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性质定位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影响

2015-04-29 00:44李建盛
关键词:总体规划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李建盛(1964—),男,湖南汝城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摘要]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其文化建设和发展与北京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文脉紧密相连,也与有意识的城市总体规划定位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北京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性质功能的定位,对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刻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并存。它们深刻体现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城市规划话语体系和城市文化意识对全国文化中心内涵和功能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以什么样的战略意识和发展措施影响和推动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 全国文化中心; 文化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3-0001-08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历经千百年的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而逐渐从区域性文化中心演变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北京是古老文化的宝库,又是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锋。”[1]梁思成曾说北京城之所以为艺术文物而著名,便是在于它原是“有计划的壮美城市”。他所谓的“有计划的壮美城市”不仅是指北京已有的城市历史发展现状,同时也针对即将规划的北京城市发展。同时意味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如何规划这个壮美城市的新发展问题,以及这座已经是中国文化中心的城市如何继续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问题。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与该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密切相关,也与有意识的城市总体规划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北京城市规划中都能够看到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定位的表述,但不同时期的表述却包含不同的内涵,它们深刻体现了对规划话语和城市变迁中的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功能和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就是究竟在什么样的语境中如何确立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问题。

一、北京城市规划中的全国文化中心定位演变

作为首都城市,其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与国家对于该城市的发展和功能要求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在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中进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是依据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来确立的,它经过了一个发展、转变与完善的历史过程,根据历次城市规划方案或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央的意见或批复,大致经历了七次调整和转变。

(一)北京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定位表述

1953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城市规划草案的要点》依照改建扩建的总体规划方针,该草案要点提出六条指导原则。其一,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必须把全市的中心地区作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它既是全市的中心,而且也将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其二,北京作为首都应该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应该建设成为全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全国的科学技术中心。因为北京最大的弱点在于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制定首都的发展计划,就必须首先考虑工业发展的计划,并且要在城市建设方面为首都北京的工业建设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其三,首都的改建和扩建,应当把历史形成的城市基础作为出发点,不仅要保留和发展适合人民需要的风格和优点,而且要打破城市旧格局的限制与束缚,改造和拆除那些阻碍城市发展以及不适合人民需要的部分,目的是要把首都建设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应该而且必须在城市的布局和艺术形式等各方面,都能够反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日益高涨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超越以往历史时代已经达到的成就,并为后代的发展尽可能创造充分的条件。其四,必须区别对待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显然不正确,而一概保留和束缚发展的观点以及做法同样极其错误,《改建与扩建北京城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指出当时的主要倾向是后者。其五是有关城市的道路建设。其六是关于改造自然条件以为北京的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原则。

第13卷第3期李建盛: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性质定位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影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月

在以上六大指导原则中,第一条原则确立了首都中心位于市域中心,第二条原则确立了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的功能、性质和地位,特别强调了北京应该成为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这里突出强调首都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如何在新的建设发展中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成了首要的目标任务,经济化、工业化、技术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北京成为经济中心的根本基础就在于把首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基地与科学技术中心,当然同时强调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和定位。国家计划委员会不赞成其把北京建设成为“强大工业基地”的设想。根据中央委托国家计委审议提出的意见,北京市起草了《关于早日审批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请示》,并主要对两个问题做了说明。其中写道,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学技术中心,同时也应该而且必须是一个大工业城市。现在看来,在这个首都城市性质定位中,除了北京必须而且应该成为大工业城市的定位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学技术中心的性质定位,无疑符合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从北京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来看,也是符合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的。

(二)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现代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的定位表述

195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意见。北京市于1957年3月正式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1958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拟定《近期城市建设纲要(草案)》,提出北京市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干10年,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该《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北京不只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而且应该把它迅速建设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1958年6月,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把再次修改和补充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报送中央和国务院。《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不仅提出北京是“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而且更明确地强调:应该迅速把它(北京)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使它站在我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最前线。毛泽东和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赞同这一基本思路,1956年9月和1958年3月,刘少奇和毛泽东分别表示赞同把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定位上看,1957年北京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首先突出强调的是“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城市性质定位,同时,总体规划方案也重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科学技术中心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文化教育中心、科学技术中心、现代化工业基地构成了此一时期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的基本构架。但是很明显,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发展定位的重心是把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把北京定位为全国的文化教育教育中心、科学技术中心与现代化工业基地,特别突出了现代化的工业基地与科学技术中心的发展目标,无疑与当时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方针相一致。1958年党的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政治经济社会语境下,北京市提出“城市建设将着重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特别为加速首都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服务”的建设思路。尤其强调把北京建设为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北京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和性质,从根本上严重弱化了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与科学技术中心的性质与职能,无疑也忽视了历史文化古都的保护和城市文脉的延续,一些古建筑甚至遭到严重的破坏。到1969、1970年外城墙和门楼已基本拆除,至1976年内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护城河改为暗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北京城墙遭到了彻底覆灭的命运。”[2]18

(三)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经济管理中心的定位表述

1962年,中央对国家经济工作进行调整和整顿,北京市规划局总结首都城市建设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撰写了《北京城市建设总结草稿》,提出北京的城市性质应该根据首都的地位、自然地理以及历史条件来确定,强调北京作为首都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政治、文化和经济管理中心以及旅游娱乐型的综合性城市,提出片面强调大而全的工业基地发展不符合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196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富春向中央作了《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再一次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管理中心的城市职能和性质,同时,针对北京如何发挥全国政治中心的城市职能以及如何服务中央等等问题提出诸多建议。《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实际上再一次调整了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发展思路,也再次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基本性质和核心职能,这里提出的“经济管理中心”显然不同于“经济中心”,“大而全的工业基地发展”不符合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弱化了北京作为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发展定位,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然而,对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的这一认识,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破坏和干扰并未在此后的十年中得到落实。

(四)北京是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城市设施的清洁的社会主义首都的定位表述

1973年编制但未能得到批复实施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把北京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确定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城市设施的清洁的社会主义首都,强调了四个“现代”。这个定位在1974年的《关于编制十年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该报告说,十年规划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要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四个“现代”的清洁的城市。《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关于编制十年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都突出强调了现代工业、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城市设施的建设,尤其把现代工业作为定位的首要因素。总体上,1973年提出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延续了20世纪50年代把北京建设成为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建设思路。它们尽管提到了“现代科学文化”,但很明显,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和功能被严重忽视了。应当说,对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来说,这里所说的“现代科学文化”所涉及的方面和涵盖的内容是非常狭窄的,而对于如何延续城市的文化传统和保护城市的文化资源等问题,则没有在这个总体规划方案和城市性质定位中得到体现。

(五)北京作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表述

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建设首都城市,更加明确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1982年3月,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编制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草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把北京建设成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社会风尚与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可以说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了首都城市的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不但凸显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地位,而且说明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具有的首要性质和首要地位。1983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对该方案做出了10条重要批复意见,指出这个“方案”是符合实际的,贯彻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的指示精神,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国家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这一性质要求。与以往的规划表述明显不同的是,北京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首次出现在《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方案(草案)》中,同时提出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应当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以及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独特风貌。在这里,城市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重新认识,提出了要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特别是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强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北京建设成为“第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这是北京有城市规划以来的第一次提法。尽管这一提法仅是从“旅游城市”角度,但“国际”两个字却体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世界视野。

1983年公布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方案(草案)》以及国务院的“批复”,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总体规划的显著特点就是,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这一修改和转变,从根本上更加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与性质,同时认识到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必要性,尽管规划只是把北京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批复是对首都城市性质更高阶段的认识,目的在于处理好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北京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重工业与新建项目,保护古都的风貌”。同时探索了“把单纯物质经济规划与社会文化规划结合起来,而且把长远目标和当前建设”有机结合的模式。[3]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在总体规划和定位中的突出,标志着对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的肯定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意味着从单纯的城市物质经济规划转变为城市物质经济规划与城市文化规划的结合,标志着北京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文化保护在首都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六)北京作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的定位表述

根据城市的发展实际,1993年,北京市编制了为期2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对城市性质定位的表述有一些变化值得注意,此次规划仍然保持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定位表述,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表述为“世界著名的古都”,“国际旅游城市”变成了“现代国际城市”。国务院对该规划做出充分肯定,在批复中提出8条指示。在城市性质上,北京是中国的国家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在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上,保证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以及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通过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把首都北京建设成为在全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最发达的城市。在首都文明建设方面,要把北京建设成为道德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1993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世界著名的古都”这一城市定位,与1983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方案(草案)》有了重要的区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坐标系上定位,而现在提到更高的层次,即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坐标系上确立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定位,“著名古都”的提法,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更突出强调了城市中心的文化特色,提出城市的改造必须与城市的文化特色相匹配,加强国家行政机构和服务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在体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突出技术与文化、经济与文化、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之间的联系,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升。与此同时,新的总体规划强调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服务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商业发展、城市经济与文化服务的关系具有了更加密切的关系。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对北京的总体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要求在科技研究和开发、城市文化建设、教育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面,进一步增强全国文化中心职能。对于这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中心城市,新的总体规划突出强调“世界著名的古都”的保护和建设规划,第一次设立独立的章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提出北京城市的建设要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革命传统、社会主义首都独特风貌。“世界著名的古都”的表述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概念,体现了在城市现代化中保护城市传统和城市对外开放的新视野。

(七)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的定位表述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城市现代化快速增长的时期,规划赶不上变化,经过仅仅10年的发展,北京开始呈现出特大型城市的趋势和特征。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做出批示,在综合研究和分析世界特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了四个发展定位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四个发展目标定位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城市文化定位奠定了重要基础。2005年,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并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做出指导性批复意见。这个规划保持了1993年总体规划中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现代国际城市的定位和性质,同时强调市场经济体制下首都经济发展的特色。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设在此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突出强调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首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发挥文化中心的全国辐射作用。以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以建设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为主导,以布局合理、较高水准的文化设施建设为主体,以服务大众的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发展定位准确、层次分明、满足群体需要的城市文化设施结构体系。推进博物馆建设发展,加强博物馆的数量建设、质量提升、种类扩展。加强区县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建设,保证街道(乡镇)和社区基础文化设施配套建设。由此可见,文化中心的全国辐射作用、国际水准的国家级文化设施以及区域性基础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体现了首都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结构框架。在科技和教育方面,进一步突出了北京作为全国科学技术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其次,在经济发展策略上,文化的经济性质和产业性质得到了强调,这是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没有的内容。总体规划提出大力促进北京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城市文化总体实力,提升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要与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发展首都文化旅游,要结合新城发展,开展城市休闲娱乐业和旅游会展。并且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快速的城市现代化乃至国际化中越来越面临挑战和危机。与以往总体规划不同的是,此次规划更加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文化建设发展上,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保护北京古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展示深厚的城市文化内涵,积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体现“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魅力和城市风格。在发展重要条件中,充分肯定北京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城市性质上,再一次强调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城市主要职能和发展目标上,强调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和延续历史名城文化风貌;在中心城调整优化中,提出以旧城为中心,继承发展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十字形空间构架。因此,在此次总体规划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内涵、功能、结构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

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文化定位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经验

通过上文的历史性梳理,可以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经验。经验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历史的总结,经验也是一种对历史过程的反思,经验更应该成为一种对历史理性的审视和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北京城市“各阶段的规划思想无不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城市规划不可能脱离历史环境而独立存在,只有从历史发展大背景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才能使规划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具科学性。”[2]129可以说,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内涵和目标的明确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更加明确的认识,更加合理的规划,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是与曲折的历史经历和历史的经验密切相关,也无疑与对这种历史经验(包括沉痛的历史教训)的理性认识密切相关。

(一)认识全国文化中心性质,明确全国文化中心职能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北京城市规划方案中,尽管也可以或显或隐地看到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功能定位,但至于如何建设和发挥全国文化中心作用却没有明确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表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工业基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更明确、职能也更清晰。1983年的总体方案提出加强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1993年的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和体现北京的城市性质。2004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把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历史名城的整体保护、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纳入城市发展目标、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贯彻和尊重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原则,全面展示城市文化内涵,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且具有高度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首都城市的性质和职能,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深刻认识到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性,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职能,才能深刻认识首都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二)强化文化建设总体地位,重视城市整体协调发展

文化作为包含多层面内涵和多结构形态的整体,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能力以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发展无疑在首都城市整体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在60多年的发展中,北京文化从强制性单一文化形态向多样性文化形态、从单一结构向多维性结构、从单一功能向复合性功能的转变,推动了北京文化从单一性建设向丰富性、多样化、内涵式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北京市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在首都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传承保护并重,推动首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文化在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得到了凸显。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也是未来的决定力量。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在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功能和作用,也才能有力推动城市整体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把握全国文化中心内涵,发挥首都文化资源优势

从历次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内涵是在历史的反思和历史的实践中得到丰富的理解和把握的。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规划方案,几乎都把北京确定为全国文化中心,在性质上似乎是明确的,但在内涵上却是单一的,甚至是空洞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体规划更加明确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和内涵。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草案)》提出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首都的独特风貌得到了强调,地域性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城市特色文化构成了全国文化中心的结构和内涵。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把民族优秀文化、国际文化交流、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都纳入其中,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城市、道德风尚和民主法制最好的城市、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国际城市。在这里,文化的结构扩展了,文化内涵丰富了,不仅要求增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而且在世界和国际背景中规划文化发展。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除保持上面提到的重要内容外,提出要建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提高国际影响力。经验表明,越是比较完整地把握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结构,越是积极发挥和利用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就越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就越能发挥它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作用。

(四)提高首都文化发展规划水平,增强首都文化建设战略意识

规划作为一种具有指导性、框架性的战略发展行为,是对已有发展的一种理性的分析和发展性的谋划,无疑对所规划事物具有理性的引导作用。文化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所具有的位置意味着文化在城市总体建设发展中所具有的位置。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定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沿用,但文化中心的内涵、结构、目标和任务都是不清晰的,甚至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定位和功能被弱化了。1953年的《改建与扩建北京城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把首都城市性质确定为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强大的中国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文化中心”被确定为四大性质之一。1957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把首都的城市性质确立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现代工业基地与科学技术中心。“文化教育”并列为四大性质之一。1973年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要把北京建成具有四个“现代”的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城市设施的、清洁的社会主义首都,实际上严重弱化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性质。20世纪80年代后,总结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乃至教训,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内涵和功能得到重新审视,逐步明确了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内涵和作用,全国文化中心的性质和内涵逐步完善。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内涵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完善,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文化性质、文化内涵和文化功能变得较为丰富和完整。因此,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总是与不断提高的城市规划水平和发展战略意识紧密相关。随着规划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规划更加具有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特色、全国视角和国际视野,从而更能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问题。

三、从全国文化中心到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

以文化建设提升经济建设,以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以文化建设增强政治建设,以文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城市协调发展,把文化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推动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把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是当代城市品质提升和“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北京是中国的国家首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近年来,中央对北京的文化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考察时,就如何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了五点重要要求。而其中第一点要求就是要明确城市的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职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其性质和职能,既是体现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中心,在“文化中心”这个维度上,全国文化中心要在全国的文化建设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在“城市”这个维度上,全国文化中心必须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发展的城市。从“文化中心”和“城市”两个维度结合起来看,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必然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它既是文化的城市,更是文化的中心城市。

首先,北京不仅作为一个文化城市,而且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城市,这就要求它应当超越一般文化城市的范畴并提高到全国文化中心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进行思考和规划。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不仅要加强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而且在繁荣发展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服务全国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上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也就是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文化要素配置中心、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和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在全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表率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驱动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和荟萃集聚作用。

其次,北京是中国的国家首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首都,这就要求北京的文化建设超越一般都市或城市的文化范畴概念,提升到国家首都的文化建设战略高度。国家首都的文化建设发展体现国家文化价值导向和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其应有之义和当然使命,即在全国文化的建设发展中发挥垂范作用,在国际文化发展格局中体现国家的价值取向和国家首都的话语权地位。

再次,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应该是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引领文化创新发展的城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影响力。“文化作为实践,文化的讨论、文化政治学、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所有这些都是而且一直是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4]307北京根据中央的要求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的战略目标,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发挥首都文化科技创新的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北京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前提,更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建设的必要基础。

最后,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应该是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城市。北京市已经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到2020年,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这是北京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和战略目标。这不仅在世界城市文化发展坐标上而且在世界文化中心城市的坐标上定位北京的城市文化发展和文化城市发展。这既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是文化城市的发展。“我们发现每一个独特的城市都有其与众不同的规划风格——这种规划风格经常会影响全球化的力量,同时也被这些力量所塑造着。”[5]319因此,在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体系中定位自身的战略发展,更需要一种立足于自身发展目标的世界战略视野。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还是作为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无论是这里的“中心”和“都”,还是“城”和“城市”的概念,它们所体现的既是北京城市的“文化”性质、内涵和功能,也是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性质、内涵与功能。由此,首都北京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就远不只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而且也是北京作为一个文化城市的建设发展问题。对北京而言,首都的文化建设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以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以文化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的问题。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机构积极推动各城市和地区对自身文化战略发展的关注,尤其是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联合国全球创意联盟”的发展和壮大即是其典型体现。萨拉特在《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中提出,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现实中的城市都是生动的、复杂且多变的,“城市首先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存在。”[6]37伦敦、巴黎、维也纳、赫尔辛基、罗马、东京、新加坡等城市,都积极寻求城市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力图以文化规划提升城市规划,以文化建设定位城市发展,以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整体发展,已经形成“以文化为主导”提高城市和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趋势,尤其是在文化与社会建设、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与科技创新、文化与生态文明、文化与日常生活,总之,在文化与城市整体发展日益融合的今天,城市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今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也就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结合国际国内文化发展和城市发展实际提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战略的重要原因所在。明确城市战略定位,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和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责任和当然使命,毫无疑问地包含着首都文化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唐晓峰:《康乾时期京师文化的繁荣及其国际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徐向东:《建国后北京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北京党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Neil Brenner and Roger Kell, “Introduction to Part Six”, Global Cities Reader, Neil Brenner and Roger Kell (ed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er & Francis Group, 2006.

[5]彼得·纽曼 安迪·索恩利:《规划世界城市——全球化与城市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萨拉特:《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itioning of Beijings General Urban Plann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LI Jian-sheng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s the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of China,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have close connections with the historic &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ntext of the city, which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Beijings consciously urban general plann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ll the previous urban plannings of Beij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city have caused great impacts on the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During the period, profound lessons as well a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re both manifested. They not only reflect what the role of the system of discourse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s, economics, society & culture and cultural awareness of city has play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and functions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They also embody the influences of strategic consciousness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on and advancement of Beijing as the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of China.

Key words:gener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cultural city(责任编辑 孙俊青)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GIS技术在重庆市大足区登云湖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水流功能分析及其在水利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及成效分析
大广高速两路段合建监控通信中心总体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