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须爱
摘 要:国内学界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已有研究,主要包含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学术思想及观点介绍、主要理论主张的分析与反思、基本思想发展演变以及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文化相对主义与当代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关联性等方面。总体上看,国内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研究的涵盖面、深入程度、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等方面仍有不足,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关键词:国内学界;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研究;述评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3.013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3-0062-06
文化相对主义是18世纪上半叶作为批判法国启蒙思想的理论工具而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思想观念。其后,它被德意志东普鲁士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挥,成为当时反对启蒙思想的信条——科学理性主义和进步观念的标志性“学说”。19世纪以后,这一学说逐渐扩散至整个西方思想界,并最终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这种影响今天仍在持续。从理论渊源上讲,文化相对主义是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多样性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及构成,所以其所涉及的议题在我国当代民族理论研究中都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
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早在晚清时期已随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但受历史国情限制,中国学者对“文化相对主义”的集中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截至2013年12月30日,笔者通过中文“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和“中国知网”,搜集到题名或主题词含有“文化相对主义”或“文化相对论”的著作9部、论文213篇。仔细梳理这些成果,可以发现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相对主义”学派及学术观点的评析
一般而言,国内民族学界的文化相对主义(也称之为“文化相对论”)是指西方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及一种关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理论主张。这种认识在20世纪末期以来的许多民族学教材和辞典中都有体现。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文化相对主义学派出现的时间、背景、主要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的介绍与阐释等方面。
林耀华先生是较早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他认为,“文化相对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民族学和人类学流派。该派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等价物,不能用欧美的道德观念作为评价其他文化的尺度,人类学应该维护每个民族独立发展的权利”,并指出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1] 。这一看法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赞同,在民族学界和人类学界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广泛。譬如,施正一在1990年出版的《西方民族学史》一书、宋蜀华和白振声在1998年出版的《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就表达了与林耀华基本一致的观点。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在上述看法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文化相对主义既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界的一个学术流派,同时也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这种理论与方法在西方学界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学派的出现,并对作为民族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文化相对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积极性、局限性作了评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陈国强的观点。他认为,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文化相对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界流行一时的思潮”,但“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始于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博厄斯”,而作为一种学说,系统的和完整的文化相对主义“学说”最终是由赫斯科维茨提出的。陈国强还评论说,文化相对主义“具有反对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存在着“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因而在50年代以后,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遂逐渐衰微”[2] 。这一看法较为全面,也得到了其他学科领域一些学者的赞同。如在哲学领域,马庆钰也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之初”,是被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的博厄斯等人类学家基于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的理论主张[3] 。
相对于林耀华先生的看法,陈国强等人的观点在认识上应该说进了一步,但似乎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笔者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缘由。第一,在西方思想史上,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最早产生的时间可追溯至18世纪初期的意大利,而非20世纪初期的美国。因为虽然作为一个理论术语的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最早出现在芬兰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1908年发表的《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一书中,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文化相对主义也在1920年代以后才出现,但无论从韦斯特马克提出“文化相对主义”这个术语时赋予它的思想内涵还是从“文化相对主义学派”出现时的主要理论主张来看, “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其实早在人们这样明确称呼它之前的18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出现了。第二,文化相对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界有过一段时间的衰微,但其后影响力再次兴起,而且在更广的范围内渗入西方社会思想史的发展之中,而非从其达到顶峰之后就一直处于衰微状态。第三,文化相对主义不但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界20世纪中期以前出现的一种学术流派、研究方法与学术主张,更是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二、文化相对主义理论主张的分析及反思
作为一种如何对待不同文化价值问题的理论主张,文化相对主义既有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理论品质,但同时也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否认人类“统一性”道德观念存在的理论弊端。所以,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文化相对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作出了评析,见仁见智。具体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唯物史观的视角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和积极性进行的分析。例如,费从军认为,“文化相对论认为各民族文化独立自在、千差万别,它们之间没有共同性,不能进行比较。很明显,文化相对论强调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否定了文化的共同性和可比性。……其根本性的错误在于它所持的社会发展观的非科学性” [4]。但同时,它提倡尊重民族文化、反对欧美文化中心论、强调对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研究等内容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对文化相对论“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肯定,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对之作具体分析,摒弃其错误的东西,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4]。应该说,这一评价和分析比较客观、中肯,也在20世纪末期之前的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
其二,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和积极性进行的分析。例如,何萍指出,“文化相对主义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包括着本体论、世界历史观和当代发展观等多层面的内容。……文化哲学与相对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文化哲学本质上是相对主义的哲学。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积极性和消极性蕴含在这一过程之中[5]。丁立群则认为,在文化价值理念上,“发达国家所持的进化论和第三世界所持的相对论两种文化逻辑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们在全球化运动中都无法建立起具有建设性的、积极的全球文化互动规范”[6]。上述这两种注重从动态过程、主体性角度对文化相对主义积极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的研究,在文化民族性问题的研究中具有普遍性。
其三,从西方民族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对文化相对主义作出的评析。例如,罗康隆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文化人类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由于博厄斯及其弟子们对“文化相对主义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使它替代了进化学说和传播理论,使其理论成为权威性的解释而广为流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进步性和合理之处,对丰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和推动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文化相对主义远不是文化人类学思想的终结,它显然有理论研究的缺陷和方法论上的不足”[7]。而杨雪晶则认为,文化相对主义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问题,它涉及人类学家对于人性、文化等问题的根本立场”[8],它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性是明显的,文化相对主义虽然在“二战”以后受到极大冲击,但在西方当代人类学中重新得到了武装和巩固。显然,上述后一位学者的看法不但点明了文化相对主义在西方民族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变化情况,也关涉到了更为基础的理论问题,也即学科哲学的问题,更为值得人们重视。
三、文化相对主义的发展演变
作为一种18世纪以来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说”,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产生、发展、传播与衍变等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内容相对比较零散,而且都是间接性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包含在历史哲学、文化哲学和西方民族学学科发展史等三个研究领域之中。
在历史哲学研究领域,学者们所讲的历史相对主义或历史哲学,实际上和文化相对主义是同源、同体但不同面相的“学说”,所以学者们在追溯历史相对主义的思想源流时,论及的思想家或代表人物,往往也是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阐发者。例如,韩震的《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就涉及了早期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探讨。他认为,“成系统的历史哲学直到18世纪才出现,它在维柯的著作中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形态,并在赫尔德那里达到了高潮。在这其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孔多塞,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和莱辛等人,都程度不同地为历史哲学的发展做过有益的工作”[9]1。事实上,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与历史哲学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家反思启蒙思想、修正理性主义乃至反对和批判启蒙思想和理性主义的理论产物。二者在发展演变中也相互裹挟、借助。这一点于20世纪初在西方思想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此著是学界公认的西方历史哲学的代表性成果之一。韩震也认为,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采取的是“文化相对论的基本立场”,其实质是“历史相对主义” [9]231—233。
在文化哲学研究领域,何萍的研究值得重视,她认为,“文化相对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文化哲学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文化哲学最早出现于18世纪,“是以对历史的哲学提问来清理和批判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思维工具,颠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创造一种新的哲学传统” [10]。她还指出,文化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从18世纪产生到发展至20世纪末期,大致经历了在批判理性主义展开、在批判文化进化论中开展和在批判西方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中展开等阶段。尽管这一看法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但这是国内学者对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产生于18世纪的第一次明确承认,何萍也是从文化哲学层面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明确区分的第一人,这对我们认知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想源流具有不言而喻的启发意义。再如,张震对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对其在当前的表现作了阐释和批判。他认为,“回顾中国学术史,文化相对主义像一个幽灵,隐现于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之中,近些年来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又重新在中国学界活跃起来”[11]。这一研究在同类成果中较为全面和深入,也值得重视。
在西方民族学发展史研究领域,学者们侧重对文化相对主义在西方民族学中的演变及影响进行分析。例如,张良村提出,文化相对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相对主义仅局限在人类学领域,广义的文化相对主义则是狭义文化相对主义的扩展”,并指出文化相对主义原本是一个文化人类学话语,“冷战以后,文化相对主义从人类学层面发展成为东西冲突和第三世界与发达国家的冲突的国家间政治层面”[12]。还有一些学者在探讨西方民族学阶段性发展问题时间接地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演变进行了阐释,如张连海指出,文化相对主义在西方后现代人类学中再次得到展开,在当代西方人类学界乃至整个西方思想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克利福德·格尔茨及其他的“文化阐释学”,所坚持的就是“文化相对主义与解释主义” [13]。应当说,这一看法是中肯的,但似乎不够全面。其实,文化相对主义原本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维度,而现代解释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方法论层面的“文化相对主义”的衍生物。
四、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
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是民族理论领域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但这一点国内学界的重视程度也似乎不够。已有成果多为间接性的研究,大多都包含在有关文化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之中,其中又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探讨文化民族主义的起源时论及其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关系问题。例如,钱雪梅认为,基于强调“个性和自然,重视历史,反对理性之上主义”的“浪漫主义思想”,是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而赫尔德是这一思想的最早阐发者,所以他也是文化民族主义的鼻祖[14]。再如,张淑娟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根源探析:以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为例》、《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等文章也表达了与钱雪梅的观点类似的看法。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的结合,既生出了民族主义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赞扬,同时也生出了对“他者”文化的排斥和诋毁。对此,王建娥的看法是,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内涵的文化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期之后被“法西斯主义所利用,不仅对德国的历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也使本来诉诸民族自由和民族解放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蒙垢” [15],并最终结导致了“完整民族主义”的出现。
另一类是在讨论如何超越文化民族主义时论及其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关系问题。例如,张兴成的《文化认同的美学与政治: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关系研究》、葛红兵的《走出民族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伊克巴尔·吐尔逊的《文化相对主义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问题》等著作和论文就属于这类成果。其中,葛红兵认为,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都具有唯我性和偏狭性,“文化相对主义的立足点是民族,而不是国家和阶级。但是,民族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这个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民族,只有具体的民族。在一个具体的民族中,必然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必然有阶级或者利益集团的划分。文化相对主义抹杀了民族中的这种划分,将一个民族抽象地看成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文化相对主义的立论基础是站不住脚的”,而“人类共同的生活必须依赖一系列的共识、一些公认的普遍准则,否则人类将无法对话” [16] 。伊克巴尔·吐尔逊则在讨论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关系及发展道路问题时提出,文化相对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化多元和平共处的愿望。但它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经历了从学术到政治层面的演化”,在此过程中,“它演变成为了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潮,表现了其价值理论的迷失和现实缺陷”[17]。还有一些学者在探讨文化相对主义在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时也间接地论及了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例如,陈胜的《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审视民族宗教文化》、吕前昌的《论文化相对主义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策略》等论文就属于这一类研究。很明显,这些研究都不失真知灼见,值得重视。
五、文化相对主义与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关联性问题
由于文化相对主义在理论上具有不言而喻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也由于它是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多样性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及构成,所以其在历史演变中,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呈现出“双重”面相。尤其是它在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中的消极性影响受到了更多学者们的关注。
在文化相对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问题上,王希恩指出,由于文化相对论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内核,受其制约,先期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如今都面临着“族性迷失”、“种族差别”扩大、民族和文化群体之间隔阂加深的困扰。这一看法可谓精当。基于对国内民族问题发展态势的关切和考量,王希恩还对如何扬弃文化相对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作出了深入思考,提出“国外流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好的批判武器,却难以成为引领社会的旗帜,我们应在对其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倡一种更为合理的主张,这一主张似应称之为‘多元一体主义。多元一体主义是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借鉴和超越,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国学界在民族和文化问题上的基本共识,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正能量的‘主义,据此,也就是一个我们都有责任共同打造和提倡的‘主义”[18] 。毋庸置疑,“多元一体主义”的提出,对我们如何避免陷入文化相对主义在政治伦理层面带来的两难境地,提供了极具启发意义的思考框架。
其他一些学者对当代多民族国家内部受文化相对主义影响而衍生出的一些新的民族问题也阐发了很有见地的观点。在20世纪末出现于欧洲一些国家,基于反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排外民族主义,其理论主张也是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文化差别的权利”,塔吉耶夫将其称为一种“不明言的种族主义”或新种族主义。对此,《种族主义源流》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这种排斥一切外来移民的民族主义,在理论上就是以相对主义的文化多元论为基础,以强调文化价值“差别权”的方式提出来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文化相对主义价值取向的翻转,通过极力肯定和赞扬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不可吸收性”,强调民族文化差异的绝对性,以及通过制造所谓的欧洲社会正在“欧拉伯化”的“谣言”,来为排拒一切移民的社会行动提供理论上的“合法性”[19]。再如,在文化相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后进民族发展的影响问题上,马庆钰指出,“落后”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的观念在发展中国家往往会发生意义的转换,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平等基础上理解与尊重的成分少了,排斥以至于敌视的成分多了,甚至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些学者抱残守缺、循规蹈矩、狭隘保守、固步自封的理论依据”[3]。丁立群也指出,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取向是通向“民族中心主义”的,所以,它必然会过分强调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独特性或特殊性,从而又对“落后”民族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然产生一种阻抑性力量,甚至会导致“文化保守主义”[20],等等。
上述评说虽然在内容上不足以涵盖国内学者研究的所有方面,但也包含了文化相对主义在国内民族学研究领域关涉的主要论题,这为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必须明确的是,已有成果虽然成绩不菲,但研究的涵盖面仍然有限,研究的深入程度、动态性、整体性和系统性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而且对西方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也比较滞后,等等。而这也决定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如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历史演变、文化相对主义的类型及影响、文化相对主义与后现代民族理论的关系、西方学界文化相对主义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等问题,都需要学者们作出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33.
[2]陈国强,石奕龙.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86.
[3]马庆钰.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反思[J].哲学研究,1997(4).
[4]费从军.文化相对论评析[J].南开学报,1992(3).
[5]何萍.文化相对主义:历史演变及内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
[6]丁立群.超越相对论与进化论的两歧逻辑[N].社会科学报,2007-11-08(05).
[7]罗康隆.文化相对主义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05(4).
[8]杨雪晶.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相对主义及其反思[J].思想战线,2005(1).
[9]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修订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何萍.文化相对主义:历史演变及内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
[11]张震.文化相对主义在当前的诸种面相及其批判[J].学术月刊,2004(4).
[12]张良村.广义文化相对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13]张连海.从现代人类学到后现代人类学:演进、转向与对垒[J].民族研究,2013 (4).
[14]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J].世界民族,2001(2).
[15]王建娥.族际政治:20世纪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1.
[16]葛红兵.走出民族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2(2).
[17]伊克巴尔·吐尔逊.文化相对主义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问题:关于多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一些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5 (4).
[18]王希恩.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一体主义的思考[J].世界民族,2013(5).
[19](法)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M].高凌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
[20]丁立群.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相对主义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
责任编辑:何文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