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高广君
摘 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四大人才培养要素在实施人才培养任务时相互关系的“范型”和“式样”。我国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题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其他要素之间的矛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把解决这些矛盾作为考虑的重点。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19-02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础性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其内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何文进先生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还有很多种,分析各种表述,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赞同使用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
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称为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确定的通过培养对培养对象要达到的要求。一般通过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以及业务培养要求等方面的表述作出明确规定。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因素,也是确定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前提和依据。
2.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是指根据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规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专业教学环节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等。教学环节可以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类,理论教学环节又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自学等。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实验、实习、实训、作业等环节。课程体系是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有序的组合,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单元。当前,课程体系通常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一般可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等,每一模块又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区分。
3. 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包括时间过程、空间过程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时间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时间进程,又可以称为学程,可以由学期、学年组成。空间过程是指人才培养过程实施所在的场所,可以是学校内,也可以是学校以外的工厂、企业、机关以及学校等。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指课程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具活力的要素。
4.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等。
二、我国高等学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关于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理念,用这些理念来审视我国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理念,现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三要素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 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之间的矛盾
多年来我国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过多地强调专业教育,注重“专才型”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采取了细致划分学科专业的做法,导致了大学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的现象。1997年,经过第四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目录减少至249种,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设置过窄的弊端。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深层次的矛盾仍然存在,解决这些矛盾,仍然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在高等学校中通常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增加专业基础教育、增加选修课程及增加实践环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等办法探索解决这一矛盾。
2.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之间的矛盾
我国大学在学习过程设计方面存在着过程单一、模式刻板的现象。教学场地仅限于学校之中,学校教学仅限于课堂之上。存在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体表现是:在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上,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经常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教学方法与模式过于强调对预定的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注入式的知识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大学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3.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机制之间的矛盾
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培养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传统大学的教育管理以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为目标,为培养专才服务,与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很不适应。传统大学的学制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得学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接受教育,不可以提前也不可以拖后,这就限制了青年人塑造自己的灵活性;学习量的计量主要采用的是学年制;教学主要采取大班集中授课的模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主要以知识记忆、书面考试的分数为主要标准,“一张考卷定终身”;大学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千人一面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个人,往往缺乏个性,缺乏一种求新、求变、进取、批判和创造的精神,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大变迁中,很难应对来自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重点考虑的四个问题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展开。
1. 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學校的生源质量水平。为了实现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要研究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要研究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还要研究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发展历史、社会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了这些研究作为基础,才能科学地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深入分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各要素。关于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心理学方面体现在人的人格和认知的发展;二是从社会学方面体现在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三是从哲学方面体现在不断地否定低层次的自己,使自己进入更高的层次。通常意义的发展是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其总体目标为综合素质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通常具体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专业知识学习方面、通识知识学习方面、应用能力方面、创新精神方面,以及身体心理状态方面等。
2. 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知识分类、学科分化的不断加深,现代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专才教育之路,专业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当前,应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和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其使命是要发展学生的对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理性精神、人文情怀,以及人生品位等,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的思路,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拓宽专业领域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要重点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人们对我国大学专业设置过窄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个问题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考虑拓宽大学的专业领域问题。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设计教学计划,淡化专业意识,增加基础课课程的比重,加强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
大学的课程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课程在类型、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都要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要建立以模块化为基础的知识整合与知识建构模式,根据知识社会中大学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可以按照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通识模块与专业模块、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块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等不同维度,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3. 精心地设计人才培养过程
对于人才培养的时间过程,要精心设计。对于整体学程可以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确定一个培养的目标,每一段的目标之间既要有所区别,又要有相互的联系,每一段的目标都要为总目标服务。要按照开放式办学的思想,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空间过程。要采用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的方式,校园内、校园外相结合的方式,甚至采用境内、境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国际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宗旨、以参与式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积极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4. 与时俱进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本宗旨。研究表明,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当前的高等学校管理是经验型、科学型和文化型的混合体。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要努力探索、尝试实施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大家取得共识的激励人、培育人、发展人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1)建立弹性化的学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应该是弹性化的,也就是说学制可以长一些,也可以短一些,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2)要建立以学分制管理为主和学年制管理为辅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适合于现代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进程体现了灵活性,学习内容体现了选择性,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3)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要建立以公正、公平原则为基础,以多元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以多方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多元的学习评价制度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目标是激励人的上进、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蒋爱军,许宁,韩卫东,高慧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英(1959-),女,黑龙江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理事长,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广君(196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