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王岩
【摘要】本文以20世纪30、4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城市音乐活动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专业音乐团体、业余音乐团体的音乐活动,并对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城市音乐生活状况及其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日伪时期;东北城市;音乐活动
20世纪30、40年代的东北处于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下,由于自古以来东北即属于边疆地区,文化发展相对封闭和滞后,加之“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彻底占领,致使其城市市民的文化生活处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的状态。在音乐方面,中国的传统“雅乐”因曲高和寡,少人问津;而在日伪当局所提出的建立“新满洲音乐”和“普及世界近代音乐”的宗旨下,西方音乐虽得以大量演出,但其却未被东北人民广泛接受;同时为了维护统治,日伪当局又演出美化侵略和鼓吹军围主义的音乐作品强迫东北人民接受,使得东北的音乐生活更加令人窒息。此时,伴随来自关内的无声电影配乐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有声电影的进步电影歌曲、软性歌曲、儿童歌舞曲等纷纷传人东北,这些构成r当时城市群众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笔者仪从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音乐团体活动、群众音乐活动进行论述。
一、专业音乐团体
(一)新京音乐院
由日伪政府建立于1939年4月1日,是集创作、研究、演出、调查、培训教育与组织领导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团体,隶属日伪政府巾务院总务厅弘报处管辖。其机构包括新京交响乐团、新京吹奏乐团、新京合唱团、满洲乐部等。机构巾的新京交响乐团是其主要演出团体,以演出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和宣扬“日满协和”、“大东业共荣”的音乐作品为主;机构巾的满洲乐部虽进行所谓雅乐的搜集和演奏,但实则是为其建立伪满洲围捏造所谓的理论依据,并进行反动的奴化宣传。从这些可见新京音乐院并非一般的演出、研究和音乐教育机构,而是受日伪政府领导的半政治机构,在整个东北的专业音乐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新京音乐院也彻底瓦解。
(二)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1936年4月,日伪机关整合了“哈尔滨交响乐团”、“哈响喜歌剧团”、“哈响吹奏乐团”、“哈响哥萨克合唱团”、“哈响轻音乐团”、“哈响巴拉莱卡合奏团”六个音乐团体,成立J,“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哈尔滨交响乐团”作为协会的主要演出团体,除演出西方的交响乐、舞剧、合唱曲、歌剧音乐外,也需要演出鼓吹军国主义的乐曲。同时交响乐团的恒例(定期)音乐会、大众性免费音乐会以及与新京交响乐团的交流联合巡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交响音乐的发展。日本宣布投降后,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宣告解体。
(三)宫内府乐队
是1932年溥仪在东北长春称帝后,组建的西洋管弦乐队,是溥仪的“御用”乐队,主要用于庆贺典礼、宴会、仪仗及娱乐,其队员由日本海军军乐队队员和招收的15岁以下学员组成。乐队虽为“御用”,但其演奏曲目需日本人掌管的“掌礼处”审核后方能演奏,可见日本人对音乐控制之严密。乐队成员分为乐长、乐士、乐副、乐生四个等级。1945年8月9日,“官内府乐队”解散。
(四)满洲国乐社
成立于1933年7月的满洲国乐社,以培养祀孔的乐生为主,聘请对围乐研究有素养的许雨香任教,招收40名学生,于孔庙内学习江南丝竹、昆曲演奏,并为伪满皇帝进行国家祭奠等仪式奏乐。围乐社的成立是日伪政府为实现其“工道”治国的目的而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用“祀孔”国乐来麻痹人民大众的目的。1938年6月,该社解体。
(五)薰风音乐会
成立于1941年,会长朱炳扬,该社因部分成员来自“满洲围乐社”而擅长演奏“雅乐”和“广东音乐”。团体经常参加广播音乐会和公开演出活动,曲目以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为主。1943年曾录制20余张唱片;1944年曾与“哈声乐团”、“新京剧团”赴奉天(沈阳)、四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巡演,其后部分成员受到日伪统治者迫害而较少演出,直至日本战败后该会停止r活动。薰风音乐会因其成员的专业水平较高,所灌录的唱片曾经广为畅销,在东北三省及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
(六)哈尔滨声乐团
该团建立于1941年,是一个以演奏和推广平民百姓所喜爱的轻音乐为宗旨的专业轻音乐团,乐队编制以西洋管弦乐器及流行乐器为主,乐手具有较高的演唱、演奏水平,经常演奏的作品如《蓝色多瑙河》、《溜冰网舞曲》等轻音乐曲,在哈尔滨群众中受到广泛欢迎。多次为日伪政府的“放送局”广播音乐节目,曾演播《满洲姑娘》、《阳春小曲》、《卖糖歌》等殖民色彩节目。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前夕解体。
二、业余音乐团体
(一)哈尔滨口琴社
是在1935年,由地下工作者金剑啸、姜椿芳、侯小古组织爱国青年建立的进步音乐社团,以德国人的“孔氏洋行”为基地,进行口琴的培训与演出活动。在1935至1937年期间,多次在哈尔滨的巴拉斯电影院举行口琴齐奏、重奏及独奏演出,曾创作演出了表现“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领土杀害中国同胞的口琴合奏曲《沈阳月》,受到很大欢迎,推动了东北反满抗日活动的发展。1937年4月,日伪特务对口琴社成员进行迫害,逮捕多人,口琴社活动被迫停止。哈尔滨口琴社虽然是一个业余音乐社团,但其成员积极团结抗日力量,宣传抗日精神,鼓舞民族士气的勇气,在东北近代音乐历史上是值得肯定的。
(二)哈尔滨FY合唱团
在日伪政府推行“国策”音乐的政策下,“哈尔滨中央放送局”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学生成立了“FY合唱团”,并特邀“哈响”的钢琴家风托瓦妮担任钢琴伴奏。合唱团排练和演播的内容有合唱、小合唱、二重唱、四重唱、男女生独唱等,曲目以爱国进步的内容为主,这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FY合唱团”的活动既丰富了哈尔滨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培养了音乐人才。
(三)奉天自娱俱乐部
这是一个创办于20世纪初的以演奏笙管乐为主的业余音乐社团,最初称“奉天国乐社”,后因日伪当局禁止市民“结社”,故改称俱乐部。其主要成员皆是社会中的中低层市民及学生,演奏的主要乐器包括笙、管、笛、萧、二胡、四胡、三弦、打击乐器等。俱乐部乐队除了每月为电台演播节目外,还举办文艺晚会、露天音乐会和慰问演出。1933年至1943年,为多家唱片公司录制有多张唱片,内容包括《千声佛》、《小华岩》、《孟姜女》、《梅花三弄》、《万年欢》等笙管乐、丝弦乐曲,1947年因组织者病逝而停止了音乐活动。
(四)青云音乐会、古风音乐会、春风音乐会
三个业余音乐团体分别在沈阳、哈尔滨和营口,均是以中小学教师、青年学生及工人为主组建的业余音乐社团,以自娱的方式进行广东音乐、流行歌曲的排练和演出活动,三个团体因在各自当地小有名气皆为电台录制和播送过音乐节目,为日伪时期有一定影响的音乐团体组织。
三、群众音乐活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处于日伪政权的严酷统治和殖民文化的奴役之下,城市市民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多种形式内容并存的状态。伴随着从关内传人的电影和唱片,广东音乐、江南丝竹、电影歌曲、言情歌曲在东北的各大中城市开始流传。
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乐因其特有的中国民族风格,在当时备受推崇。因为作品内容中无明显的政治色彩,且属于日伪政权建立“新满洲音乐”的范畴,所以允许公开演出和演播。经常演奏的广东音乐有《昭君怨》、《小桃红》、《三潭印月》、《雨打芭蕉》、《旱天雷》、《平湖秋月》等作品;江南丝竹有《云庄》、《三六》、《梅花三弄》、《小霓裳曲》等;除此之外,还有民族器乐合奏曲,如《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和器乐独奏曲《病中吟》、《光明行》等。
“满映”作为日伪政权的文化宣传机构,为了执行国策电影的主旨,在这一时期拍摄了一些宣扬军国主义,美化拓殖殖民以及侮辱歪曲中国人民形象的电影。由“满映”中的日本女演员李香兰(山口淑子)为电影《蜜月快车》、《白兰之歌》、《铁血慧心》等电影所演唱录制的歌曲,如《白兰之歌》、《可爱的那颗星》、《苏州夜曲》等却被日伪宣传放送部门大力提倡,但这些歌曲却被中国人民所厌恶和愤恨。除了这些歌曲之外,由中国近代作曲家创作的电影歌曲,其旋律深情、流畅,也很受当时城市市民的欢迎,如陈歌辛作曲的电影《渔家女》主题歌《春风野草》、《群莺飞》以及严工上、梁乐音、黎锦光等人的歌曲均是当时的代表。在舞厅、酒吧等场所多流传一些内容低俗的软性歌曲和黄色歌曲,如《特别快车》、《毛毛雨》、《桃花江》等以及舞曲、爵士乐以迎合娱乐场的声色犬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从上海、北平地区传人的抗日进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松花江上》、《满江红》等却被认为有反满抗日的嫌疑而遭致禁唱,只能在革命进步组织秘密集会时演唱。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日伪统治者提出了“中等教育以施行在实业教育或实务教育为主之国民教育,养成堪为国民之中坚者为本旨”的总要求,并把基础教育作为殖民奴化统治的重要工具。在这一时期,强制音乐教师在课堂巾教唱《满洲国同歌》、《向满洲进军》、《军舰进行曲》、《满洲姑娘》、《阳春小唱》等为日伪政权歌功颂德的歌曲。但一些爱国教师,利用一切时机教唱学生热爱祖同、热爱大自然之情的歌曲,如《可怜的秋香》、《真善美》、《落雪》、《送别》、《天伦歌》、《感旧》等,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心来抵制日本军国主义的淫威。有的教师甚至冒着危险与敌人明争暗斗,如长春市第二巾学教师叶长春在课堂上教唱从关内传人的进步歌曲《渔光曲》、《开路先锋》、《卖报歌》;哈尔滨中学教师刘忠教唱自己为中国古诗词谱写的歌曲《虞美人》、《长恨歌》等鼓舞学生们的爱国热忱。
外国的轻音乐在这一时期的东北各剧院、音乐厅甚至是舞厅中演出较多,这是因为其符合了日为当局所提倡的“普及世界近代音乐”的宗旨,常见的作品如《快乐的家庭》、《东方舞》、《风流寡妇》、《珂伯加进行曲》、《雪车团》、《快乐的农夫》等,西方的交响音乐作品、歌剧、舞剧的演出,在东北的城市中培养了一部分欣赏并喜爱西方音乐作品的听众。
纵观上世纪的这一段音乐历史,虽然日伪统治者为实现“大东业共荣”的政治目的,借助并把持音乐进行政治宣传,维护其殖民统治,但这反而激起了广大东北人民的民族自尊和抗日热情,并体现在了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和进步歌曲的热情上;同时殖民地的多元文化属性也促使中外音乐文化在东北地区的相互交流,西方音乐作品、日本近代音乐作品和民族音乐、中国近代音乐和传统音乐在这一历史时期共同流传于东北,因此形成了近代以来东北的各大城市接触外国音乐较早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