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2015-04-29 23:08周文华
关键词:宜居城市综合治理生态文明

[收稿日期]2015-05-12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北京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ZDA0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4BKS070)。

[作者简介]周文华(1974—),女,山东聊城人,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教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探索自身功能定位,逐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成效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率非常突出、森林覆盖率不断扩大、水资源不断优化、垃圾资源化水平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美丽乡村”逐渐增多、城乡共建成效显著等几个方面。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干部的认识尚不到位,公众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城乡差异依然存在,综合机制亟需加强,建设力度仍需加大等。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继续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实施大格局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

[关键词]改革开放;北京市;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X32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3-0018-0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成为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在中央精神指导下,北京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朝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进程

改革开放前,北京市布局了很多工业企业,承载着较强的生产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探索自身功能定位,并通过文化培育、制度建设、科技支持等措施逐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申办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为契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一)1978年至20世纪末,通过不断探索自身功能定位,逐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首任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仅局限于打扫卫生、清理厕所、处置垃圾,根本不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1978年底,党中央以中发(1978)79号文件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明确提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弯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境保护提出要求。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首都新时期建设规划问题,做出《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强调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神经枢纽,不一定要成为经济中心。北京要着重发展旅游事业,服务行业,高精尖的轻型工业和电子工业,基本上不发展重工业,要利用有山有水有文物古迹的条件,建设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的城市。北京市据此编制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于1983年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审定批准,并附十条重要批复。批复强调首都经济发展要适应和服从于城市性质的要求,大力加强环境建设,抓紧治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废弃物的污染,对污染严重、短期又难于治理的工厂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迁移;要提高绿化和环境卫生水平,开发整治城市水系,加强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把北京建设成为清洁、优美、生态健全的文明城市。1990年,《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开始施行。从1978年到1985年,北京市建成首都机场至石景山的百里长街、二环、三环等数十条绿带和有树有花草的林荫路及立交桥绿地;整修了大量公园风景区建筑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等。这期间,北京市治理多处污染源,其中三环内污染源治理达数百项,部分污染扰民项目被关、停、转、迁。在调查郊区工厂污染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针对炉窑烟尘问题,北京市于1981年制定《北京市加强炉窑排放烟尘管理暂行办法》,撤销了部分城区铸锻点,绝大部分锅炉得到改造。对通惠河等多个主要河流的污染情况进行治理,改善长河、莲花河等河流的水质。

第13卷第3期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及1992年的《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均提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应适合北京的性质和特点。因此,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严格限制耗能多、用水多、运量大、占地大、污染严重的产业。1992年,北京被建设部命名为“园林城市”。1999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此后,针对燃煤、机动车排气、地面扬尘等问题,北京市分若干阶段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由于防治措施分的细、抓得紧,落实到位,因而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由于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加上“三北”防护林及周边地区绿化造林,北京的风沙状况有所减弱。北京市还对通惠河、城市中心区水系、故宫护城河等进行了治理,使水资源环境得到改善。

(二)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紧紧抓住迎奥运、办奥运等重要战略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为了成功地申办、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北京奥申委特别成立了环境生态部,由环境与资源保护专家组成,并聘请一些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环保人士做顾问。“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北京奥申委、北京市环保局和部分在京环保民间组织共同于2000年签署的《绿色奥运行动计划》被称为中国公民环保史上划时代的一页。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切实解决防沙治沙、污水治理、节能节水、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固体污染控制等问题,北京奥运会的确做到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并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北京奥运会提升了北京人民及全中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始于奥运期间的北京机动车限行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一定作用。奥运会后,北京市进一步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把城市的发展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并适时发布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和《北京市 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在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同时,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并对该计划进行了分年度逐步实施。同时,始于1998年的分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进行,到2010年已经到了第十六阶段。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的发展目标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因此,北京的建设要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逐步建设成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提出,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在2010年以前为起步阶段,2010~2020年为成型阶段。为此,北京市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在市区、城郊和山区均采取系列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市在市区主要控制工业污染,加强节能减排;大规模搬迁四环以内的工业企业,陆续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郊外,停产一批排污量大、耗能高的企业。增建陕西至北京的天然气输送管道,使全市清洁燃料使用率占能源总消耗量的八成以上。2007年,实行欧洲三号标准,使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六成。推进市中心区集中绿地建设,实施市区边缘绿化隔离带和沿四环、五环路绿化带建设,实施“五河十路”绿化工程,建设城市健身绿道等。“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等活动效果显著。在城郊和山区,建立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涵养区是生态环境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主要包括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和房山、昌平的部分地区。为了实现生态涵养,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着重绿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提出对生态涵养区建立补偿制度,除了补偿当地产业,还补偿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农村道路等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通过解决当地居民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同时,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一直在持续推进。

二、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率非常突出、绿化率不断扩大、水资源不断优化、资源垃圾化水平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美丽乡村”逐渐增多。

(一)生态效率非常突出

北京市把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目前已从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现代产业体系,能耗大幅下降,生态效率大大提高。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或者说是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体现的是消耗单位生态资源所换取的经济发展程度。生态效率高的地区,生态文明指数就高。

2009年,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在《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首次为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排名,北京高居榜首。在2009~2013年的排名中,北京一直稳居前三名。2014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在《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中,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进行排名,北京名列第一,其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为0.759。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市通过对发展模式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最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2012年北京市服务业占GDP的76%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此外,北京市近5年来累计关闭440余家“三高”企业,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9.3%。北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1.92%,居35个大中城市的第一位。[2]

(二)绿化率不断扩大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北京市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1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北京市发改委、园林绿化局、农委、农业局、水务局等部门和相关区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积极推进该工程建设。2011年,一期工程接近尾声。截至2011年,全市有“国家级生态县”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70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北京郊区环境优美乡镇”129个,“北京郊区生态村”1643个。同时,北京市加强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拓展了城市绿色景观的生态空间,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3]16,461981年植树节设立之初,北京市森林覆盖率为12.83%;2009年达到36.7%;2013年底达到40%;2014年底提高到41%;2015年底将达到41.6%。1981年到2015年的34年里,北京共有约8 697.6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植树总株数达1.97亿株,成活率达88%。[4]北京绿色屏障的逐渐形成,对防治风沙效果显著。据统计,2000年以来,北京市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呈减少趋势。2000~2002年连续三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均在13天以上,2003年以后虽然仍有波动,但基本呈减少趋势,2010、2011年的沙尘天气减少到1-2天。[3]48

(三)水资源不断优化

河湖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投入数百亿元资金治理小清河等多条河道,使其重现清澈水体。2002年开始的“生态治河”效果明显。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河道衬砌”“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等被停止,改铺透水砖或鱼槽砖让河底透气,投放鱼苗、螺蛳、河蚌等净化水质,不仅治理河道,而且绿化河坡。

为优化水环境,北京市完善水环境监测组织体系。到2014年共形成了1个中心、10个分中心、22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点,涵盖全市所有地表水功能区。[5]《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考核方案》是实现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重要依据。北京市还整合地矿、环保、卫生等多部门联合监测水资源,搭建水质信息共享平台,为水资源管理和供水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修复水生态,2009年起北京市水文总站采用新指标对水生态进行监测。原来的监测指标以藻类为主,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现在的新指标则包括pH值等12个理化指标和浮游动植物等9个生物指标。[5]北京市水文总站近年编制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北京市水生动植物图谱》对水质评价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目前,北京市水文总站完成的“北京地区逐年水资源评价”成为科学调度、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要基础。

为提高水利用率,北京市积极推动节约用水,加强污水处理。2012年,《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出台,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一强制性标准。2013年和2014年分别实施《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和《北京市污水排放标准》。2005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率为30%,2010年达60%,2015年要提高到75%。目前北京环境用水90%以上是再生水。[5]地下水是首都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石。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北京的水安全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北京市在国内率先建立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四)垃圾资源化水平提高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北京市为实现垃圾资源化目标,调结构,减总量,逐步加强垃圾资源化处理。2007年,北京市首座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投入运行。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十二五”期间建设35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渗沥液处理设施及5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到2015年底,北京70%的生活垃圾将采用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方式。目前北京各区县都建立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我国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至40%,北京每年约产生建筑垃圾3500万吨[6]。以往建筑垃圾大多通过露天堆放或填埋简单处理,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近年,北京市将建筑垃圾综合管理纳入“十二五”规划,并于2012年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导则》。到2012年底已建成4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2015年将再建成5座。2015年3月,北京市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整条处置线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6]

(五)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水平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普查,2010年,北京的植物种类比2005年增加了2科、51属、188种。北京的野生动植物中共拥有226种中国特有种,其中,植物199种,动物27种[7]。另外,北京湿地保护成效显著,野鸭湖、汉石桥、翠湖、长沟等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保护与恢复,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1年,北京园林绿化局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的北京湿地中心,进一步推动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六)“美丽乡村”逐渐增多

北京市除城区外,还有大片涉农区域。2006年开始的“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由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市旅游委、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园林绿化局联合主办。活动严格按照“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的标准筛选推荐候选村庄,通过网络投票、报纸选票、市民体验、专家评委评选,每年评选出10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到2014年,全市3 940多个行政村已有93个村获此殊荣。[8]根据北京市政府同年印发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2014年起,每年将建成一批“北京美丽乡村”;继续开展“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力争到2020年将郊区农村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自2009年以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秉承“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宗旨,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命名活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等榜上有名。

(七)城乡共建成效显著

北京市大批企事业单位与郊区农村手牵手共同建设生态文明。自2006年起,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每年都在全市组织开展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郊区村庄绿化进行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到2010年,有35个中央单位、192个市属单位、635个区属单位和55个驻京部队与682个村结成对子;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累计向郊区提供绿化扶持资金4 225.5万元,植树256.6万株;通过提供绿化规划、技术指导、义务植树、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民俗旅游等形式支援郊区村庄生态建设。 [9]此后,城乡共建活动持续开展,成效显著。

三、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若干重要问题,亟需正确对待、认真研究。

(一)部分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尚不到位

尽管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给以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但仍有部分干部的生态意识不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倾向于选择前者,在实践中倾向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主动预防或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还有些干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做起来投资大、难度大、见效慢,很难具体量化,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缺乏内在动力。也有些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加强生态建设,但缺乏后期管护,使生态脆弱地区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生态良好地区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二)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公众的积极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但是,目前北京市部分民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在自身行动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对北京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走访调查,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心的是即将退休的人员,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亲历过北京几十年来的环境变迁,对印象中的美好环境非常留恋,而且他们一般比较认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关注度较低的是一部分20岁左右的青年,尤其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消费层次高的青年。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受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不强。也有一些民众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但是不知道如何参与;还有一些人想参与又顾忌周围人的看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差异依然存在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涉农区域和城乡结合部进展相对较慢。如,北京市垃圾处理长期以来主要针对城八区(后合并为城六区)和部分区县城的居民生活垃圾,农村、小城镇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垃圾一般露天自然堆放或简单填埋,很少得到科学处理,污水也未能很好地纳入城市污水管理系统。这些地区甚至由于交通便利、面积大、地价低,成为北京市区生活垃圾的堆放地和污染企业聚集地。有些垃圾场位于北京地下水源补给区,垃圾渗滤液和污水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反过来又影响到市区的供水质量。有些地区土地开发强度大,种植业发达,过量使用地下水、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未能得到妥善处理。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机制亟需加强

2013年3月20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协调、属地主责、突出重点、健全机制、深化管理”,争取城乡环境建设水平到2015年有明显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3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尽管这属于特殊时期的非常之举,但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环保部门之外的机关、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配合非常重要。而且,城市规划、区域合作、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改善以及扩大公共交通、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还需要多做努力,投入机制、科技支撑机制、监督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激励机制、效果评估机制、问责机制等综合机制亟需加强。

(五)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仍需加大

近年来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也影响了北京的国际形象,对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产生不利影响。2014年2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指出,在40个国际城市排名中,北京生态指数居倒数第二,污染指数接近极值,甚至被认为已接近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程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仍需加大。

四、加强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实施大格局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

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有关规章制度及财政投入等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力度。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制定了《“十二五”绿色北京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降耗与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十二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等多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说,北京市将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而投入848亿元,实施垃圾、污水处理的三年行动计划,另外还要投入7 600亿元进行PM2.5的治理。[10]这都是对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持。

政府的支持还表现在通过转变观念来转变职能。例如,目前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政府垄断经营,尚未很好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接下来,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进行产业化经营。这既有利于吸收社会力量的财力、智力和生产能力,又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决策和监督、管理。

(二)充分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近几年,北京民众深受雾霾之苦,对于《北京市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从总体上非常赞成,但对于节约用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细节性问题重视不够,甚至有些人还是坚持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引导工作的研究,在内容与形式上着重民众的接受性;同时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上加以指导。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绿色生活理念,传授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社区评选”等活动,为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更为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区工作者、居委会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或公司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大都比较关注生态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带动作用。此外,家庭主妇在理财、消费购物以及教育子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青少年则是潜在的消费主力。因此,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极为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对公众反映上来的生态破坏问题,认真对待,切实解决,这反过来会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

(三)实施大格局综合治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同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使各制度之间形成互相支持的有机统一整体。继续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强水资源监测,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扩大绿地面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要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此外,北京市还要充分发挥科技、文化资源集中的优势建立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机制。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开展区域合作。北京的特殊地理环境使本地的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物又容易在此聚集。因此,北京及周边地区,甚至全国各地,都需要突破狭隘地方利益的局限,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园。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把城乡结合部、乡镇、远郊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自然资源保护等工作纳入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农村居民点和小城镇相对较分散的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安全、干净、环保的新农村。

(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近年来,北京市按照“以生态文化提升产业,以生态产业传播文化”的理念,深入挖掘生态产业的文化内涵,推动生态、休闲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文化、产业、生态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进一步发展生态经济,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落实生态资源的开发权、使用权,建立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和有限使用制度,逐步实行生态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奖励制度,不断提高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拓宽生态产业投入渠道,对生态产业建设和保护项目,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鼓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公益性生态事业。继续实行退耕还林等生态补贴支出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税收制度,实现谁排污谁付费。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激励制度,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自觉承担起产品回收和再资源化的责任。[11]

(五)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

目前,生态问题成为北京城市升级的最大短板。伦敦、洛杉矶、东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城市也曾遭遇严重的生态危机,但经过不断探索,现已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伦敦在1952年烟雾事件带来的惨痛教训下,开始大力整治环境。1956年的《清洁空气法案》、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及随后相继颁布的相关法令均获严格执行。20世纪60年代中期,伦敦政府编制《大伦敦发展规划》,包括《伦敦经济发展战略》《空间战略》《交通战略》《文化战略》《城市噪音战略》《空气质量战略》《市政废物管理战略》和《生物多样性战略》八大战略。1983年,《大伦敦发展规划》修改草案增加了生态保护章节。1984年,大伦敦议会制定了城市自然保护政策。1989年,正式关停英国最大的发电站巴特西发电站。根据伦敦市2007年环保规划,20年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60%,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机构将被授予绿色奖章。今天,节能低碳已成为英国社会生活的时尚,到2020年,绿色行业从业者将有120万人。[12]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社区,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的原型。此外,我们要有战略思维和历史远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开展国际合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将继续努力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北京服务业比重超七成服务业经济增长新亮点》,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dfjj/20130520/1482305.shtml。

[2]张璐:《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北京居首》,《北京日报》2014年7月9日。

[3]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王硕:《北京34年植树近两亿株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1%》,《京华时报》2015年3月12日。

[5]王健康、刘文杰、李波:《全方位服务首都水生态文明——北京水文实践创新提升行业职能纪实》,《中国水利报》 2014年11月18日。

[6]刘宇鑫:《北京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北京日报》2015年3月16日。

[7]任彬彬、丛日晨、郭佳:《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其应对措施》,《北京园林》2012年第1期。

[8]余荣华、韦静:《北京京郊新添20个“最美乡村”》,人民网:http://bj.people.com.cn/n/2014/0925/c82840-22433195.html。

[9]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站:《“城乡手拉手 共建新农村”活动简介》,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http://www.bjyl.gov.cn/ztxx/2011zszt/zthd/sls/201103/t20110311_89754.html。

[10]李静:《中国霾改变执政生态》,《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11期。

[11]张波、雍华中、陈洪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低碳发展战略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2]唐莹莹、赵宗:《发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A Study on the Effects,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Beijing

ZHOU Wen-hua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100101,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Beijing has gradually explored its own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strengthened i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effects are as follows: outstanding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creasing forest coverage, optim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recycle of waste, rich biodiversity, more beautiful villages, fruitful urban-rural co-construc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some cadresattitudes, 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rural difference, mechanism-construction, etc. To promote Beijing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e need to get more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make the public play a subjective role,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learn from successful experiments overseas.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up; Beij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vable c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责任编辑 孙俊青)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综合治理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
关于老年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
瑞士公布的宜居城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