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枝
【摘 要】 德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全面实施有效德育工程,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塔耳小学在此工作中,着力创新德育的途径、明确德育目标,在师德建设方面,狠抓德育队伍建设;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强化德育常规管理。拓宽教育渠道,以特色创建为契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创新德育;增强德育实效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2-0043-02
【摘 要】 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引领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当代教育的使命。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小学通过“以培促学、以情促学、以研促学、以赛促学”的形式,督促、鼓励农村教师努力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注意现实与网络相结合,营造信息化氛围,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小学。
【中图分类号】 G434;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2-0045-02
近年来,武汉市实施了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在辖区中小学开展了标准化建设活动。2012年秋,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小学(下文简称“我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2015年春,学校给每位教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还为各办公室配备了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现有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2014年春季统计资料表明,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8.6岁,45岁以上教师有30人,其比例为78.9%,年长教师中甚至有很多人连鼠标都不会用,中年教师不会上网,不会编辑文本文档,不会制作课件,甚至不会放映PPT。由此可见,我校教师结构严重老化,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出现了“有设备,少有人能用”的局面。近两年,学校仅增加了三名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虽然比年长教师对电脑要熟悉一些,但也只会上网和玩电脑游戏。新招聘的三位年轻教师为非师范类大学生,在教学电教化方面也存在欠缺,个别老师刚进校时还不会使用电子白板,不会制作课件。这种现状使得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与此同时,目前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都是零零后学生。一方面,他们较早接触到了五花八门的现代数字信息,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甚至远远超过教师。另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致要求学校要迅速推进信息化,构建高效课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鼓励与指导相结合,引导教师学习信息技术
1. 以培促学
(1)学校培训“种子”教师。在没有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在年轻教师和信息技术兼职教师中培训信息技术种子教师。学校先后派出五名年轻教师参加市、区级信息技术培训,回校后总结经验,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2)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首先,科学安排,保证培训时间。为了让教师全员参与信息技术学习,学校每学期都制定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除了上班时间组织培训外,还利用寒暑假校本培训时间组织培训;其次,精心准备,保证培训质量。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培训小组,安排曾参加过区级及以上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担任校本培训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前备课。由于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基本上处于启蒙阶段,所以首次培训内容安排了最基本的电脑操作,在第二次培训时再加深难度,并在之后的培训中逐步深入,将教师日常工作要用到的word、powerpoint和excel等基本模块都培训到;再次,分组分层,保证培训效果。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学校将老师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一名年轻教师当组长,帮扶三名年长教师,年长者有不懂的知识点,小组长及时帮助指导。除了上述这些措施,还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如第一次培训PPT课件制作时,要求50岁以上的教师能够自己动手播放PPT,40岁以上的教师能够自己动手修改别人的课件,40岁以下的教师可以自制课件。
(3)邀请“高手”,注入新鲜血液。由于学校多年来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兼职教师中参加过专业培训的也很少,对于许多实际问题,校内老师常常束手无策。学校多次邀请附近中学的专职信息技术老师来校授课,并现场指导解决相关难题。
2. 以情促学
在学习过程中,年长教师不仅在学习速度上较慢,在学习积极性上也有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采取了榜样引领和心理疏导两种策略。校长多次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表扬58岁依然认真学习电脑技术的一名老教师,并让他亲自示范操作方法,激励其他教师发奋学习。除此以外,学校教务处和培训组经常鼓励教师们大胆使用各种设备,让年长教师们消除畏难情绪,在年长教师们遇到学习难题时,学校管理人员和学习小组组长及时提供帮助。在管理者的坦诚交流和热心帮助下,年长教师们的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都主动向年轻人请教信息技术。
3. 以研促学
近三年来,学校确定的总的教研专题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次教研活动都要结合这一专题来进行。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赛课活动中,每名教师都要上一节比武课,隔周还有一次集体备课。学校教务处利用这些契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电教手段并准备数字教学资源;在课前研讨和课后评议中,参与人员提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建议;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写出使用电教手段的心得。在这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目标明确地学到了很多运用信息技术的技巧。
4. 以赛促学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赛课活动,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列为评分标准之一;学校还专门组织了课件制作比赛,给获奖者发放奖金;学校还积极安排获奖教师参加区级赛课和数字资源制作比赛,同时鼓励教师向教育资源网提供数字资源。为了给这些比赛活动做准备,老师们更加勤奋地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可谓“一日千里”。
三、检查与奖励相结合,督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
1. 以查促用
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电子白板设备,为了督促教师们落实好这一要求,值日领导每天抽查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每个班还安排学生对老师使用电子白板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在每月的教学常规检查中检查这些记录,检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 以奖促用
近一年来,针对老师们的学习情况,学校组织了多次考核与比赛,如现场打印教案比赛、现场制作课件比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比赛,等等。经过考评,评出优良中差几个等级,还在年终评选“信息技术学习运用先进分子”并发给相应的证书和奖金,极大地鼓舞了教师们运用信息技术备课上课的积极性。
四、现实与网络相结合,营造信息化氛围
只有培训和比赛,还不能让老师们随时随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只有在一定的氛围中,他们才会学得又快又好。办公室无疑是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最佳场所。基于此,学校教务处在排课和安排办公室时,特意把年轻教师与年长教师搭配起来,安排在相同的年级和相同的办公室,并根据信息技术水平组织结对帮扶小组,让老师们可以不拘形式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网络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和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老师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学校除了在教师群体中推介各种教育云公共资源服务平台、QQ、微信、爱智学等交流软件,还建了塔耳小学教师群,经常在群里交流工作,布置任务,并要求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办公,并在群里分享在网络上下载的各种资源,“迫使”老师们去登陆QQ查看相关信息,学着下载文件。久而久之,年长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大大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熟练运用的水平不断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老师们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电子白板的使用率已经达到100%。使用电脑办公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目前,90%的老师可以使用电脑下载资料、发邮件、修改课件、打印文稿;60%的老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其中不乏年长者;50%的老师可制作简单的电子表格。学校每年都有大批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件、论文、案例获得好评。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