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音乐是反应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体的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最早的音乐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在古代时,礼、乐、射、御、书、数并称为六艺,是每个成年人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今天,音乐也是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特别是在启蒙时期,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不少学校之中都存在着音乐课被挤占的情况,相比于一些语文、数学之类的主科,音乐学科的被关注度相差了很多,经常会出现音乐课被“主科”挤占的情况。音乐课对于学生真的不重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关音乐方面的学习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中发现音乐对于学生的影响,归结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关于音乐的学习,学生们会学会用耳朵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學生在小学时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是非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受到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则会对他们的审美观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互联网高度发达,网上存在着大量的暴力、凶杀、色情等影响孩子们发展的不良元素。然而他们还没有分辨是非对错和美丑的能力,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甚至扭曲学生们的审美观念,从而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形成极大的负面作用。
通过在音乐课上的学习,在学习歌曲创作的背景和演出的过程和赏析名曲中,可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什么美,什么是丑,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另外音乐的学习还能起一定的净化心灵的作用,以保障他们不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开发学生大脑,促进智力发展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人脑对于客观实在所认识而发展出来的产物。由此而产生的音乐教育也必然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脑力的开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商的名人如爱因斯坦、卢梭、歌德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事业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左脑,一般人右脑的五感都受到左脑理性的控制与压抑,因此很难发挥即有的潜在本能。而且人类的大脑开发使用的仅仅为10%,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大脑开发率也仅仅是13%而言。这么来说人类的大脑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而音乐就是一把开启大脑未知区域的金钥匙。
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进行对于右脑的开发。人们通过从事欣赏与创造音乐的活动,脑内产生出大量的α脑波。这些α脑波能分泌出一种叫做“脑内吗啡肽”的物质。而“脑内吗啡肽”的分泌能极大地提高右大脑半球的使用频率,使右脑摆脱左脑的的控制。并促使左右大脑两半球相互协作与沟通,从而实现了开发右脑的目的。
小学生的大脑还处于生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开发大脑的黄金时代,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极大程度上的促进学生们智力发展,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减轻压力,放松身心
当今的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以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往往都会送他们去报名各种兴趣班,像奥数、舞蹈、钢琴等等。我甚至看到有的学生在周末的时候一天要上六个兴趣班,连午饭都没有时间吃。这些孩子还仅仅是小学生,而时间却被安排的满满的,除去5天在学校的时间,周末还要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之间穿梭,他们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假如长期以来压力一直无法释放,那么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灵和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音乐就是良好的减压方式,音乐的起源比文字更早,长期以来音乐就是人们娱乐、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优秀的音乐能使精神愉悦、情绪振奋,同时通过音乐听觉器官穿入大脑皮层,起到增强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增进健康的作用。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可以放松学生们紧绷的神经,卸掉平时的压力,使他们可以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投入以后的学习之中。
综上所述的三个方面,我想已经可以很明确的说明出音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音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举足轻重。音乐并不是所谓的“副科”,音乐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息息相关。为了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方面的教学必须要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