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萍
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当遇到具有一定思辨性的问题时,我们就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即通过小组合作找到问题的答案,集中众人的智慧,又能让每一个参与者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似乎我们所预设的是一个较为完美的画面,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聆听孩子们的讨论过程,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还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似热闹的课堂,其真正的效率是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有一节语文课,在小组合作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一个同学竟然哭了,问其原因才知道,她没有认真听课,所以老师布置的问题她不能进入思考,小组发言的时候就不能参与到讨论中,所以全组同学都对她不满意。这件事让我想到了很多:小组合作这种方式能激励全体同学进行学习,调到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怎样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却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学习效率低。有的小组同学合作学习速度太慢,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还有的同学没有在合作学习前听清楚老师提的要求,所以耽误了学习时间。这样我根据各组学习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效果很明显,全体同学对学习都有了极大的兴趣。
2. 不会独立思考。在合作之前,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再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和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有的同学一说到小组讨论,马上就开始交流,所以效果不好。这样我就安排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几分钟之内先默默地自己学习,然后交流,并由组长进行纠正错误,最后选出代表汇报。
3. 声音太大或过小。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有的小组声音过大,以至于影响到其他小组的学习。还有的同学声音过小,组内的同学听不见。
4. 不会倾听。在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很多同学不会认真倾听,所以不能把大家的意见进行汇总,各说各的,影响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1.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确立组名、口号。首先我把学生按照学习层次进行合理地分组,选取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为组长。为了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我让同学们确立组名和口号,有了响亮的口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个个都有着不服输的学习劲头。
2. 发挥组长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很重要。有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同学合作,那么这时候就要求组长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能带领全组同学共同学习。有的组长不愿意接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总是认为他们拖后腿,我就把小组的同学进行一下微调,把能力稍差的同学换到别的组,然后由新的组长组织学习,效果就不一样了。同时告诉全体同学,组内同学一定要听从组长的安排,组长要教给学习较落后的同学学习方法,让他也尽快加入到小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 学会思考。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因此,当教学中出现较难的题目时,一定要先让孩子有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只有自己先思考,才能对别人的结论有判断的能力,先立足自身,才能对他人做出评价。
4. 调控声音大小。我要求学生用“图书馆声音”进行学习,小声与同组同学进行商量,请不要影响他人学习,同时还要让同组的同学听到你的发言,但代表小组汇报的时候声音要洪亮。
5. 选代表汇报交流。合作学习后,最重要的一关就是汇报交流。这就需要在组内学习后,组长选出组内学习最认真的同学进行汇报,他要能代表全组同学的建议,如果有不完整之处,其他同学要在认真倾听后及时进行补充。
6. 选出优秀小组。根据小组汇报交流的情况,哪个小组汇报的最好,要给予奖励。在大(下转 48页)(上接 78页)家学习兴趣提高的情况下,我还具体细化了小组评比台的内容,在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的纪律表现中都及时进行评比,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7. 评价要全面。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我是这样想的……”往往不能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只代表了个人的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发掘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所以学生要说:“我们小组认为……”教师要说:“你们小组同学说得真好!”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学生合作的力量,合作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小组合作学习讲究的不是形式,而是它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能够有一个提高,真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