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续
摘 要:体育课在中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研究通渭县体育课的状况,客观地了解该县体育教学的现状,找出制约该县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原因,并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目的;方法;结论;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7-0031-01
一、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基本目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形式,是教育部制订的教学计划的必修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教学的目标也是通过体育课来实现的。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学校每天必须组织学生锻炼一小时,并且将课外体育活动也列入教学计划当中。伴随着新课改来到通渭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我们的学校提出了更高、更加具体的要求,同时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体育课上教师传授学生一定的技术、技能,还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最终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务院、教育部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特别的重视。因此,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等形式,对通渭县的中学体育课程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试图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制约我县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县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在通渭县进行,随机抽取通渭县的7所中学进行调查。教师根据研究的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我县7所中学的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问卷14份,回收问卷1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4份,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60份,回收55份,回收率为91.7%,有效问卷52份(其中男生31人,女生21人),有效率为94.5%。教师通过因特网查阅了关于体育课程相关的论文25篇,查阅了通渭县各个学校有关体育教学资料和评估资料。通过这些文献查阅,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走访了我县5所中学的有关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调查了不同人群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认识情况。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三、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结论
(1)体育课程教材与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的教材有效实施是完成体育教学的有力保障。教育部根据现代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做了一个详细的指导意见,并且要求各级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并且根据不同地域的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编写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但是在体育教学内容上,给学校的选择性很大,学校可以适当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风俗习惯进行一定体育项目的选择。这主要了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由自主的选择权。在调查中发现,通渭县学校教材的适用情况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相差甚远。
(2)通渭县体育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课程标准。教师对通渭县的7所中学体育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3所学校有正规的体育教材,没有体育教材的学校有2所,都是农村中学。课程标准情况:调查的7所中学,只有通渭中学制定有课程标准,其余的6所学校都没有。通过对我县体育教材使用情况和课程标准现状的调查,造成这样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县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各个学校把精力都放在学习文化课上,领导对体育并不热心,甚至有些学校限制初三和高三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这就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组织学生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一些学校受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制约,使正常的体育课无法开展。
(3)通渭县体育课程内容。教师通过调查发现,通渭县体育课主要开设的运动项目有篮球、田径(主要以实心球、短跑、跳远为主)和体操(主要队列队形练习)。我县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上课内容单一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一些學校领导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使学生和体育教师从心理上就对体育课放松了;还有一些教师怕出现教学事故,像体操的单双杠和山羊很少去上。另外,体育场地和器材也是促使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又一因素。
(4)通渭县体育课程的学时数。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里明确指出中学体育课每周2学时。调查发现,我县的各级中学都基本上按照规定开设每周2学时。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个别学校存在着课程表与体育实际教学时数不一致的现象。特别是初三和高三年级,其他课程随意占用体育课的现象特别严重。
四、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建议
(1)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修订符合当地实际的教材,或者教育部门组织有经验的体育教师编写相对统一的体育教材,使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2)体育教师转变思想,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精心设计好体育教学内容,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走进体育教学的课堂,让我们的体育课充满欢声笑语。
参考文献:
[1]彭杰,孙大明,项立敏.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贵州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编写组.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