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勋 钟慧容
摘 要:自明朝以来生活在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洲村的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后裔,发展了周敦颐创造的“爱莲文化”,形成了以“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为精髓的“爱莲文化”。通过以先辈为榜样示范,时刻激励后辈积极上进;将“爱莲文化”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教材,时时提醒、启发教育后人;将“爱莲文化”融入宗规家族制度,规范后人立身处世;重教兴学,注重践履等措施,使江头洲村周氏子弟深受“爱莲文化”浸润,从而使为官者个个勤政、爱民、清廉。
关键词:爱莲文化;百年清官村;江头洲村;周敦颐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5)02-0078-05
我国是一个廉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优秀廉政文化资源。这些廉政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曾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造就了许多品德高尚、勤政爱民的清官廉吏。积极借鉴和吸收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成果是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造就的“爱莲文化”孕育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一个“百年清官村”。本文试对“爱莲文化”进行探赜,以期能对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有所俾益。
一、“百年清官村”——桂林灵川江头洲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漓江支流甘棠江上游,有一个山环水绕、历史悠久、科第生辉的自然村——江头洲村,距离桂林市区30多公里。该村现有180户800多人,90%以上居民姓周。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周敦颐的第14代后裔周秀旺,从周敦颐的故里湖南营道县(今湖南道县)迁徙定居于此。民国十八年(1929年)《灵川县志》记载道:“周氏系出濂溪德盛者,泽弥长宜发之伟乎!”
据史料记载,江头洲村周氏家族在此定居后,教风绵延,特别重视家族子弟的培养,明末和清朝,周姓子弟考取秀才的有200多人,中进士者8人,举人31人,庶吉士7人。江头洲村在明清两代就多达168人出仕为官,其中一品4人,二品4人,三品2人,四品7人,五品18人,六品13人,七品36人。任职地方遍及大江南北、全国各省。清朝中央机构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江头洲村周氏子弟就担任过吏、户、礼、刑四部的主事和兵部的卫千总。出现了“一门两进士”、“三代庶吉士”、“四代都翰林”、“五代五知县”的奇迹。[1]出仕为官的人以清正廉洁为根本,未发现一例贪官。且无论官职大小、官位高低,都能爱民惠民,在其任上有所建树,在当地百姓有口皆碑,廉政爱民的故事在许多地方一直流传。如,举人出身的周履谦,在四川梁山县等多地做过知县,他以“贪一文绝子灭孙,冤百姓男盗女娼”自律,克己奉公。其劳累过度病逝时“内无余帛,外无赢财”,当地居民捐钱为他买了棺柩,并不远万里护送回江头洲村安葬;四川罗江县百姓还为其立祠塑像,门上刻有对联“官民鱼水情深,功德永传千史”,横批“廉政爱民”。进士出身的“桂林十大才子”之一周冠,在任河南汝宁知府的4年间,断案700余起,为百姓伸张正义,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被当地百姓称为“周青天”;在壬午年河南中州大饥荒中捐薪熬粥施药,救活百姓2000多人,被当地士民称为“救命大夫”,离任后当地人民感念其恩,思念其德,在境内立了30多处“去思碑”。[2]庶吉士出身的周启运,在河南淇县、祥符县、商丘县任知县时,“兴农事,除水患,重教化,修义学,捐薪俸,救良民”,钦差大臣林则徐微服私访河南时称赞其为“循良第一”。庶吉士出身的周履泰,任浙江省常山县和潞城县知县时,兴办义塾,兴修水利,植树种果,推行耕术,爱民育士,恤狱慎刑,被浙江巡抚颜星搓盛赞“周令非百里之才也”。[3]进入近代社会,科举废除,江头洲村周氏家族仍有子弟考取新式的高等教育学府,并仍有杰出人士,如,考取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前身)的周瑞琦,品学兼优,爱国心切,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是组织游行示威的学生首领之一,由于当局对列强的软弱让他感到悲愤,后舍身投河以明志,震惊全国。民国十八年版(1929年)《灵川县志》的重要撰写者周泽润,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闻其博览医书、精通中医、医德高尚、救民于疾病之中、为乡亲诊病40余年,授予他“德高望重”的牌匾,灵川县长莫国藩也赠匾“慈善可风”,以表彰其高尚品格。现在这两块牌仍掛在周泽润故居大门门楣之上,昭示其高风亮节。
自明清以来,江头洲村出仕之多、地位之高、成就之大、口碑之好,这种现象在岭南,乃至在全国的古村落中也是属少有的。因此有“才子村”、“百年清官村”之誉。目前,村中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620多间,古朴典雅,错落有致。江头洲的村巷,至今仍保留着“秀才巷”、“举人路”、“进士街”,很多宅院的大门上方仍悬挂着一个个写着各种科举名、官名的牌匾,村中多数人家仍保存有诰封匾、诰封碑以及慈禧太后赐予的画轴等。该村2005年9月被授予“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被评为“中国魅力景区”。
二、“爱莲文化”在桂林江头洲村的发展
“爱莲文化”的创造者是周敦颐。“爱莲文化”由周敦颐后代在桂林江头洲村发扬光大。
“爱莲文化”因周敦颐传世名篇《爱莲说》而得名。周敦颐一生长期做州县小吏,但不卑小职,处世超然自得。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为“濂溪”。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并不像有些人所讲的那样是取其家乡之水名,而是有所寄托。因为“濂”即“廉”,就像他自己的诗《瀼溪书堂》中写的那样:“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因他一生酷爱莲花,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叫“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且在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了传世名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莲”与“廉”同音,正如清代林云铭所说:“濂溪得千圣不传之绪,所作《爱莲说》,实借题自写其所学耳。”《爱莲说》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这12个字之中,表达的是“洁净纯朴、正直刚正和坚强自重”的廉政思想,表现的是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周敦颐及其《爱莲说》留下的精神财富泽被后世。
江头洲村的周敦颐后裔以《爱莲说》为精神理念,在生息繁衍过程中,逐渐使“爱莲文化”成为了家族文化,使“爱莲文化”时刻渗染着族人。如,周氏后人在江头洲村兴建了大量与“爱莲文化”相关的各类建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有爱莲家祠、爱莲书院、爱莲堂、文渊楼等明清古建筑群。特别是周氏后人总结出治家报国的《周氏家训》,全文80句共320字,其中的“规行距步”、“立身厚道”、“尊老爱幼”以及“出仕为宦,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为民”等体现了“爱莲文化”的精髓并教化了历代后人。使后人中,为民者“积德、行善、慈爱”;为官者“兴农事、重教化、救良民”。经过周敦颐在江头洲村后代的发展,“爱莲文化”被赋予了“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的精髓。“真诚”就是对人要有真心诚意的心意,处事要有真切诚实的作风;“和谐”,就是处世待人要有温和敦厚的品格,敬贤举能,仁者爱人,恭敬礼让,不拉帮结派,不损人利己,要有悯难济贫的精神;“积德”就是为人要讲德行,德泽深厚,恩德及人,德行文明,德操端正,要做“积德之家”;“行善”,就是做善事,做好事,要与人为善,要有善良之心、善举之情;“奉献”,就是指人悉心竭力对事业、对社会或对国家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出成绩,做出贡献,还要有无私无畏、一尘不染、廉洁奉公和以身殉职的精神。[2]可以说,江头洲村“爱莲文化”其核心体现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哲理,具体指向是做人做事做官、治家报国的生活准则——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江头洲村周氏家族后裔以《爱莲说》为主旨,以爱莲家祠及与此相辉映的爱莲书院、爱莲书房、爱莲书楼、爱莲堂等为载体,通过《周氏家训》弘扬“爱莲文化”,为江头洲村周氏家族后裔的清廉仕途和爱民勤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江头洲村周氏家族后裔也以自己的清廉行为弘扬“爱莲文化”,并留给后人丰富的清廉文化、清官文化的精神粮食。2006年6月江头洲村“爱莲文化”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爱莲文化”孕育“清官”的机理
江头洲村做官的个个为官清廉,是“爱莲文化”的浸润所致。《荀子·劝学》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潜移默化、“以文化人”是文化的特有功能。周氏家族的“爱莲文化”,追求的是人格的提升,心灵的净化,深刻影响着周氏子弟的为官之道。考察江头洲村周氏家族的发展及历史遗迹、文物,我们可以发现,江头洲村主要是通过以下一些措施增强“爱莲文化”的渗透力,从而使“爱莲文化”能够起到深度涵养心灵的效果,进而炼就了“清官”。
一是以先辈为榜样,时刻激励后辈积极上进。先祖、伟人传奇的一生、炉火纯青的思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品德和光辉的形象对后辈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起他们的敬仰之情,激励他们积极上进。“爱莲文化”创始人周敦颐是宣扬“爱莲文化”最合适不过的榜样。所以江头洲村周氏宗族祠堂上有一对联“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就是告诉周氏后裔要学习先祖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之本的道德信念和“纯粹至善”的美德,在职要有政绩,任官要清正廉洁,做人要诚朴正直。周敦颐对“廉”不仅有自己的看法,且难能可贵的是毕其一生都在实践着廉洁的精神,一生为官清廉,令后人高山仰止。据《周敦颐年谱》载:“先生素贫,初入京师,鬻其产以行”。同僚潘兴嗣为周敦颐作《墓志铭》说:“君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不知者以为好名,君处之裕如也……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人莫不叹服,此予之亲见也。”說的是周敦颐在洪州南昌做官时,得了一场大病,潘兴嗣去看望他,见他所有家中衣物,只能装满一破筐,钱不过百文。北宋文学家苏轼称周敦颐具有“全德”即完美的品德。北宋黄庭坚说“茂叔人品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雾月”。光风雾月,指的是雨过天晴的明净世界。黄庭坚用这个比喻,歌颂了周敦颐志清行纯、“圣人气象”的高尚品格。公元1066年,周敦颐50岁时曾作自况诗一首,诗云:“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水,举著半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春陵只一般。”写出了自己清寒的生活和安于“官清”的愿望。江头洲村周氏家族一向自称“爱莲家族”,尊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为先祖,秉承理学精髓,大力构造理学氛围,营造家居理学环境,将“爱莲文化”作为他们家族的文化象征,祖祖辈辈以《爱莲说》为精神理念,教化育人,提升人格,树立为人道德规范。[4]江头洲村古建筑群以清代建筑“爱莲家祠”为中心,包括100多座明清房宅组成的古建筑群落,坐西朝东,面向着东北方道县故乡的方向,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周氏家训》也有言在先:先祖濂溪,理学先枢;吾家风尚,素为严紧。规行矩步,奉莲指教;出仕为宦,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务民;任官存君,岂计身家。所以从这里走出来的为官者,谨守家训,为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赢得百姓的爱戴。[5]在江头洲村,周家人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有记述先祖政绩的牌匾,内容无一不是以“清廉”作为考量标准。而且,该村周家人只要有人金榜题名,全族人必举行隆重的宴会庆贺,并竖碑示众,名为“甲石碑”;若是出仕为官,则在他家的房屋大门上悬挂所任官职的匾牌,既表示荣耀,也激励族中后人向他学习。
二是将“爱莲文化”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教材,时时提醒、启发教育后人。在江头洲村处处呈现出“爱莲文化”,可谓举目即见。坐落于村南的“爱莲家祠”不以“周氏”而以“爱莲”为名,是取自先祖周敦颐的《爱莲说》,意在教育族人秉承和弘扬“爱莲文化”。[7]这座始建于清朝光绪八年的依山层层递进的五开间家祠,是周姓家族“爱莲文化”的集中体现,处处都能找到周敦颐“爱莲文化”遗痕。如家祠的梁柱是黑色的,暗喻淤泥;壁板为红色,代表莲花,诠释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祠内众多的楹联铭文,内容多为教育周姓子弟要清俭做人、廉洁为官的祖训。家祠的窗扇,用大型篆体字作为窗棂,分别是“循礼、慎言、敏事、亲贤”等字样,将“爱莲文化”具体化为操作性强的为人基本守则。在爱莲家祠第三进建筑“文渊楼”的一楼正堂壁板上,刻有“爱莲家训”,在二楼正堂壁板上刻有《爱莲说》全文,一楼二楼相互映衬,折射着周敦颐纤尘不染、洁身自爱的理学文化光芒。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爱莲家祠”其实就是他们的“爱莲文化”教育基地,在培护文脉,持续传播“爱莲文化”。此外,村中民居的格扇、窗棂、雀替、神龛、柱脚,人们喜爱饰以镂花,其中又以莲花最多,在门扇的裙板上刻有全株莲花纹、含苞莲、待放莲、胜花莲、结实莲,在窗户上镶嵌有雕琢的莲花,在供神的神台上有刻意雕刻的仰莲、柱磴上锉有莲花根须。村中的巷道,村人们也用鹅卵石镶出一朵朵莲花。历史上,江头洲村不但有一个种满莲花的“爱莲池”,村人们还环绕全村种了许多莲花。每到夏季,莲花盛开,清香弥漫全村,村人们乐赏莲花的同时,性情上也受到莲花的陶冶。[6]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如今村里难得一见莲花了。但姑娘节作为传统节庆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仍是江头洲村与周围数十里村民共庆的节日,庆典以独有的花轿游行,舞排灯、舞狮,划旱船,举莲花灯和太极牌匾游村娱乐,以表现对爱莲美德的崇尚。从以上种种表现可见,莲花成了周氏家族的“图腾”,“爱莲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是將“爱莲文化”融入宗规家族制度,规范后人立身处世。江头洲村周氏后裔把先祖名篇《爱莲说》的风骨融入族规家训,成为奉行至今的道德准则。“爱莲文化”已上升为周氏族人的“信仰”。由江头洲村周氏后裔周启运创立《周氏家训》既是周氏家族的宗规,又是“振家之法”。《周氏家训》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如何治家、第二部分关于怎么做人,共二十节。第一节,祖籍寻根;第二节,周氏家规;第三节,严格治家;第四节,幼学教育;第五节,禀承祖德;第六节,敬老尊贤;第七节,妯娌和睦;第八节,以农为重;第九节,勤俭持家;第十节,重视教学;第十一节,崇尚道德;第十二节,扶危济困;第十三节,慎重处事;第十四节,为人方正;第十五节,循理做人;第十六节,思想善欲;第十七节,遵纪守法;第十八节,官清报国;第十九节,忠君爱国;第二十节,人生总述。[3]涵盖了对周氏族裔子弟立身处世、求学持家、为人为官等方面的要求。用家训的形式将“爱莲文化”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成为周氏弟子行为的衡量指标和准则。还以楹联形式镌刻在爱莲家祠、家宅等门、窗、柱上,以举目即见时时提醒、启发教育后人。“家训”上明示着“规行矩步,奉莲指教”和“族规治家,施行笞罚”,力行奖罚分明。对功名成就、政绩显著和品行高尚者,通过树碑、挂匾、立传等方式加以表彰。对那些违规犯错、有劣迹丑行的周家子弟和离经叛道者,则责令其到村西的五雷庙跪拜,直至洗心革面,改邪归正。《周氏家训》作为周氏族人的宗规家法,推动了“爱莲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
四是重教兴学,注重践履。[7]“爱莲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几百年,代有人才出,离不开周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周氏家族极其重视对族中子弟的教育,“人无贵贱,无不读书”,“孝友沉笃,致力于学”。《周氏家训》中的“六德六行,从小诲教”、“崇尚祖德,不可放纵”等句子,就能够表明周氏子弟从小就接受周敦颐思想的熏陶。宗祠一般的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但周氏子弟却把爱莲祠办成本村“勉教实行”、培育人才的中心,孩子一到适龄,都要送来读书。中国几千年里重男轻女,然而,周氏家族却极为开明,允许女童入学,还为此建造了一座房屋,供女孩子读书,称“闺女楼”。周氏家族不是把家中金银拿去购置田产留给后人,而是用来兴办教育。仅周永(同治12年癸酉科举人,曾任河南原武县知县和山东即墨县知县)一人,就在江头洲村创办了“通致”、“中正”和“蒙正”三所学堂,并请当时的地方名流教授族中子弟。后来,其弟周廷绶入仕后,又在村中创办“进化”和“保粹两所义学,并不惜重金购买大量诗书充实“爱莲书院”。江头洲村在教育子弟方面眼界宽广,外请文化名人与权贵官员前来讲学交流。资料显示,先后来江头洲村讲学的文化名人近200人,有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刘长佑,山西巡抚鲍源深,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张月卿,广西布政使黄植庭,湖北巡抚严树森,广西巡抚胡云楣、张安圃等。[8]爱莲家祠里,“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等对联及“心诚功就,水滴石穿”等字画,也潜移默化着一代代周家子弟的心灵。由于周氏宗规家法的引导,周家子弟都能完成少年时期的学业,一代又一代地在爱莲精神熏陶下,懂得了待人接物、人情世故,做到了清清白白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参考文献:
[1] 张红旭.江头洲村生活习俗调查与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12.
[2] 肖祥华,张明知.“百年清官村”与“爱莲文化”[J].政府法制,2011(8):7.
[3] 中共灵川县委员会,灵川县人民政府.百年清官村—江头洲爱莲文化与廉政建设论文选编,2009:116.
[4] 文江涛.耕读传家与文化濡化—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洲村文化教育习俗为例[J].桂海论丛,2006(2):88-91.
[5] 熊素玲.《爱莲说》与理学及桂林爱莲文化[J].学术论坛,2014(2):143-147.
[6] 唐贤秋.广西“百年清官村”文化印象与内核及其成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41-146.
[7] 廖江.河洛文化的南迁与影响—以江头洲村爱莲文化为例[J].广西地方志,2009(2):56-60.
[8] 黄伟林.漓水青莲——桂林古代养正文化巡览[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3.
责任编校 王学青
Study on the “Lotus Culture” Cultivated in the “Several-Hundred-Year-Old Village with Clean Officials”
HE Maoxun1, ZHONG Huirong2 (1.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Abstract: Zhou Dunyi, a writer, philosopher and the founder of neo-Confucianism, lived in Jiangtouzhou Village of Lingchuan County in Guilin City. Since the Ming Dynasty, his descendants have developed the “Lotus Culture” with the “sincerity, harmony, virtue, benevolence, and dedication as its essence. They follow the model set by the forefather and motivate the descendants to develop an active outlook on life. Meanwhile, they objectify the abstract thoughts into tangible materials so as to constantly remind, inspire and educate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s. Whats more, they blend “Lotus Culture” into the family discipline and system and standardize the principles for them to comply with. Measures like emphasiz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s deeply affect the Zhou descendants. Cultivated by the “Lotus Culture”, officials born in the village have been following the rules of being diligent, people-oriented and upright.
Key words: Lotus Culture; the “several-hundred-year-old village with clean officials”; Jiangtouzhou Village; Zhou Du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