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伴美食

2015-04-29 00:44老猫
党员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刘表宴席王安石

老猫

“爱知识的人扑到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高尔基说的。文化和食物,被这个比喻拉到了一起。

其实中国人不仅这么说,很早就这么做了。比如脍炙人口的“汉书下酒”的故事,说的是宋朝名士苏子美——就是在苏州盖沧浪亭的那一位,酷爱读书。这位名士住在老岳父家里,每天晚上读书,要喝一斗酒,看《汉书·张良传》看到博浪沙张良狙击秦始皇,拍着巴掌说:“可惜,没打中。”喝了一大杯。看到张良见刘邦,称“此天以授陛下”,又叹口气:“这对君臣相见真够难的。”又喝了一大杯。他岳父看他这么读书,笑着说:“真是每天一斗不算多啊。”

宋朝这么爱读书的还有王安石。他爱读书到什么程度呢?睡觉吃饭手不释卷,就算是请客,也拿着本书。早年间,王安石当常州知府,见了谁都不苟言笑,没人瞧见过他乐。有一次请大家吃饭,席间还有倡优演出,演着演着,王安石突然大笑起来,大家还以为是演出让王安石开了心,不容易啊,于是把演员重赏了一番。饭后有人问王安石:“刚才您是看到哪儿笑了啊?”王安石说:“书里有一段话,说得不错,我颇有所得,所以才发笑。”

说到吃喝,古代读书人还喜欢玩雅致,要是没文化,根本就看不懂。苏东坡就写诗说:“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知道啥意思么?软饱其实就是喝酒,黑甜其实就是睡觉。

烧尾宴是唐朝著名的宴席之一。士子登科后,亲朋好友祝贺时吃的宴席就叫烧尾宴,有吃有喝有音乐,十分丰盛。可为啥叫“烧尾”呢?后人考证出了两种说法,一种是老虎变成人的时候,只有尾巴变不了,只能烧掉,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说,脱胎换骨要彻底,吃了这顿宴席,身份地位就大不一样了。还有一种是说,一只新羊进了羊群,往往不被接纳,羊群会轰它走,要是把新羊的尾巴烧一烧,它就合群了。所以摆烧尾宴,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圈子——士大夫的圈子,人生开启了新篇章。

宋朝的时候,阆州有个三雅池。那是因为在挖这个池子的时候,挖出三个铜质杯子,上面分别刻着篆字:伯雅、仲雅、季雅,没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池子就被命名为三雅池了。

谜总是有人考证的。后来有人查出,三国时代文献记载,那个时候酒特别贵,荆州刘表有个儿子喜欢喝酒,就造了伯雅、仲雅、季雅三个大杯子,分别能盛一斗、七升和五升酒。那么这三个铜器,就是刘表儿子的酒器了。后来又有人说,这三个杯子太大,恐怕不是饮器,而是贮酒的容器。阆州是蜀汉刘备的地盘,刘表的儿子中,和刘备交好的是刘琦,那么也许就是刘琦好饮,荆州丢了,刘琦死了,酒具却被带到四川。驻扎在阆州的,是豪饮大将张飞。没准,张飞就是用“三雅”把自己喝醉,鞭打军士而招致报复送命的。

至于喝酒,更是有讲究:白天宜醉花,晚上宜醉雪,醉楼宜夏季,醉水宜秋天……这些话最早出自唐朝的《醉乡日月记》,作者是著名的词人皇甫松。

文化好比美食,估计这是古今中外读书人共同的看法。

(摘自《历史就是请客吃饭》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刘表宴席王安石
初夏即事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刘表: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王安石的坏习惯
宴席礼仪7禁忌
中国大运河宴席 下
浅谈文化主题宴席的打造
一个人大摆宴席
初夏即事
虎狼之地难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