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名家游记,丰富读写训练

2015-04-29 13:00:43赵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3期
关键词:腊梅三味书屋游览

赵佳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四课《早》是著名作家吴伯箫的一篇精美游记。文章以“清香”为暗线,以作者的脚步即游览顺序为明线,看似游记却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安排材料。作者充分利用以物喻人的写法,突出腊梅花最突出的特点: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开得最早。由这个“早”过渡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感受到鲁迅只有一次迟到以及其中的原因,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形象印入学生心灵。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就不由自主地被这篇文章的写法所吸引。游记本来就不容易写好,学生写游记常常就是记叙自己的游览过程,而且是每事必写、每景必写,写下来要么稀稀拉拉成了流水账,要么洋洋洒洒冗长无味。

那么作家吴伯箫的这篇游记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最好的游记范文。因此,深入赏析这部名篇佳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视野、丰富情感、触及心灵,更能对他们平时的游记作文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教学中,我与孩子重点探讨了本文的以下几点写法。

一、开门见山,交待明了

我们常对孩子说:作文的“头”要开门见山、开明宗义,让阅读者一开始接触到你的文字时就能大致明了你所要叙述的主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吴伯箫先生写到: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这样的开头一目了然——先交待了时间,然后交待自己是如何去的三味书屋,而这种语言上的明快、干脆,又给人一种轻松惬意的游览心境。

二、方位清晰,描摹有力

在描写三味书屋里的陈设这一段中,作者按照“南墙上——东面——画前面——东北角”的顺序来介绍,步步引导,层层递进,如同导游一般挥舞着手臂,他的手指指向哪里,我们的目光就被引向哪里。而描写中又不是面面俱到,仅扣住了先生的教桌和鲁迅的课桌来重点描画: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并没有过多的华美辞藻,却在简洁的文字里刻画出一个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却又性格温良的先生和一个勤奋读书又不失童真的学生形象。

三、明暗两线,交替出现

从一开始“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是游览的脚步,接着却没有一下子写三味书屋的情形,而是转而写“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写出三味的含义——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味道的“味”,就此埋下了一支暗线——清香的由来。接着又迈开脚步进到三味书屋里,继续自己的游览;而在写完书屋里的陈设,作者又由自己联想到的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声“人都到哪里去了!”自然地过渡到“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和前面“清香的由来”这支暗线接上了头。顺着这根线,我们迈进后园,只见“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于是我们跟着作者站在腊梅树下仰头眯眼地赏起这梅花来,重新回到游览的兴致里来。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就让学生明白了:写作是有逻辑、有章法的。作者埋下的明暗两条叙述线索,交替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游记的内容,又让阅读者在同游的过程中有了疑惑,有了思索,有了答案。

四、借花喻人,提升主旨

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苏教版的教材里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远的可以追忆到二年级课本中陈毅元帅的诗《青松》、四年级的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近的就在前一篇课文冰心的极美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这几篇课文无不很好地在“写物”中暗含了对人物品格、特性的赞美。而作家吴伯箫在《早》一文里,又一次向孩子们展示了借物喻人的魅力。他笔下的腊梅形态颜色是那么透彻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 ;形态又是如此优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更不用说这腊梅还具有的令人称赞的高洁品质了“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由腊梅“开得早”很快过渡到“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自然而然地就将腊梅和鲁迅联系到了一起,也就让学生们很快就领会了他花笔墨描写腊梅的原因——就是为了后面赞美鲁迅先生的“时时早、事事早”的腊梅品质。至此,文章主旨昭然若揭,学生感悟水到渠成。

五、以“早”为题,别出心裁

文章的题目常常是产生一篇好文章的必要条件,纵观这篇课文,属于游记散文一类,所以有读者指出是否改名为“三味书屋”更为合适?那么吴伯箫又为何单以一个“早”字为题呢?我们来细细品品:写“梅飘香而送暖”“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点出了梅花送暖引来的主题——早;又由这个“早”字引出了一段和鲁迅有关的故事,而故事里的少年用一生铭记并践行了——早;即便是文中看似不经意间引出的寿镜吾老先生的两句话“人都到哪儿去了?”和“以后要早到!”也在一问一答,一呼一应中暗藏了——早。因而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要以“早”为题,这一字的精妙,令人称赞。

我相信,在这样的赏析下,学生一定能将这篇名家游记读懂、读透,也一定会对他们今后自己写作游记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腊梅三味书屋游览
三味书屋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快乐的国庆节
儿童绘本(2018年20期)2018-10-31 21:02:40
美术馆游览指南
腊梅
腊梅
How to Develop Reading Strategies in Extensive Reading
A Study of Content Valid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ET—4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