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探索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的能力培养研究

2015-04-29 20:19刘岳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刘岳燕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需要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乐趣,从教材选用、授课方法、专题讲座、教研结合、课外阅读和考核方法等六个方面引导学生去探索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素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8-366-02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Latest Researchprogress in Molecular Biology

LIU Yueyan

(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exploration ability,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u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special topic lectur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mbinatio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re guided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so 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new knowledge,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progress; Exploration ability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已成为21 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它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本科生的专业必选课程,在生物相关本科专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发展快,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每天都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各个生物学类期刊上,这些热门的研究进程、过去每隔数年才会出现的新的见解和看法,现在只需要几周或几个月[1],教科书对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笔者拟在教材选用、授课方法、专题讲座、教研结合、课外阅读和考核方法这六个方面进行探索。

1教材选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学生系统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教材的内容更新远远跟不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如,北京大学朱玉贤教授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从1997年的第一版到最新2013年的第四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花了将近16年的时间,在国内教材中更新较快。但是国外分子生物学教材,如Lewin的《GENES》每3年左右更新一次,现在已经更新到第11版。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应选用最新版的教材,不能方便自己讲学而长期使用同一本教材;另一方面,应收集分子生物学的经典原版教材。如:《GENES》、《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 Biology》等,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原版最新教材的素材和内容,力求教学内容新颖。

2授课方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本科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分为英语授课、双语授课和汉语单独授课。目前分子生物学课程大多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不高,阅读英语教材和听英语授课的能力相对有限,掌握的专业词汇较少,很难阅读专业书籍[2]。根据中国计量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采用汉语单独授课,使学生迅速的接受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名词不断用英语重复,强化刺激学生的听力,达到中英文快速切换,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专业英语知识,又能为英文科技文献的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分子生物学不仅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还是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3]。为减少学生阅读困难,课堂上给出汉语译名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必须给出英文原名,否则学生很难阅读原版教材、科技文献和与国外同行交流。

3专题讲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教师不仅要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而且要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动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总结出某一理论或者某一技术的发展历程,做成专题介绍给学生。由于学时有限,可以放在课外时间,一个学期做2~3个专题比较合适。对发展较快的内容,如分子生物学研究新技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基因与人类健康等内容可以做成专题讲授,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提出尚未完全阐明的问题,完善知识体系,激发其探索欲望,而且还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

4教研结合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科研的魅力,做到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使抽象理论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及时穿插进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可以把自己的实验数据、图片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及时与学生分享每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结果,并一起讨论科学发现、重大临床技术突破、先进医疗设备的重大创新等对人类生命和健康进程的贡献。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参加一定形式的科研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参观实验室、观摩性实验、参加科研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等,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性与参与性,对提高其科学研究的热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该校省重点实验室实验设备齐全、科研项目资金充足、以及教师科研经历丰富等有利条件,鼓励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项目或教师科研课题,构建开放式、研究性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平台。通过教研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确立研究对象、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科研的乐趣,形成自己的思维。

5课外阅读

分子生物学内容丰富,新理论和新技术发展迅速,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清楚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图书馆数据库,常用的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学生具备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快速阅读文献的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分子生物学某一领域的最新发展研究进展。笔者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布置学生三个任务:①在一个学期内翻译一篇英文文献,了解作者的设计思路和文章的写作手法,发现文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反问自己,如果要解决同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设计实验方案,弥补不足之处和完成文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师生讨论、点拨启发、共同探讨等方式帮助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敢于破旧、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5]。②通过查看大量的中英文参考文献扩充新知识,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综述分子生物学某一理论、技术或在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和进展。这种方式既可以督促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又能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③挑选出高质量的综述或有重大发现、创新的翻译论文,让学生做成PPT,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哪些地方还可以做的更好,达到拓展视野、相互促进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讲台上自如发挥自己思想、见解的能力。

6考核方法

分子生物学学科虽然出现较晚,从1847年Shleidenhe Schwann提出“细胞学”到今天,也不过短短一百多年,但由于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相关、发展迅速,使得分子生物学内容博大精深。培养本科生的目的不在于其死记硬背能力,而在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不仅在内容上要求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而且在进展上要掌握近年来的重大理论和技术的革新。如果只注重闭卷问答考试,势必导致学生死记教材内容,不重视查阅新文献、思考新问题,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如果放弃闭卷考试或进行开卷考试,某些学生有可能放松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笔者将闭卷问题的比例降低到60%,而把课外阅读部分(撰写综述、英文翻译、问题探讨和解决)提高到40%,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期末成绩,达到真正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目的。

7结语

在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探讨能够切实加强本科生探索最新研究进展能力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重视更新教材,讲究授课方法,使用中文授课使学生迅速接受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对专业词汇不断地用英语重复,强化刺激学生的听力,为开展课外阅读提供基础。在课外开展专题讲座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探索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考核方式作相应地调整,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追踪最新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同时教研紧密结合,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体会科研的乐趣,形成自己的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KREBS J E,GOLDSTEIN E S,KILPATRICK S T.Lewin's genes X[M].Jones & Bartlett Pub,2009.

[2] 罗勤,杨旭,熊丽,等.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2):8-10.

[3] 花宝光.及时引进新知识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主途径[J].生命的化学,2008,28(4):507-510.

[4] 王丽,刘晓燕,宋杰,等.科研与教学结合下的开放式、研究性: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2-73.

[5] 缪徐.让问题成为实验探究的源泉[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24(6):12 -14.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学校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初探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