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9月7日是“99公益日”活动的第一天,零点刚过,一场网络捐款风暴骤起。10分钟,捐款超过500万元;15分钟,1000万元;2小时,2000万元……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是募捐活动的参与者,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条腾讯乐捐众筹平台“守护300条镇海棘螈”的公益项目筹款信息,因该条信息的传播,该项目获得了37位网友共计1308元的捐款。
像“守护300条镇海棘螈”这样的公益项目所筹得的善款,都将得到腾讯公益基金会的等额配捐,配捐总额上限为9999万元。
“99公益日”活动三天,共有95家公募机构的2178个项目在腾讯乐捐众筹,涵盖扶贫、助学、疾病救助、环保等领域,共有205万人次参与,捐款总额达1.279亿元。
在透明中履行捐助
捐款人与受捐人信息不对称,一直是中国公益行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腾讯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看来,传统公益模式中存在一个“信任的黑盒子”,每一位爱心人士在把钱捐出去的一刹那,他仿佛就与慈善项目失联了。正是这个“信任的黑盒子”,导致监督纽带的缺失,执行过程难以透明化,也冷却了社会公众的善心。
2011年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公众对公益机构的质疑达到顶点:善款最终变成了灾民手中的面包,还是郭美美的玛莎拉蒂?
透明的互联网上藏不住“郭美美”。事实上,相比把钱捐赠给大型慈善机构,公众更青睐互联网平台上一个个小而美的公益项目。
以腾讯乐捐众筹平台为例,筹款页面会显示项目海报、详情、发起人、筹款目标、已筹金额、捐款人数等信息。项目详情通常包含项目缘起、如何执行、项目预算、善款接收机构、索取捐赠发票途径几大部分。接收善款的机构必须是在民政部注册、有公募资质的公募机构,它通过官网、官微、年报等渠道,定期向公众披露每一笔善款的收支。
“互联网可以让爱心人士从捐款的那一刻起不断得到反馈,他就能看到他的捐助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履行。”陈一丹说。
新的公益模式:
“公益的公益”
互联网公益并非始于今日,它已经历长达八年的发展。
2007年6月26日,腾讯公益基金会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会。
2008年被称为“中国公益元年”,腾讯公益也开始真正引入互联网思维。“5·12”汶川地震当天,腾讯网站、公益基金会与技术后台人员一起,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开发出了一套网络捐款软件。软件上线一周,募集善款超百万元。
即便如此,在之后的一年,腾讯网站捐款总额也不过230万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腾讯公益的做法是改变思路,化整为零,将筹款对象转向普通网民。2009年5月,“腾讯月捐”上线。它倡导每人每月捐10元钱,点滴汇聚,让做公益成为网民的习惯。腾讯公益将这些款项落实到具体项目后,会及时反馈进展。“腾讯月捐”推出后受到网友热捧,很快成为腾讯公益的核心产品。
2013年元旦当天,腾讯公益基金会捐款破亿元。从零元到亿元,腾讯公益用了五年时间。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重塑了网民的捐款行为。2014年8月,腾讯公益微信平台“一起捐”上线。截至“99公益日”配捐前一天,腾讯公益捐款总额达到5.15亿元,参与网友达到3600万人次,其中90%以上来源于移动端。
一种新的公益模式产生了:腾讯公益搭建了一个捐款人、受捐人无缝对接的平台,它本身并不执行具体的项目。在陈一丹眼里,腾讯公益做的是“公益的公益”。
互联网公益时代有多远
如今,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已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基金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发起“公益一小时”“支付宝公益”“99公益日”等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2015年5月29日,百度开启“公益一小时”活动。当天11点至12点,网友只需在“公益一小时”活动页面点击“爱心”,百度和相关企业集团就会向上海慈善基金会捐赠1元。这些善款最终捐赠给南京彩虹重症儿童安护中心。
一小时,4978267名网友,4978267元,这是百度“公益一小时”互联网公益捐赠速度的又一次刷新。“公益一小时”还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多媒体功能,比如,网友只要将玩具放到孩子手中,孩子便会露出微笑。这些具象的步骤,让网友在充满乐趣的参与中,对“公益一小时”的主题获得了新的认识,也得到了一次有感触的回报,从而更愿意传播和分享。
阿里巴巴“支付宝公益”通过支付宝开通捐赠渠道,各公益机构可将自己的项目放到支付宝公益平台发起众筹。
腾讯的“99公益日”则是腾讯联合全球数十家企业、上百家公益组织和创意机构、名人明星以及数亿网友一起发起的。比如,只要在手机屏幕上动动手指,帮裸身的小孩“穿上”衣服,一批正在守望的孩子便可获得户外品牌“北面”赞助的服装;玩一次对抗雾霾的游戏,你便可支持一棵新树苗的种植;行走一万步把步数捐出来,你的步数就可得到腾讯公益基金会及其爱心伙伴的2元配捐。
面对快速突破的捐款数字,陈一丹并不感到兴奋,他说:“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已经有3600万人次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捐款。”
(摘自《中国企业家》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