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探究

2015-04-29 21:10鲁志建
成才之路 2015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效课堂创设

鲁志建

摘 要:巧妙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由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自主探究并寻求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对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总结、归纳,就能创造高效、活跃、整体性强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延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95-01

利用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方法,我们信息技术学科也有自己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本身涉及到很多网络和多媒体知识,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课也都有自己的电脑,信息技术教师更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问题情境,但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只是为了解决课堂中的某一知识点,必须联系到课堂的整体性。笔者认为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情境的“善始善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个问题”,从而保持课堂的整体性、有效性、有趣性。

一、情境的导入需要回应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在课堂导入的时候使用情境创设,他们觉得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先开开眼界,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顺势引出新知。的确,在导入环节运用情境创设,能起到很好的吸引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但很多教师的情境创设只局限于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结束之后迅速回归“常态”。

曾经听过一节“音频编辑”课,这位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给学生听了一段自己录制的歌,告诉学生这是他自己录制的,学生们都很喜欢这首歌。待学生听完后,教师问学生歌曲的名称,问同学们想不想也录制一段这样的音乐,于是,顺势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音频编辑”。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看上去也很活跃了,老师就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然而,一节课过去了,教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同学们在课堂上却并没有学习到如何录制音乐。其实,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音乐的录制并无关系,教师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兴趣,找来的事例在教学结束时并没有一个结果和交待。这样是不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的。

所以,情境的导入不是终点,它需要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有所回应。情境导入完成后,学生可能被导入环节的情境吊足了胃口,之后的教学内容中,如果创设的情境、布置的任务和导入环节不统一,学生难免会感觉失望。教师应当在新授知识的环节中,注意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对之前的导入做出关联,让学生不会以为导入部分的内容只是“逗人玩”的。换句话说,任何情境的导入都要在课堂上给出回应,不能让情境的导入和教学内容之间断了线。

二、情境的创设需有连贯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喜欢创设一个情境,然后根据创设的情境引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会通过创设多个情境,通过设置多个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曾经听过两节以“搜索引擎”为主题同题异构的课,课堂上要完成文字、图片、视频信息的搜索等知识点的讲解。一次课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几个任务分别是这样的:搜索《再别康桥》全文,搜索学校风景图片,搜索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视频,搜索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地图。之后,我听了另外一位老师的课,他的课堂是这样设计的:利用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进行导入,然后分别让学生去搜索关于世博会的文字、世博会的标志、世博会相关视频,最后让学生从家里出发自驾去上海逛世博,让学生查找路线资料。从教学内容上来讲,两节课都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的达成率也都很高。从教学形式上来讲,第一节课的几个任务都是不同的事例,创设了多个问题情境,情境和任务间的跨度有点大,切换有点生硬;第二节课采用主题式教学,一节课中所有的事例,都围绕世博会这个主题情境,这样课堂的整体性很强,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容易分散。

由此可见,情境的创设以及任务的布置并不是随意的,创设的情境之间须有一定的关联,前后有一定的联系,每一个环节的情境都是前一环节的延伸,每一个任务的提出都是在上一次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再进行一定的提升。需要避免情境切换太快、太生硬,给人感觉各环节之间不太连贯。

三、情境的选择需恰当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的创设是提供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刺激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其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情境,才可以调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交流、学习,体验成功,发展能力呢?笔者通过收集、实践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的选择进行了总结,包括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游戏情境等。

1. 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学生兴趣的高低对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融入知识点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的关注点持续在学习的知识点上。

2.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的问题开始的。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个问题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问题有刨根问底的动力。

3.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喜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设置游戏环节,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这种氛围不但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情境的创设需避误区

1. 避免情境脱离教学内容

教师想方设法创设的情境,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更是辅助完成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中,千万不能颠倒情境和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应始终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地位。

在一次信息技术教研听课活动中,教师创设了这么一个情境,展示了大量的运动会的成绩数据,问学生怎么计算班级总分、平均分、全校排名等,和学生交流了很久之后,才抛出本次上课的第一个任务,设置表格中相关数据的格式。其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设置单元格的格式,刚才情境中创设的内容,表面上和设置单元格格式相关,实则毫无关系。一开始在演示数据的时候,就应该强调不同格式的设置对看数据的人的感官影响、产生的效果等,而不是去强调这些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 情境的创设应贴近生活

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生活引入信息技术课堂,这样学生就会有真情实感,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如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来说仍然是陌生的,不可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也就无法让学生借助情境有效融入到学习中。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更加便捷,教师也经常利用网络上近期流行的一些事件来作为事例引导学生思考,殊不知,学生因学业负担重,根本没有时间了解社会上的热点事物。在一次课堂上需要讲解“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举iphone中siri的事例,本以为同学们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谁知道却冷场了,原来同学们平时在家里很少有时间玩手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使用过甚至听说过siri这个功能。

四、结语

总之,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自觉吸收、消化新知,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情境创设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让情境导入和情境任务之间过渡更加连贯,做到情境创设的善始善终,以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顺畅实施。在教学中,教师在给出一节课的主题之后,让学生充满兴趣、集中注意力地始终研究一个问题,朝着一个方向去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提高探究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亚群.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9).

[2]钟柏昌.例谈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05).

[3]李翠白.西方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09).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效课堂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