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解释了人类灵性需要体系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灵性生活重要的现实、理论、政策、专业、学科和全球性意义。其次探讨了普世性和客观性的人类灵性需要体系框架的内涵外延、主要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阐明了人类灵性需要体系结构特征、地位角色和功能作用,尤其是人类灵性需要与精神健康、宗教信仰生活和心理学的区别联系等,旨在建构人类灵性关怀社会服务体系的专业价值观与思想理论基础。最后回到中国社会现实处境,尤其是在全球化处境、不同文化交融互建与多种文明共生,主体自觉、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背景下,简要讨论如何建立中国本土化与专业化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改善中国人灵性生活质量,提高中国人的健康福祉水平,建立健全全球性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谋求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精神文化和灵性智慧。
关键词灵性概念人类灵性灵性需要灵性构成要素灵性社会工作灵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2-0110-06
一、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来临与人类灵性需要体系议题
2010年是中国总体性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残障福利和老年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治理时代来临。如何满足国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心理、精神和灵性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国家发展政策议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时代主题。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全球化处境和国际社会影响显著增强,中国社会结构全面、快速转型,国家功能角色定位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泛多元的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与思想理论争论,促使社会问题频现,生活世界的不确定性,各种潜在与外显社会风险,日益增多的社会冲突,无处不在的社会矛盾,极大冲击、改变、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选择,为宗教、信仰、灵性营造适宜社会环境和社会土壤,为灵性需要满足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②
首先,全球化处境和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时代使得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直接、快速、明显、强烈,主要表现是英美国家思想、观念、理论、制度安排、政策争论迅速地传入中国,某些议题甚至几乎无时间差距和文化差距,如1970年代在美国复兴的人类灵性关
怀研究。焦若水:《精神性与社会工作》,《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其次,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增加了现代社会生活特有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社会风险,社会冲突理论、社会风险理论、社会压力和社会痛苦等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德]马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页。最为重要的是,不确定、不安全感、问题、矛盾、冲突等引发宗教、信仰和灵性关怀需要。第三,改革开放尤其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人精神心理世界、精神健康问题、精神心理创伤和应急反应、心理咨询和治疗、精神病人治疗与服务,精神健康立法等活动,有力激发、提升国人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需要,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成为社会政策议题。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第2页。从临床医学和人类需要角度看,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需要已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社会需要。WHO:《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田运华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第2期。第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尤其是教会牧灵与灵性关怀服务取得显著成就,积累的丰富本土经验,亟需上升和提炼为中国特色灵性关怀理论。[美]杜艾文、陈心洁主编:《教牧关怀在中国:神学基础与实践》,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1页。第五,与此密切相关的是,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政策决定,构建一支宏大社会工作队伍。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刘继同等:《中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类型选择与发展战略》,《卫生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简言之,建构中国本土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时机已成熟,条件已具备。
二、人类灵性需要体系框架范围内容与结构层次关系
人类灵性(Spirit Spirituality)是个常用但却无权威界定的核心概念。这意味着人类灵性概念界定取向至关重要,决定着中国本土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状况与方向。灵性概念指称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动物灵性、植物灵性和人类灵性三大亚类。由于多种因素,本文主要集中讨论人类灵性概念。根据概念界定“排除法和否定法”,我们先从什么“不是”灵性的角度反向界定灵性概念。例如,人类灵性不是“哲学、宗教、伦理”,不是“科学、巫术、真理”,不是“理性、理智、逻辑”,不是“空想、猜想、理想”,不是“心理、行为、经验”,不是“神秘主义、预言”,不是“肉体、实体、实在、现实”等。这实际划定、缩小和限定人类灵性概念范围,为全面、准确、深刻认识、理解、界定灵性概念创造一定的条件。
西方国家对灵性概念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是近代心理学、神学理论研究和宗教世俗化的历史产物,反映人类社会文化处境中主体自觉、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自我反省能力。1882年在英国成立了心灵研究学会。宗旨是研究据称是超常态的心理现象,类如心灵感应、超人洞察力、鬼魂附体、同死者交往等。从此以后,人类灵性福祉成为研究的主题之一。[美]G·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上下册,林方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8页。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年)对灵性的经典定义最引人注目。威廉·詹姆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之一,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他认为“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是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验体验。对某些人它可能是与自然或宇宙和谐或同一的体验”。显而易见,詹姆斯认为灵性概念的核心是个人超越自身的“体验”。[美]W·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尚新建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页。
目前,国内的灵性概念界定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反映国人对灵性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尚处于不断深化发展过程之中。例如,百度百科界定灵性为:一是指人的天赋的智慧;聪明才智;二是指动物经过训练、驯养后具有的智能,智慧。与此同时,“引证解释”有四种:一是指精神;精气;二是指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例如敏捷的心理活动,如灵机、灵感等;三是特指对宗教的悟性。四是指灵魂。显而易见,灵性的“天赋”,而非“后天习得”特征,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是两个界定亮点,值得学界关注。
综观前述,我们认为灵性泛指个体在人类社会生活意义世界中的相互关系、超越的观念、亲身体验、自觉过程、反思能力和主观知觉的总和,处于人类精神生活世界最高层次的水平。这个定义的要点主要有三,一是灵性的主体是个人或个体,独立的个体是灵性体验的主体。尽管可能有时候若干人或一群人都经历相同的灵性体验,但是群体性的灵性体验难以界定。而且尽管一群人经历相同的灵性生活,但是,可能每个人的灵性生活体验与层次截然不同。这种个体性意味灵性的个性化体验,个体的主观性、个体的独特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色彩浓厚。二是人类灵性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意义世界”,尽管每个人社会生活意义世界不同。个体生活意义世界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必然导致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灵性体验、观念。[奥]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宗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页。这意味生活意义世界是讨论灵性的社会、文化前提,脱离生活意义的灵性不是真正的灵性。三是人类灵性范围与主要类型不仅仅是意义世界中的相关联系,超越的观念,亲身的体验,还包括主体自觉和自决的过程,主体的反思能力和主观的认知状况,灵性涵盖范围广泛多样。这意味个体可能经历不同的灵性生活,精神世界生活越丰富多彩的人拥有的灵性生活越多。反之,精神生活贫乏的人和社会生活意义世界层次较低的人,灵性生活和灵性福祉水平偏低。尽管灵性福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因素,而非“后天习得”能力,但需要一定条件。简言之,笔者试图从灵性概念本质属性角度,科学界定人类灵性概念的内涵外延与构成要素。
灵性概念主要构成要素的界定是灵性概念框架建构的基础工作,构成要素和主要组成部分的实质是反映灵性概念框架的范围内容,反映灵性概念框架中主要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反映灵性概念框架的总体性和体系性轮廓,是灵性概念内涵外延和本质界定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代以来,美国有关灵性关怀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比较研究,尤其是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猛,涌现大量研究成果,反映美国社会工作服务重点是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达到注重人类灵性关怀服务、追寻生活意义建构和精神福祉的最高水平。
美国学术界与社会工作界普遍认为,灵性概念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与构成要素:集中于对意义、目的、道德和幸福的追寻;关注当前有意义的问题;集中于一种超越感或超验性。Canda, E.R. and Furman, L.D., Spiritu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Practices-The Heart of Help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p.1.
文献回顾发现,“有关何谓灵性的定义问题,虽然不同系统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近几十年来的讨论中,已有一些共同主题,例如生命意义、盼望、人与人与自然与神圣的相系结连关系、信仰/信念系统、超凡/高峰/入神经验等等”。这意味着生命意义、信仰等是主要构成要素。关瑞文主编:《灵性、宗教及全人健康:超越临界状况》,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页。简言之,界定灵性概念框架主要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是界定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的途径。
综前所述,我们认为现代人类灵性概念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主要由宗教、信仰、嗜好或喜好、意义四大部分组成,灵性概念框架的社会共同基础是人性与人类生活实践。意义(meaning)在英文辞典中的基本涵义有五,典型反映意义概念内涵外延和在灵性中地位作用。一是词语、声音、符号所表达的事物或观念。二是某些人希望表达的某些事情或观念。三是人的重要的感情或经历。四是作家、画家、艺术家等通过图书和艺术作品希望表达的观念。五是目的或目标感,尤其是促使个人感觉到你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目的、目标感或目标质量。显而易见,生命意义、生活意义和社会生活世界的意义构成组成了灵性概念框架的意义基础。嗜好或爱好、喜好是指人们对某类事情、某些观念、某些知识特别偏好的一种状态或倾向。喜欢、爱好的情感、行为层次高于一般的意义概念,属于灵性和意义概念框架中第二层次。一般来说,嗜好、喜欢、爱好的动机、目的、目标要高于一般性的目的、目标和生命价值。信仰是灵性概念框架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也处于灵性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上。按照英文辞典的解释,信仰涵义基本有三,反映信仰概念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与功能角色。一是人对某事或某人客观存在或是真实可信,对某事或某人是好的或正确的一种强烈感情。二是指人对某事的观念、看法,人认为自己对某些事情的思考是真实、正确、真理的认知。三是指人所信仰的某些事情,尤其是你自己的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科学信仰、民主信仰等。不言而喻,信仰的意义层次要高于嗜好、爱好,信仰的情感或经历强度要高于嗜好、爱好。宗教是灵性概念框架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处于灵性概念框架的最高层次结构上。众所周知,宗教生活和宗教崇拜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伴生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宗教概念界定长期存在激烈争论,尚无权威和普遍接纳的宗教定义。按照英文辞典解释,宗教的基本涵义有三,基本反映宗教概念的内涵外延、结构功能与本质。一是人认为神或主是客观存在,及从事与主或上帝有联系的那些对神或主崇拜活动的总称。二是一种信仰体系,这种信仰体系是以特定的神或主的客观存在的信仰为基础的,如佛祖。三是泛指在你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之中,那些非常重要的特别兴趣或是举足轻重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宗教是信仰体系中层次最高的信仰类型,是信仰活动或情感的体系化、建制化。一般来说,宗教信仰的虔诚度、仪式化、神学理论化、教会组织化反映宗教信仰的体系化。这意味宗教、信仰均是人类灵性关怀需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性概念是一个“大”概念。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包括宗教、信仰、嗜好和意义,凸显人类灵性关系体系框架广泛性。最为重要的是,灵性概念框架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既说明宗教、信仰、嗜好和意义的内涵,又说明宗教、信仰、嗜好、意义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层次结构,体现人类精神生活图谱。简言之,人类灵性概念框架的四个主要构成要素既反映灵性概念框架内涵外延与范围内容,又说明灵性概念框架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层次结构,为理解灵性福祉奠定了基础。
人类灵性概念需要体系具有若干普世性与客观性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的认知和理解。首先,灵性是人性中固有、内在组成部分,是人作为人先天固有的禀赋,无论是男人或女人。这意味灵性是人类天赋的社会需要,灵性源于人性和天性,形成灵性“内因论或内源论”。Tolle Eckhart, The Power of Now:A Guide to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California:Namaste and New World Library,1999,p.IV.这意味灵性不是“人造和后天习得”的,而是人类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是人成为人的标志。其次,人类灵性需要既是客观性与普及性的,又是中性和平等性。不同人的不同灵性需要之间并无“尊贵、卑贱、好坏、优劣”之分,这是灵性生活截然不同于宗教生活的最主要之处。第三,人类灵性是人性、人生、人的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灵性的本质属性既是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存在,又是作为“主观现实”的社会存在,更是超越唯物主义“客观现实”的“主观现实”,又是“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有机结合产生的第三类新型社会存在。这意味着灵性兼具“客观现实”、“主观现实”和“精神现实”三重属性。[美]彼得·伯格等:《现实的社会建构》,汪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页。第四,人类灵性概念框架的构成要素与组成部分不是单个元素,而是多个元素的混合和交织。这意味灵性需要是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亚体系”,是多个社会结构因素相互融合的社会产物。第五,影响人类灵性的因素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样因素。这意味政治因素、权力结构、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社会结构、行为模式、文化习俗因素,均会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塑造人类灵性需要体系,影响人类灵性福祉水平。第六,像人类其他需要一样,虽然人类灵性需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但是如何认识、感知、识别、区分、确定、衡量、评估、满足灵性需要,却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困难重重。
这里涉及到诸多基本理论、实践议题。首先,人的主体性和主体自觉是灵性需要表达的前提。假如没有主体自觉和内在反思、深刻反省,灵性需要是很难出现并为作为主体的人所感知。其次,灵性需要既需要主体自觉,又需要一定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感觉或意识”不到灵性关怀需要的社会原因,灵性需要表达受到限制。从人类需要体系结构层次角度看,灵性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情感、意念和精神性需要。一般来说,这类“非物质”的需要只有在物质类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显露或浮现”出来。[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简言之,人类灵性需要体系具有若干值得关注的结构性与体系性特征,反映人类需要复杂性。
三、中国本土灵性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与灵性生活质量
20世纪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率先建立全民性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成为“福利国家”建设、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与社会生活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美国克利福德·比尔斯在20世纪初期倡导全国性精神卫生运动以来,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迅猛发展,有力改善和提升公民的精神健康福祉水平,社会影响广泛深远。[美]克利福德·比尔斯:《一颗找回自我的心》,王丽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2页。1960年代肯尼迪政府通过《社区精神健康法案》,推进社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以来,美国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发生重大结构转变,形成现代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框架与服务模式,反映世界精神健康和灵性关怀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方向。[美]桑德斯:《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何雪松、花菊香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的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典型反映美国的文化、价值观。鉴于社会工作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相对性社会服务,最佳的社会工作服务一定是文化契合和文化敏感的服务。因此,中国社会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就是建立中国专业化、本土化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高中国人精神健康福祉和灵性生活质量。
发展中国的具有专业化、本土化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改变人们对精神疾病、精神健康与灵性态度、看法、价值观,由传统的“问题”“耻辱”“异常”“局部”态度,转变为“自然”“中性”“人性”和身、心、灵全人健康理念,从自然、人性、中性和全人角度看待宗教、信仰、爱好,大力发展和积极倡导“积极性”宗教政策,普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培育正确的精神健康和灵性关怀观念,为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发展奠定价值、理念基础。殷大奎:《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全面推进新世纪精神卫生工作》,《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期。其次,积极探索和大力发展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心理健康的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方法、技术。例如参考、借鉴美国的灵性咨询(Spiritual Counseling)方法与技术,即一种专门针对服务对象的道德、情感和宗教观点的专业性临床干预活动,结合中国人的精神健康、灵性关怀和宗教信仰特点,建立中国本土化、专业化和文化契合的灵性咨询方法、技术,从方法上寻求突破。黄薛冰:《“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讨论会纪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5期。中国专业发展策略可将灵性咨询、心理分析、行为研究和人文关怀四大方法、技术齐头推进。第三,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努力探索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服务体系,为精神疾病患者和有精神心理压力人群提供社会支持,童敏:《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的社会服务介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最终目标是建立适合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超我或超越社会服务专业模式(transegoic model)。第四,大力发展“超越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信仰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或是“超越或灵性社工”(Transpersonal SW)等新专业学科,编写本土化和专业化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建构本土化与专业化的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将意识提升、社会动员、理论研究、试点探索、政策倡导、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元化社会政策目标。陈丽云、关锐园等编著:《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页。第五,全面、系统总结中国本土已有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教训和模式,尤其是关注基督宗教的福传、牧灵和宗教性婚姻、家庭见证、咨询工作宝贵经验,从中发现普世性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之处,总结概括实践智慧,将中国智慧与西方智慧结合起来。刘继同:《中国重大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与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六,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努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个人道德品质素质修养,健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亿万居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大力发展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确保居民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乐观状态,培育社会参与文化,开展公民教育和家庭教育活动,培育、发展反思文化,提高个人的主体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既是建立专业化、本土化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社会基础,又是基本途径。简言之,发展中国版专业化、本土化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最大障碍,既非专业服务方法、技术,又非匮乏专业服务经验,社会资源和社会需要,而是观念和态度。中国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发展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
四、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均进入崭新历史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标志是作为最高层次的人类社会服务形式:人类灵性社工专业服务应运而生。灵性概念和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其成为时代主题的社会成因如下:一是灵性需要现象的客观性、普遍性与人类灵性关怀议题的社会意义。二是中国和欧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与灵性关怀研究成为时代的优先议题。三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重要社会后果是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和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议题“浮出水面”,成为社会政策类议题。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社会需要体系发生重大结构变迁,由关注物质福利升级为关注精神健康和灵性福祉,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成为众多国民的基本性社会需要。五是改革开放以来,哲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科恢复重建和迅猛发展,为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多方面专业学科基础。六是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是最适合目前中国社会结构全面快速转型的社会处境,是鼓励和规范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实现宗教信仰脱敏性的最佳社会化途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精神健康与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全球化处境是主体自觉、文化冲突、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发展道路自觉的时代性产物,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入崭新历史时代:精神健康和灵性福祉成为最高层次需要。简言之,精神健康和人类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议题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全民性灵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专业意义、学科意义和全球性意义。
笔者首次界定人类灵性概念内涵外延、主要类型、层次结构和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认为社会生活意义是灵性概念的社会基础与前提;灵性概念主要由意义、嗜好、信仰、宗教四个要素组成;四个要素既是灵性概念的四种类型,又反映灵性概念的层次结构与相互关系,代表人类灵性需要体系的结构与层次,反映人类社会文明与主体自觉、文化自觉的发展程度。有鉴于此,在全球化处境、不同文化交融互建与多种文明共生,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主体自觉背景下,如何建立中国本土化与专业化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改善中国人灵性生活质量,提高中国人健康福祉水平,完善全球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谋求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精神文化和灵性智慧,就成为时代性重大议题。
本文主要发现与基本结论是,人类灵性需要既非心理学、行为结构、物质和身体视角的,又非西方意义的“理性和科学”。人类人性和身、心、灵全人健康理论是最佳的视角。哲学、宗教、心理学、医学、文学艺术视角亟待完善。身(体)、心(理)、社(会)、灵(性)模式与全人健康模式是健康照顾社工专业服务理论基础。灵性是所有人类普遍具有的内在特质和固有本质。灵性需要的“性质”是“中性和主观的”,每个人灵性需要之间并无好坏、优劣和高低之分。灵性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性需要是人类需要体系中最高层次需要。灵性需要因应社会文化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形式。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水平越高,个体化与生活质量程度越高,人类的灵性需要越重要。中国特色灵性社工服务范围和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精神、信仰、主义、信念、酷爱和喜欢、生命意义、亲身体验、个人修养和文化自觉、灵性咨询等,内容广泛。而且不同类型灵性服务反映灵性需要不同层次结构和生活质量高低状况,是测量健康福祉的最佳视角。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迫切需要中国本土化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和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
责任编辑:秦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