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代政治意义

2015-04-29 00:44王岗
关键词:城市建筑城市设计中轴线

王岗

[摘要]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标志,贯穿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当代政治意义。历史仍然在不断发展,而作为有着重要标志性作用的北京中轴线,也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北京; 中轴线;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建筑;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K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2000605

北京自元代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已经有了七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七百多年的都城发展历程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形成了一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的标志,而这个标志一直延续到当代。北京城市发展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条中轴线没有变,仍然保存着基本格局,仍然是整个北京城的脊梁。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组织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活动,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的中轴线,也是中国的中轴线,还是能够代表中华几千年文化精华的中轴线。

一、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进程

在北京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开始成为首都是在金代。金朝海陵王在弑杀金熙宗之后,决定把都城从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境内)迁移到燕京(今北京),改称为中都大兴府。在迁都之前,海陵王对燕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展及改造,扩展的结果之一,是把原来每面城墙上只有两门增加为三门(唯有北面四门),从原来的燕京八门增加为金中都十三门。扩展及改造的结果之二,是在中都城的城中心建造了皇城和宫殿,从而形成了一条纵贯全城南北的中轴线。

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城市中轴线。而这条中轴线与都城一样,其规划及建造模式皆是金朝向宋朝学习的结果。在辽、金与宋朝对峙时期,虽然辽、金在军事上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在文化发展方面,宋朝却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辽、金两朝的统治者都在虚心向宋朝学习文化发展模式。金中都城的建造,就是这种少数民族政权虚心学习汉族政权文化模式的最好例证。

在中国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理想的建都模式,这个理想模式最后通过《周礼·考工记》一书表达出来: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皇城居于都城之中,而太庙居东、社稷坛居西,从而形成了一条都城的中轴线。这种都城的理想模式虽然产生的时间较早,而最终落实到现实中的时间,却是在宋朝建造都城东京开封府的时候。而海陵王在扩展燕京城的时候,立刻抓住了宋朝的都城规划模式,并加以学习和仿效,使得经过改建后的金中都城成为当时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建都模式的典范。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在攻灭南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开始在金中都城的东北建造了一座新的都城,号称元大都,这座都城就在今天北京城的核心地带。这座新建造的都城,从城市规划开始,就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新的中轴线的设置,不是贯穿整个都城,而是从位于全城中心的钟鼓楼向南,穿过皇城而到达都城南端的丽正门(今正阳门北面),而钟鼓楼往北,没有再开通道路。都城的北面,也仅设二门(即安贞门与健德门),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观念在都城建设中的理想模式。

其次,是“左祖右社”观念的落实。在元朝以前的诸多都城中,皆设置有太庙和社稷坛,但是,却不是左右对称的设置。元大都的设计者真正把这一都城建设的理念落实到了建造过程中。元世祖在位时,在大都城东齐化门(今朝阳门)内建造了太庙,而到元成宗时继续贯彻这个“左祖右社”的观念,在都城西面的平则门(今阜成门)内建造了社稷坛,形成左右对称的格局。在中国古代,社稷代表的是国家,太庙代表的是祖先,为国尽忠,为家尽孝,“左祖右社”突出的文化主题就是“忠”“孝”之道。同时,“左祖右社”的格局也是对中轴线主题的突出显示。

再次,元大都皇城的布局设计,则体现了汉族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有机结合。新建造的大都皇城,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太液池东侧为皇宫正殿大明殿及皇后居住的延春阁,西侧为皇太子的东宫(后称隆福宫)及皇太后的兴圣宫,这种环湖建造宫殿的模式,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文化主题。同时,位于太液池东侧的大明殿以及延春阁,却又坐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是中华民族以“中”为基准的文化主题的体现。这种皇城的布局是以往自汉唐以来的都城及皇城建造模式所从未有过的,也是与元朝所建立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本结构相一致的。

到了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将大都城降为北平府,封皇子朱棣为燕王,镇守于此。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权,史称明成祖。他又定都北京,重新建造各种都城设施。这座新的北京城,一方面,是沿用了一些元大都的遗存模式;另一方面,则是仿效了南京都城的建造模式,从而使这座新都城又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整个都城脊梁的中轴线,这时也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首先,是整个都城的位置向南移动。明代初年,曾经把大都城的北面城墙向南压缩了五里地,即今安定门至德胜门一线。明成祖定都北京之后,又把南面城墙向南拓展了一些,到达今崇文门至宣武门一线。这种都城位置的整体南移,使得原来偏在南面的皇城变成为全城的中心。而原来位于全城中心的钟鼓楼则偏到都城的北面。

其次,宫城整个东移到了太液池东侧,出现了一座新的紫禁城。在这座宫城中,形成了外朝、内廷的格局,外朝三殿为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内廷两宫及东西六宫为帝王及后妃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以太液池为中心的那一部分被称为西苑,形成独立的皇家园林。这种宫殿格局的变化,在文化主题方面重新加以展示,表现出农耕文化中的“内外有别”、宫殿与园林完全分开的观念,而除去了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诸多因素。与此同时,又把太庙和社稷坛从皇城两侧迁移到皇城南面,仍然是东、西对称,但是“左祖右社”的文化主题更加突出。

到了明代中期,明世宗又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完善,建造了南城。与此同时,对许多都城设施加以改造,大致形成了今天北京的主体格局。其一,是把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进一步向南延伸,从正阳门(俗称前门)延伸到永定门。经过延伸的中轴线全长78公里。其二,是把原来的合祭诸神的郊坛加以分置,遂成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分立的格局,日坛和月坛,以及天坛和先农坛分列在中轴线两侧,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文化主题。

清朝定都北京以后,进一步完善了中轴线的文化主题。首先,是对紫禁城北面的景山加以改造,在山上建有五座亭子,使景山成为整个北京城的镇山。同时,又在景山建有寿皇殿,与奉先殿同为供奉祖先御容的场所,以便清朝帝王及宗亲岁时祭祀。寿皇殿也是坐落在中轴线上,突出了尽“孝”的文化主题。此外,清朝帝王还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建造有宣仁庙、凝和庙等,以祭祀风、雨、雷、电诸神。这些清朝新增加的文化设施和明朝遗留下来的文化设施一起,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主题,使之成为整个北京城最重要的一条文化命脉。

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北京中轴线上,自北至南依次分布着一些重要的建筑设施,代表着各种重要的文化内涵,主要有钟鼓楼、景山、皇城、千步廊、太庙和社稷坛、东苑与西苑、日坛与月坛、正阳门、天坛与先农坛、永定门等。其他对称排列的还有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东单牌楼与西单牌楼,等等。这些重要的都城建筑都代表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从元代开始,就设置有钟楼和鼓楼(笔者认为,元代钟楼、鼓楼与今钟楼、鼓楼的位置大致相同)。在此之前的历代都城中,钟楼和鼓楼往往设置在皇城前面,东西对称而设。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把钟鼓楼从皇城的前面迁移到皇城后面,而且南北一线坐落在中轴线上,同时又位于全城的中心,显然是一种新文化理念的体现。这处新建造的钟鼓楼当时又被称为齐政楼,表明建造者对这座建筑格外重视。

其一,表达出当时人认为“天道”至高无尚的理念。钟鼓楼是负责整个元朝报时的基准设置,也就是体现天体运行规律的地方,当时人尚无时差观念,全国幅员辽阔,却都是以大都城钟鼓楼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因此,在这里有最准确的计时工具碑漏,有最便捷的报时工具钟、鼓。

其二,表达出当时人认为“天道”高于“皇权”的理念。钟鼓楼是表达天体运行规律(即“天道”)的设施,而皇城则是代表皇权所在的设施。钟鼓楼在北,而皇城在南,自古皆是以北为尊,故而显示出“天道”高于“皇权”的理念。皇帝在人间至高无上,但是与天相比,也只能称为“天子”,显然是有等级差别的。当时人们又认为,天上日月及群星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而人世间的社会活动也是有规律的,只有把人世间的活动规律和宇宙间的运动规律合而为一,才能够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个理念在元朝确立之后,此后的明、清两代皆加以继承,因此钟鼓楼也没有再变换位置。

在钟鼓楼之南的一组重要建筑是皇城。可以说皇城是整个中轴线的核心,也是整个都城的核心,还是自元代以来整个中国的核心。而在皇城之中,又以紫禁城为核心中的核心。元代建造的皇城,不是以中轴线为中心,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故而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只有大明殿及延春阁两组建筑。到了明代,紫禁城整个坐落在中轴线上,不论是帝王居住的乾清宫,还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都是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而皇太后、嫔妃及皇子们居住的宫殿,也都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这种建筑格局的出现,更加突出了中轴线的文化主题。

在元代的皇城里面,是没有内、外之别的,皇帝身边的侍卫们和亲信大臣们可以到许多宫殿里面行走。而到明代建造的紫禁城里,就明确形成了外朝和内廷的区别,大臣和侍卫们只能在外朝活动,是不允许进入内廷的。这种内、外的区分,使紫禁城被划分为两个功能区,一个是帝王的办公区域,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区域。在办公区域中,除了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俗称三大殿)之外,又有文华殿和武英殿,分列中轴线两边,地位也很重要。在明代,紫禁城内又设置有内阁,是宰辅重臣办公的场所。

在皇城中的许多城门也很重要,如明代的奉天门,是皇宫正殿奉天殿前之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不久,奉天殿等发生火灾被焚毁,明成祖即在奉天门处理政务。到了清代,则出现在乾清门处理政务的典制。此外,明、清两代又有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颁诏、出师阅兵、得胜献俘的隆重仪式,以及明代午门廷杖的恶习,等等。这些皇城中的重要城门,皆坐落在中轴线上。

在皇城之南,分列中轴线两侧的是太庙和社稷坛。元代的太庙是元世祖营建大都城时新建的,位于齐化门里路北,采用的是同堂异室的制度。而元代的社稷坛则是元成宗时在平则门里路北建造的,采用的是社坛与稷坛分祭的制度。到了明代,明成祖新建北京的宫殿,把太庙和社稷坛都迁移到皇城前面,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第一个作用,是更加突出了太庙与社稷坛的政治地位。第二个作用,是使相关的皇家坛庙与紫禁城的联系更加紧密,岁时举行祭祀活动更加方便。

明代中期,明世宗对北京的各项礼制建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对太庙的改造是其中的一项。他把原来行用的同堂异室的祭祀制度加以改变,采用每位帝王各为一庙的制度,在太庙之中新建九庙,工程十分浩大。但是,在九庙建成不久即遭遇火灾,九庙皆被焚毁。于是,明世宗不得不重新回到同堂异室的制度。此后清朝定都北京,仍然采用明朝的太庙制度。而另外又保留了奉先殿的制度,还增加了寿皇殿的建筑。

元代和明代初年,皆采取郊坛祭祀的办法,把天地、日月、山川诸神灵都放在郊坛合祭。郊坛则设置在都城正南门外,元代的郊坛在丽正门外,明代的郊坛在正阳门外。元代也曾经设想实行天坛、地坛分祭的办法,却一直没有落实。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仿照南京祭坛的制度,在北京设置郊坛,合祭诸神。到嘉靖年间,明世宗采用分坛祭祀的方法(明代初年的南京也曾经采用分坛而祭的制度),把郊坛改为天坛(正阳门外),又新设置了地坛(安定门外)、日坛(朝阳门外)和月坛(阜成门外),使皇家祭祀体制更为完备。

在明代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中,还有一个显著的文化现象是,以中轴线为界,突出了左文右武的文化主题。在中轴线以东,突出了“文”的主题,皇城三大殿东侧有文华殿,都城正门的东侧有崇文门,而几乎所有的文职官僚机构都被安置在皇城东侧。与之对称的,在中轴线以西,突出了“武”的主题,皇城三大殿西侧有武英殿,都城正门的西侧有宣武门,而几乎所有的武职官僚机构都被安置在皇城西侧。这种规划的文化主题,是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相一致的。五行之中,东方属木,代表生生不息,故而突出的是“文”;西方属金,代表肃杀之气,故而突出的是“武”。这种文化主题的出现,在此前的元大都只有零星的体现。

三、北京中轴线的当代政治意义

清朝灭亡后,中国曾经陷入较长时间的战乱与社会动荡之中,北京也曾一度失去首都的地位。作为北京中轴线,虽然它的许多相关建筑得以保留,但是其重要的文化内涵已经失去了广泛的社会作用,如紫禁城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核心地位,太庙、社稷坛及天坛、地坛等皇家坛庙则失去了举行各种祭祀典礼的意义,钟鼓楼也失去了报时的功能,等等。它们只是以往北京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见证,只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结晶。

清朝灭亡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民国政府的都城变为特别市,再变为新中国的都城,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这几十年间,北京的发展变化是与中国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到1949年的和平解放,以及被新中国确定为首都,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都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的中轴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增添了许多新的文化内涵。

在新中国的北京中轴线上,政治意义变化最大的当属天安门,它已经成为新中国的政治象征。早在明清时期,这里是封建帝王向全国颁布诏书的地方,也是举行重大检阅活动的地方。清朝灭亡后,帝王没有了,紫禁城也失去了政治核心的地位,但是,天安门的政治地位却有了空前的提高。这是因为1919年在这里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在祖国最危亡的关键时刻,以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激情,表明了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北洋军阀政府无耻卖国的黑暗统治、勇于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野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新的政治中心,有了新的国徽和国旗,而在新的国徽上,天安门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标志。新中国建立时举行的开国大典是在天安门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此后,每当全国有重大政治活动(如国庆节大阅兵、大联欢等)时,天安门都成为整个活动的中心。可以说,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已经取代了紫禁城,获得全国政治核心的重要地位。

与天安门联系在一起的,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是在1954年,通过这次改造,拆除了天安门前的三座门(即中华门、长安左门及长安右门),使天安门的视野更加开阔,地位更加突出。这种建筑格局的变化,意义非常重大。人们在建造三座门时,突出的主题是紫禁城,由三座门往北,进入紫禁城,由此烘托出了紫禁城的威严。而三座门拆除之后,突出的主题就变成了天安门。在东西长安街拓宽以后,使天安门变得更加雄伟。

特别是在天安门广场中央建造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标志性建筑。这座纪念碑也坐落在中轴线上,碑身上分别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碑座上有着十分精美的八幅浮雕,表现了8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五卅运动、人民军队南昌起义、全国人民抗日战争、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这座巨型的纪念碑历时6年才告竣工,反映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的全部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每当国内外众多游人前来参观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时,都会被这组精美的雕塑所感动。

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两侧,新建有两组重要的建筑,在中轴线西侧的是人民大会堂,东侧的则是国家博物馆。这两组建筑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建造的。对于建造这两组新的大型建筑,中央及北京市的各级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去苏联考察学习,又结合中国建筑的基本特色,从而设计出了基本建筑图纸,又报请中央领导审阅,最后由周恩来总理确定建筑方案。这两组建筑的施工面积之大、建造难度之高,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遇到过的。特别是这两组建筑的对称格局,是与中国古代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完全一致的。

这两组建筑建成以后,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和文化功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人民大会堂自建成以后,就成为全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召开代表大会的场所,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外重要宾客、举办大规模国宴的地方。这里已经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活动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自建成以后,曾经举办过中国通史等大型展览,成为中外游客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这里,还举办过各种专题展览,向众多参观者介绍中外各国的珍贵文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两组大型建筑的建造,为北京中轴线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在清朝灭亡以后,位于天安门两侧的两组皇家坛庙(即社稷坛与太庙)也随之失去了它们的政治功能。最初得到利用的社稷坛,它在1914年被民国政府改造成为中央公园,是北京市民岁时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在此后的岁月中,著名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北上与民国政府进行政治交涉,病逝于北京,社稷坛中的享殿曾经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停灵之处。到了1928年,民国政府提议,把中央公园改称中山公园,并把享殿改称中山堂。到了1983年,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60周年的时候,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中建议,为他在中山公园塑立铜像,这一提案得到市领导的支持,铜像于1986年塑成,并在当年11月12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揭幕典礼。这座铜像为中山公园增添了一处新的人文景观。

作为明清两代的太庙,到民国时期已经失去了祭祀帝王祖先的功能。到1924年被民国政府改造成为和平公园,以供市民和游客岁时游览。到1931年,这里又被改为故宫博物院的分院。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把这里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匾额,于1950年的“五一劳动节”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开始成为北京和全国广大工人群众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举办各种不同内容的展览,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演出,以及组织各种欢庆聚会,等等。这座旧时代的祭祀场所,已经被新中国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工人农民已经成为新中国的主人这一政治主题。

在北京中轴线上最晚出现的重要建筑为毛主席纪念堂。这座建筑为正方形,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南面为正阳门,北面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往北与天安门遥遥相望,东、西两侧则有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衬托。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方案和建造都是经过党中央严肃认真的审定和批准的,表现了第一代革命家(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且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风雨历程的时候,仍然能够深切体会出,正是在这一代革命英烈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也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因此,毛主席纪念堂所纪念的不仅仅是毛泽东一个人,而是一代革命英烈。在北京中轴线上耸立的这座纪念堂,正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北京中轴线问世已经有七百多年了。在这七百多年中,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变化为新中国的政治中心,而作为首都城市最主要标志的中轴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是规划格局和建筑物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变化。都城的功能没有变,在元明清三代的中轴线,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主题;而到了新中国,仍然是这条78公里的中轴线,却体现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政治主题。这个新的政治主题,应该也是一个永恒的文化主题。

[参考文献]

[1]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中国书店1994年版。

[2]吴建雍等:《北京城市发展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3]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4]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学研究基地编:《北京中轴线》,北京出版社2013年版。

Abstract: As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ymbol, Beijing Citys Axis has developed through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istinctiv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ignificance. The history is still in development. Beijing Citys Axis, which plays the significant symbolic role, has also been constantly updating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Beijing; Beijing Citys Axi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ity architecture; urban design; city planning

(责任编辑孙俊青)

猜你喜欢
城市建筑城市设计中轴线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漫画北京中轴线(一)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的探析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