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2015-04-29 00:44张芳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钉子思维能力思维

张芳

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注意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进行思维训练。那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培养孩子的概括思维能力

概括思维能力也称为聚合思维能力,也就说把众多的问题综合归类,进行提炼。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头牛加一头驴等于什么?在小学数学当中他们是无解的,因为2个动物的名数不一样,不能相加。我们能不能概括提炼一下,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呢?牛和驴都是牲畜,都是生产工具。可以说一头牛加一头驴等于两头牲畜,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当然,这不能算是一道数学题,只能算做思维训练的一部分。

生活当中有梨、有苹果,这些东西能不能用一个高层次的词来概括呢?很简单,孩子们都知道这叫水果。可以让孩子观察苹果、桃子、梨子等画面,虽然他们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不一样,但它们内部都有种子,这样就可以在头脑当中,把他们的共同属性抽出来,推广到有此属性的物体,这样就形成一个概念水果。

概括思维能力训练还可以让孩子说出什么是钉子。钉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常见,假如我没有见过钉子,孩子能不能告诉我钉子是什么样的呢?从功能来讲,它是用来钉东西的,可以往墙上钉,也可以往木头上钉;从形状上讲,它的一头或两头应该是尖的;从材料上讲,它可以是铁的、钢的、木的、竹的等;从颜色上讲,可以有各种色彩等等。有些还可以挂东西,固定东西。从这些角度总结出一个概念,这个东西叫钉子。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要学习一些概念,比如在小学知识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些规则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应该让孩子到方方面面的题目当中去体验这些规则,寻找这些规则,这也就是进行概括思维方面的训练。所以家长在生活、学习中要寻找这些资料,然后让孩子来概括、提炼,这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过程。

二、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也叫分散思维能力,跟概括思维的过程是相反的。概括思维是归纳总结,发散思维是演绎。我们现在从概念出发,看看这个概念可以分多少种类型,多少个方面,思维能发散到什么程度。比如说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多角度的分类练习,按种类分,可以分哺乳类、鸟类、昆虫类、鱼类、爬行动物类;按翅膀来分,可以分为一对翅膀的、两对翅膀的、没有翅膀的;按脚来分,有两只脚的、四只脚的、六只脚的、没有脚的;按运动方式来分,有会跳的、会跑的、会爬的、会游的;按居住的场所来分……这种分类永无止境,孩子可以从中分出若干种类。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比如说学习偏旁,许多字有同一种偏旁。在数学中,任何一道题目的解决方法都不只是一种,有繁有筒,有难有易。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分散思维训练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来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这样就会让孩子形成一个思维习惯……面对问题的时候,能想到解决方法会有多种,绝不只有一种。

在生活当中更应该进行这样的训练,比如说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有些孩子就知道应该想办法来解决,有些孩子不会想办法只会发愁、焦虑、着急,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方法解决。我们说解决的方法有多种,若实在没方法就把它放起来,以后再解决。但有些孩子在生活中会选择一些偏激的解决方式,比如吵架、打架,甚至出走,有些孩子还自杀。孩子的这些行为方式从他的情绪方面可以解释,但从思维方面可以看出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好,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单一。这就和平时对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关系。

三、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更加接近思维能力的中心,有很多方式可以训练。有一些常见的小游戏,比如寻找两个图形的异同。很多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都做过这种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活动的有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最后归结到推理能力上。这些活动应该伴随孩子成长的全过程。

走迷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方式,它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哪一条路是正确的呢?需要孩子用眼睛看,边推理边往前走,行还是不行,他要去尝试。尝试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

训练这种推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就更加重要了。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里面都包含着严格的推理过程。

不仅仅是在学习当中,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解决一些问题,肯定会有推理能力的参与。比如说两个孩子吵架了,这个问题从哪儿解决呢?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的起点处解决,让两个人一起沟通,一起来回忆,看看两个人一开始做了什么,从哪个问题上生气了,为什么生气,是这个问题不合适,还是产生了什么误解,由于这个问题又引起了什么样不合适的活动,产生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危害……从这个过程中你可体会到,一环套一环,也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最简单的训练方式,就是让孩子把这个过程说出来。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是可以描述的。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哪一个孩子思维速度比较慢,其说话的速度就比较慢,我们常常看到小一点的孩子在说话的时候,一边大喘气一边说,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一边想一边说,说的时候正是疏理思维的过程。孩子长大了,仍然需要进行这样的强化,尽管他们不是一边想一边说了,但也非常有必要每天进行这样的训练,让孩子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会使思维过程更有条理,更系统化,然后再进行调理、强化和检验。这样,在他反思的时候,看看哪些思维更有逻辑性,哪些思维更有效,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也是我们希望得到的一个训练结果。

四、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的培养包括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所谓创造意识,就是说有创造激情,有创造欲望。创造意识的培养就需要不压制孩子的想法。所谓创造,就是造出一种现在没有的东西,或者说对现在已经有的东西进行整合。因为创造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这其中不免有一些失误,甚至有些荒诞,这就需要家长的容忍。

对孩子来讲,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复杂,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加减减,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来看待问题。

加一加:就是在原有东西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变成另外的东西,铅笔和橡皮本是两样东西,美国人威廉发明了带橡皮的铅笔,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录音机和钢笔加起来就变成了录音笔;录音机、VCD、音箱加起来就成了家庭影院。

减一减:就是在一种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变成一种新东西,如去掉原唱的伴奏带就等于一个乐队。

缩一缩:就是把一种东西压缩、缩小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写毛笔字要有墨汁,墨汁不便携带,于是方便墨就诞生了。

改一改:就是将原有的东西经过改造加工成为一种新东西,如以前的雨伞布是用油布制成的,不易折叠,不易携带,一种既容易折叠又容易携带的折叠雨伞就创造出来了。

反一反:就是把一种东西、一种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横竖、里外颠倒一下,创造出一种新东西,如根据吹风机的原理人们发明了吸尘器。

仿一仿:人类模仿飞鸟,创造了飞机;人类模仿青蛙,发明了雷达。

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家长和教师如果多用心进行训练,日久天长,相信孩子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但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时,还要注意思维能力训练要以科学为基础,要因人而异,要多渠道进行,要和其他能力训练相结合,这样训练的结果才更理想。

猜你喜欢
钉子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当钉子邂逅毛线
少了颗钉子
钉子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