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目前,孩子的独立性差是有目共睹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性是所有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
那么,到底孩子在独立性方面出了哪些问题呢?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孩子独立性差的表现
1. 学习独立性差。孩子独立性差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在学习方面,有一些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比较差,自己一个人不能学习,有些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当回家剩一个人的时候,尤其是周围非常安静的时候,不能学习,这种孩子的比例在逐年扩大。例如,有一个孩子学习非常好,等到他初中毕业的时候,在考场上成绩发挥不出来,为什么呢?他告诉我: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回到家里安静的时候他就不能学习,为了促进自己学习,他经常放一些音乐,或者是在有电视声音的环境中学习。因为平时养成了这样一种依赖外界刺激学习的习惯,到考场上他发现,考场是非常安静的,没有任何声音,他的大脑就转成抑制状态,发挥的能力就非常差了。
2. 生活独立性差。在生活方面孩子衣食住行都要依靠父母,在家里不做家务,洗脸、刷牙甚至洗碗、洗衣服等具体的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做。有些孩子是不愿意做,但有些孩子是不会做。
有些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六神无主。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个习惯,遇到不会的题就问老师或家长,不耻下问是对的,但是这个学生在个性上形成了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他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思考和分析,而是找老师来解决,老师一讲就会了,下次再遇到问题又去找老师,他自己的那种思维过程永远得不到训练。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想象他长大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独立性很差,依赖性太强,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 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独立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辞去自己的工作,这是绝对不可行的。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首先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孩子以影响。家长努力工作,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我们没有见过哪一个孩子因为家长辞去工作,学习成绩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的,家长的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我建议家长应该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交往范围,以及个人的生存空间。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活动,比如说早晨起来可以去跑跑步,晚饭后可以去散散步,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活动都压到孩子身上。
家长独立性差的表现影响孩子,孩子们的感受更深。比如说有很多孩子反映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老陪着,到中学了他们就不需要爸爸妈妈经常陪了。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迫切地需要独立,但爸爸妈妈却一如既往地跟着他,他会感觉到很有压力。甚至有些学生说,在他们学习的时候父母总是来监督,一会儿来送水,一会儿来送吃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干扰。如果家长放心大胆地把这些活动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自己去干自己的事,会更受孩子的欢迎。
2. 家长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有一些家长在家里反复地对孩子唠叨,作为家长,应该约束自己。从成人的角度来讲,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有用的,但是说话的方式的确需要改进。作为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的言语、方法、方式并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生变化,尽管这些东西都非常好,非常有用,但是对孩子来讲已经不再新鲜,对他不能再产生激励作用,那么这些对孩子来说就已经失去效果。
有时家长还经常说一些没有用的话。比如说有一个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妈妈就说你应该学习好,努力学……由于妈妈越说越激动,由孩子今天的问题扩展到昨天的问题,由今天作业完成的不理想联想到昨天的迟到,前天的不认真,联想到过去若干若干的问题,新账旧账一股脑都翻了出来。不仅如此,还把自己的那些心酸、辛苦全倒了出来。孩子今天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妈妈已经全忘了,她此时完全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发泄,那么孩子还能接受吗?不能!由于家长已经失去了讲话的重点,孩子在听的时候也失去了重点。
这些都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的,当然,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所有的家长都爱唠叨,这是人的本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要想让其改正,的确不太容易。我们只是说,一个合格的家长,要想在这些方面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更多些理性。
3. 家长有自己的生活自由。作为一个家长,应该在家庭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情绪的变化不应该完全以孩子的喜怒哀乐为标准,要有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的自由。事实上如果家长在家里能够适当地约束自己,在此基础上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志愿,这个家庭环境就是比较宽松的。如果家长在家庭里完全把自己伪装起来,这本身就表明家长个人能力不足,独立性不强。上面也谈到了,正是因为家长自己伪装过度,才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互动。
有一个高三同学,学习不太理想,感到压力很大,他无意中跟父母说,学习真难受,生活太没有意思了!如果单纯从这句话来讲,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孩子无意中的一句发泄,结果家长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每天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陪孩子一起吃、一起睡觉,当孩子到窗边散步的时候,父亲也紧盯着,他怕孩子跳楼,这种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孩子就说,这个家庭简直没法待了!这时他的父亲也说了同样的一句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因为他们亲子之间都在伪装,名义上都在为对方着想,想不给对方增加压力,想怎样解决对方的痛苦,但实际上他们这种行为本身都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家长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家庭应该从方方面面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交往方面等,告诉孩子,你就是你,你个人行为造成的结果好与不好,都由你自己来负责,我们都是旁观者。
有一个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在追查这个孩子学习习惯不良的原因时,发现孩子生活习惯不良,丢三落四,顾头不顾尾。于是家长选了洗碗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就是每天早晨吃完饭以后把自己的碗洗干净。要是以前孩子以为早上不刷碗,甚至有意偷懒,妈妈肯定会替他刷。但现在不同了,他的父母告诉他,你自己的行为由你自己来负责。中午孩子放学回来发现这个碗仍然在桌子上放着,中午吃饭怎么办呢?他就想,要么我就拿这个“脏碗”吃饭,因为天气炎热,用“脏碗”吃完饭以后,说不定会拉肚子,会发烧,这样父母肯定会非常着急的,只要他们着急了,自己就解脱了。一般来讲的确这样,孩子因为这点小事得病了,发烧了,父母会非常内疚,进而会做让步替他刷碗。
而他的父母并没有让步,中午吃完饭以后孩子果然拉肚子,拉肚子怎么办呢?吃药!晚上孩子仍然不刷碗,就还拿这个碗吃饭,吃完饭以后,他还拉肚子,这时他就会想,父母早晚会替我承担责任,他们肯定会非常着急,甚至会向我道歉,他们会让步的。但是,父母仍然没有让步。到第二天早晨孩子刷不刷碗呢?正如我们预料的一样,孩子自觉地把碗刷了。他知道,他不刷碗真没人替他刷,如果再不刷的话,将会承受更大的痛苦。
从这样一个小例子入手告诉孩子,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个责任从现在开始承担,一直要承担到什么时候,没有人会代替你。
由此可以发现,孩子的独立性跟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只有独立性强的家长才能够培养出独立性强的孩子。
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才能更快地独立。“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孩子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崇高的责任心,才拥有了生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