,则上述缺点均隐没不见。不过托子以漆制者为主,不易保存至今,所以现在看到的许多宋代瓷盏,已与其原相配套的托子分离了。

散茶法茶具

——元明清

不制饼的叶茶,即所谓散茶,从茶史上说,是始终存在着的。到了元代,散茶转盛。不过元人喝散茶即叶茶时,尚予以煎煮。

元代茶文化和茶具的发展与其历史发展相适,担当了承上启下的功能。元代汤瓶的样式,其腹部仍保持修长形状,但重心下移,流较宋代的长,高度一般与瓶口平齐。此种汤瓶主要以景德镇青花瓷器为多,浙江龙泉窑也有烧制,其他北方瓷窑未见有这类产品。

高足杯是元代茶具中最流行的器型,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与山西霍县窑等都有生产。其款式差别不大,典型式样为口微侈,近底处较丰满,承以上小下大的竹节式高足。

明代完全抛弃了末茶法,使茶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碾、磨、罗、筅等茶具废而不用,而盛开水的汤瓶遂一变而为沏茶的茶壶。

近代茶壶之名称,也是到这时才定下来的。茶壶虽是自汤瓶演化而来,但不仅用法不同,而且所加的开水也有别。点茶因为要求“沫饽均匀,云脚不散,以便斗试”,故“三沸”以上,便认为“水老不可食”。而在茶壶中彻茶,“汤不足则茶神不透,茶色不明”,所以要用“五沸”之水,才能使“旗(初展之嫩叶)枪(针状之嫩芽)舒畅,清翠鲜明”。

此时黑盏亦逐渐失势,相反“莹白如玉”的茶具被认为“可试茶色,最为要用”,其中“甜白釉”茶具颇有盛名。

杯的式样,亦与前代不同。明代高足杯将元代接近垂直的足部改作外撇足,增加了稳定感。在制作工艺上,足与杯身用釉粘结,交结处有一釉的中间层,所以空心足内底常有一个带釉的乳突。高足杯发展到此时,种类渐多,有竹节高足杯、无节高足杯、八方高足杯等。

除高足杯外,小巧玲珑的日用茶具,也有很多新的创烧。如永乐青花瓷器中的名器压手杯,坦口,折腰,圈足,杯体由口沿而下渐厚,执于手中正好将拇指和食指稳稳压住,故有“压手”之称;外壁所绘青花缠枝莲,纹饰纤细;内壁为青白釉面,光泽莹润;杯内心常见有小篆“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以图案环绕。此外,成化官窑制品中的斗彩瓷也极精美,最负盛名的便是鸡缸杯。

清代饮茶之习与明代相同,茶具无显著变化,仍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茶壶口加大,腹丰或圆,短颈,浅圈足,体形较前代缩小。至于饮茶用杯,无论是釉色、纹饰,还是器型方面,都更为丰富。

在款式繁多的清代茶具中,首见于康熙年间的盖碗,开创了一代先河,延续至今。盖碗又称焗盅,由盖、碗、托三位一体组合而成。盖利于保洁和保温,且易凝聚茶香;碗敞口利于注水,敛腹利于茶叶沉积,且易泡出茶汁;托利于防止茶水溢出,且利于隔热。使用盖碗又可以省去茶壶泡茶,可谓清代饮茶器具的一大进步。

自明朝中期以来,紫砂茶具异军突起,倍受瞩目。紫砂茶具以江苏宜兴独特的陶土烧制而成,其土质细腻,含铁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最能保持和发挥茶的色、香、味。由于宜兴陶土丰富,便宜制壶,紫砂壶遂成为宜兴紫砂器的主要产品。

紫砂壶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墨客的改进、创新,融汇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产品超凡脱俗,令人爱不释手。先后出现了不少制壶名家,如明代最著名的制壶者供春,号称“四家”的董翰、赵梁、袁锡和时朋,时称“三大”的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清代的陈鸣远、杨彭年、陈曼生等,都享有盛誉。在壶中沏茶,砂壶贵小,所以这些名家手制的小壶独具韵味,深为时人推崇。

紫砂茶具的彩釉装饰,则是从清康熙年间开始流行的,最初是施五彩,以后出现珐琅彩、粉彩等。此种工艺满足了达官贵人追求富丽奢华的心理需求,却掩盖了紫砂器自然、纯朴的本质,因而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茶法茶盏茶具
白鸟与茶盏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微雨茶馆
微雨茶馆
黑釉茶盏烧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人文天地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美轮美奂的茶具
作品四
我国古代茶法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