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作培养学习品质应该澄清的几个教育观念

2015-04-29 00:44李怡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智力家校观念

李怡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学校各自为战,很难形成“合力”,究其根源是家长、学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不对接,所以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要给家长传递正确的学习观、儿童观、教育观,构建家校协作的有效根基,实现更加高效的教育。

家校协作培养学习品质就是学校将学生学习品质的内涵外化成一些目标行为,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出发,指导家长运用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培养。家校协作的关键是形成“合力”,而形成“合力”的基础是家校教育观念一致。因此,班主任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观念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教育观念众说纷纭,我们又如何有选择地把正确教育观念传递给家长呢?我觉得必须把以下几个观念与家长澄清。

一、孩子应该学什么

谈起孩子的学习,多数家长认真于谈论孩子的成绩和未来能够有什么样的学业成就和职业前景,显然,他们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现在读个好初中、好高中,将来读个好大学,而对于孩子的终身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殊不知,教育孩子不能止于“学会”,更要让孩子“会学”。为此,班主任应该引导家长使之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盯着一时的学习成绩,而要加强对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让家长明白,如果一个人从小培养了热爱读书、求知若渴、主动学习、学习专注、勇于探究、善于反思归纳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使孩子终生受益。

二、孩子学不会怎么办

1. 孩子的问题永远是个“流水问题”。人的智力发展特点是这样的,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以后开始缓慢上升,到25岁达到最高峰,26~36岁保持高水平,36岁有下降趋势。由于智力发展的快慢差异,小学生智力表现在小学阶段的个体差异往往较大,但这并不等同于智力缺陷,所以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接受慢或掌握不了的情况,我们不能着急,只能等待,而应给予他们希望鼓励,就像流水绕过山崖、绕过巨石,终会奔赴大海一样,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他终有一天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则,小学阶段教材编排也考虑到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知识结构呈螺旋式上升变化,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在这个阶段掌握不了该知识,到下个阶段学习中出现同类知识时会出现轰然洞开的现象。如果把每个孩子都看作是一颗种子,我们能够理解每种花有不同的花期,灿烂的桃花在春天里绽放,清幽的梅花在冬日里吐蕊。静待花开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教育策略。

2. 孩子问不会的题怎么应对。“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很多家长,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当孩子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家长就会主动热情地讲解。或许这一刻家长的讲解让孩子茅塞顿开,知道了这道题的答案;或许又有另一种结果,家长的思维与上课老师的思维相悖,让孩子迷茫加迷茫。对于前者,孩子只是知道了答案,却被剥夺了自主探索求知的乐趣;对于后者,家长的行为更给懵懂的孩子造成了知识上的混乱。在这个问题上,班主任应该告诉家长最正确的做法:先引导孩子回忆老师上课时是如何讲这个问题或这类问题的,再引导孩子顺着老师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方面,暗示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使孩子完成了课堂知识向知识运用的迁移,既培养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又培养了学习方法。

三、以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

1.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两位学生家长: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习惯互相攀比,在孩子方面,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超过“对手”,似乎这样自己才有面子。家长常主动与我沟通,不仅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很急切地打听“对手”情况,弄得两个孩子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孩子的压力,我主动把家长请到学校,热情地介绍他们孩子的进步,潜移默化地点明了“攀比”的危害性,诚恳地劝他们用平常心对待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只要孩子习惯好、有进步,就要鼓励,没有必要总是和别人的孩子比,要和孩子自身的昨天比、过去比。平时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比如作业完成了没有,考了多少分,而应该关注孩子上课听讲专注程度和积极思考情况,对班级、同学、老师的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惑疑难等。

2. 变唠叨为引导。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以没目标、没方向的“唠叨”为主,进入小学,孩子心理上已经逐步适应了学校教育方式,对于家长幼儿管理式的“唠叨”会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为此,班主任应该引导家长更新教育方式。比如,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每天重复“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上,也应具体有针对性地表现在对孩子学习的赞赏上,比如“这篇课文真有意思啊”,或者“你的解题思路太清晰了”,或者“你们上课还可以……简直太幸福了”,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喜欢学习。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更不能天天重复“快去写作业”,“作业写完了没有”,而要和孩子共同协商制订在家的学习时间规划和每日的学习任务,比如何时写作业,何时复习旧课、预习新课,何时课外阅读,并配以激励惩罚措施,让孩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

3. 妙用“加减法”。当代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培养好习惯怎么用加法呢?比如,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第一周只要求他每天读一句,第二周要求他每天读一段,第三周要求他每天读一篇。这样有步骤地增加,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读书的好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克服坏习惯又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写作业拖沓是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写家庭作业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总之,找种种理由到处走动不能专注学习。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建议家长这样做:提醒孩子写作业前把该办的事办好,第一周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第二周要求孩子减少一次,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不管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坏习惯的克服,都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之,观念决定行动,班主任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特点、教育规律,剔除错误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儿童观、教育观,家长方能有效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快乐、更加自由、更加有发展前景的成长环境。

猜你喜欢
智力家校观念
家校距离
维生素的新观念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欢乐智力谷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