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梅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创新、自由翱翔的课程;是学生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课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设计和实施活动过程,总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等。所有这些都不应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在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建议、提线索等等。实践证明,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贴近生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社会实践不是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的活动,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学生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环境,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引导他们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乾安县第二小学校地处城内较繁华地带,邻近县图书馆和菜市场,利用这一条件,我们开展“集中到图书馆看图书”、“我是市场监督员”、“我是一名小菜农”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使学生亲自发现实践活动中潜在的神奇奥秘,体验成功的乐趣;开发愉快、和谐、自由而有序的实践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研究、探索、创新、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产生思维的飞跃和感受上的刻骨铭心,将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
二、贴近时代,指导学生反复实践,加深体验
社会实践教育体现的是开放和创新的观念,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应该捕捉时代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全县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以来,我们不失时机开展“拒绝安全隐患进校园签字仪式”、“观看科教片”、“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大家都扮演“小记者”尽展才艺,及时将消灭安全隐患的最新动态在全校师生中传播。
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义务劳动,帮助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学生良好礼仪的养成;开展象征性“走遍祖国大地”游览活动,每天坚持十分钟长跑,象征性奔赴祖国各地,每月到达一座大城市,月末写出沿途各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特产等。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掌握一种本领,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个习惯,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量”和“度”,切忌隔靴搔痒,影响积极心理体验的产生。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经过多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经过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逐步积累,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三、贴近教学,让学生交流体会,展示本领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实践活动要密切结合教学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学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我们组织学生远足、野游等领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采集动、植物标本,为自然实验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家乡优美壮丽的景色,从而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体验教育活动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体会,提高认识,同学之间还互相启迪、互相学习。从学生心理角度看,他们都非常想把学到的本领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学校为他们创设了展示本领的时空大舞台,通过让学生尽情展示本领,感到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取得的进步,同时更进一步地坚定自己参加体验教育的信心,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孩子的心中碰撞出激动的火花,他们把自己眼睛发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全部记录在了自己的人生日记里,那些天真的感触带给大家的尽是感动。也许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过自己亲自做一遍。也只有把学生们带到实践中来,才能有效的培养其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