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忠净
摘 要:美术课堂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大胆创新,构建生本化的美术课堂。文章从呵护学生的直觉,激发创作欲望;点拨引领,构建和谐情境;开放课堂,提升参与水平这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生本化美术课堂,以期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本化;情境;开放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91-01
美术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与审美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完善学生的人格。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小学美术课堂应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美术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美术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美术课堂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敢于怀疑,善于发现,大胆创新,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美术课堂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构建生本化的小学美术课堂。
一、呵护直觉,激发创作欲望
直觉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研究的一个悬而未决的思维形式,直觉在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大量存在,并发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年阿基米德凭直觉发现了浮力原理。前苏联科学史学家凯德洛夫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够脱离直觉活动。直觉的存在,往往对问题的解决能带来惊人的效益。研究表明:儿童在画画时很少有计划性,只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想象,表现自己的情绪。有些教师与家长对于儿童涂鸦,一味地强调每一张画都必须画得“像”才算好画,总是当着孩子面说:“这画画得像什么呀?看人家画得多好。”诸如此类的做法,会让学生对画画渐渐失去了兴趣,将画画当成特别困难的事。殊不知孩子是在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儿童表达的是对事物的真实感受,是对事物内在的直觉表现。因此,教师必须保护儿童这种“不假思索”的直觉表现形式,让儿童艺术个性的发展能保持长久的新鲜与活跃。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涂鸦,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学生将苹果涂鸦成“方形”,这其中自然有学生自己的道理,也许学生想象而涂鸦的方形苹果的出发点是希望人类通过发明,创造出方形苹果,便于运输,便于收藏,其实用价值更大,其营养更丰富。教师应积极呵护学生的直觉,呵护学生的童心,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与热情,绝不能当头棒喝,将学生创新的“火苗”扑灭。
二、点拨引领,构建和谐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其赖以存在、生长和发展的背景,也就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美术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趣味性、探索性、发展性的情境,为学生构建自由、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新时空,让学生进行交流、探究、发现和创新,让学生成为美术的表演者、欣赏者及创造者。为学生构建与美术学习活动相关联的学习情境,学生置身于充满魅力的情境氛围之中,自然会产生审美的愉悦,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全身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比如,教学画汗衫时,执教老师由一位男生身上穿的汗衫引入课题,学生的注意力顷刻间集中到这位同学身上,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一件普通的汗衫竟如此美丽,学生一下子就进入画汗衫的氛围之中,使学生在“鲜活”的环境之中受到美的启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点拨引领,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情境,可以构建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的操作情境,可以构建观赏自然与各类美术作品的情境,也可以构建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的探索性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情趣。
三、开放课堂,提升参与水平
美术新课程,鼓励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美术学习新时空,开放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能随心所欲,充分想象,充分创作,充分表演和展示。开放课堂,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记录和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己的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真实地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思想,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现代美术教育研究认为,每个学生的审美观由于受其空间、时间的特定影响,其审美取向不尽相同。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切忌对学生的欣赏状态做过多的限制和约束,应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角”,让学生自主去欣赏、体验和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当然,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探讨,也有助于学生美术欣赏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人格魅力的提升。比如,学生在欣赏某优秀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再展开师生讨论、师生或生生间的探究、交流等,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欣赏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美术教材中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查阅这一作品的相关资料,再向同伴介绍自己欣赏这一作品的心得,与同伴分享,共同成长,共同从这一作品中感悟艺术形象内在的意蕴,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
四、结束语
总之,生本化美术课堂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营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氛围,是一种自由、生动活泼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生本化课堂上施展灵性,张扬个性,启迪创造性,在这样的生本化课堂上神采飞扬,收获成长的果实,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新吉乐.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2(02).
[2]路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