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摘 要:合作学习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是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效率,加强师生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渠道。但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运用中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拟结合讷河市A小学的教学情况,从合作学习的概念出发,结合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4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合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与青睐。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发展,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故此,我们需要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合作学习的叫法不同,欧美国家称为“合作授课”“合作学习”,前苏联称为“合作的教育法”,而在我国因翻译不同有“合作学习”“合作性学习”,也有称作“小组合作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代表性的界定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教学方法,他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来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方法。”美国纽约犹太大学的施拉姆·沙伦教授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耶耳·沙伦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我国一些学者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教学策略,个人认同的是著名的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的观点,“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本人实习期间,以黑龙江省讷河市A小学的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访谈法,问卷由15个问题组成,其中包含2个多选题,并对学校语文老师进行访谈,通过整理调查资料,找出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分组不合理。调查表明,63%的小组是4人组合,25%的小组是2~3人,同时也分别有6%的5人组合、6人组合。而所占比率最多的4人组,通常都是前后桌同学组成。在访谈中王老师告诉我:为了方便快捷节约课堂时间,都是安排前后桌4个同学进行讨论,同时这样也利于管理他们。但这种分组很少考虑具体教学的任务和特点,也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
(2)小组分工不明确。调查表明,36%的同学认为分工很明确,36%的同学认为分工比较明确,但也有24%的同学认为分工不太明确,甚至有4%的同学认为分工不明确。接受访谈的张老师提到:有时为了节约时间,老师并未给学生太多的消化和理解时间就让他们开始合作。而学生在讨论前不清楚要讨论的具体任务,在讨论过程中或难以融入讨论而分心、跑神,或者对学习内容缺乏了解而影响后面的学习进度,从而使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受到影响。
(3)学生思考时间较短。调查表明,12%的学生认为经常有时间独立思考,30%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候安排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但却有58%的学生表示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访谈中李老师告诉我:老师知道在进行合作学习前应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可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让学生独立思考,甚至只是走形式,便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每个人对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也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思考能力的机会。
(4)教师参与度不高。调查表明,36%的老师是站在前面看着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用眼神进行监督和交流;12%的老师会呆在某一组,只是辅导这一组;32%的老师会在学生讨论期间在班级各组间进行来回巡视,帮助有问题的学生,也了解小组的讨论进程;还有20%的老师趁着学生讨论时,只顾做自己的事情,忽略了教师应起到的监督、辅导作用。访谈中张老师也提到:在学生进行讨论时,大多数老师还是负责的,整体观察学生的合作状况,但也有一些老师或是由于备课准备不充分,或者其他原因,忽略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这一环节,老师的反馈非常重要,如果老师忽视了这一过程,后面进行的评价则或是直接忽略,或是评价不够仔细、全面。
三、解决策略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问题需从教师、学生、内容等多个方面来解决,本文篇幅有限,只针对教师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角色,教师良好的组织和调控是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1)培养师生合作意识,教会学生合作技能。教师要自己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也要让学生养成这种思想,不断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技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好处。杰克布斯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原理。换句话说,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这种合作学习思想的培养是教师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互动中同时进行的,合作学习是同生共长,不仅是学生间的互动,也是师生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给予同学帮助的同时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技能,使他们学会倾听小组成员的想法,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小组出现争论时小组长能充分发挥调解作用,缓和小组的关系,使大家能够融洽地相处、沟通。还要关注和关爱学困生在小组中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2)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课前应深入钻研语文教材,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设计要适合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所创设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探讨价值,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合理进行分组,明确每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组长能够带动组员积极发言,学优生帮助学困生,监督者及时纠正成员的跑神、跑题等,最大化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小组谈论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师生互动了解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学生的个体表现等。但也不能过多地干预小组间的讨论,要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掌握合作学习技巧。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应尽量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才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从而促使各小组的合作交流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合作任务。教师也应积极倡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合理评价和反思。合作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过程,在进行时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监督、记录和评价,合作结束后要对小组和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评价和反思。针对各小组的不同表现,给予对应的评价,评价语也不能过于简单、重复,要有针对性地给出积极评价。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个体的评价,教师通过对个体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不断成长和进步。小组内也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组员间的评价和反思,使小组和个人知道所出现的问题和改正的方向,这样才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静.小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周燕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4]苏隶.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现状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