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 董衍美
摘 要 军民融合是我党我军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与思考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将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思考和推进对于富国强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指引下,职业教育更需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等方面融入军队需求,以推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深入发展。
关键词 军民融合;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3-0023-03
一、军民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队的强大,而军队的强大需要来自人民的拥护。“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中国军队自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始终亲如一家,军民融合是应有之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统一。2015年3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并首次提出要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中国的强军梦,既需要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更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支撑。一直以来,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院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为军队建设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指引下,职业院校在探索专业建设融入军队需求,推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深入发展上,更是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有关军民融合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职业院校深度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促进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拓展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范围,2015年10月10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天津市国防动员综合办公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三司联合举办了“军民融合-产教融合高端对话会”,旨在聚集各方智力资源,完善合作机制,加大合作力度,推进军民融合职业教育深度发展。总装备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天津市政府、天津警备区、中华职业教育社相关领导及职业教育系统代表、媒体记者4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二、充分认识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
军民融合是强军富国之举,其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我党我军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军民两用”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民养军”[2]。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方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赋予军民融合这一传统优势以新的时代内涵。
座谈会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信息创新研究院、国防科工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解放军装甲学院的代表纷纷强调指出,当前装备技术科研,军队、地方、科研院所、工业部门、大专院校都在搞,而且互相保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实现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就可以把各方的力量凝聚到一起,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的人才培养,相当多的专业是相同的,但是军队和地方都在搞,分散了教育力量,提高了教学成本,降低了人才质量,实现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就可以形成教学合力,降低教育成本,极大地提高人才质量;过去,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不少方面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造成了极大浪费,如道路设计不考虑军事需求,造成重型军械不能通过,战时飞行器起降不达标准,桥梁、涵洞不能通行大型军事装备,船舶战时不能应急使用等情况。因此,联系这些问题,通过这次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就能更好地认识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到军民融合具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统筹规划、一籽万粟的重大作用,更能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
三、探索相互融合的路径
从世界范围来看,军民融合在发达国家已有范例。美国建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即是“军民融合”的一个典型。美国国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军民融合给美国国防部每年节约300亿美元,相当于其采办费总额的20%以上[3]。因此,通过军民深度融合,一方面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各种渠道资源进入安全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解决了原有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能由原来的“输血”转为“造血”,促进我国军工产业升级。
当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2015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发布了150项军转民项目和100项“民参军”技术产品信息,制订修订了30项军民通用标准,并支持不少于20个重点军工技术项目转化和产业化。可以说,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但需各方进行充分沟通,以共同探索融合互补的办法与途径。
会上,各方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军队和工业部门有什么需求,职业院校有哪些对口专业,可以委托培养,既可以从中招收士官,也可以重点征兵,表现优秀的将来转为军官,即使退役的,也可以进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作,学以致用,真正形成产、学、用一条龙;再如,针对在科学技术方面,军队、国防工业部门的需求,院校、科研单位的优势,以及金融方面的风险投资,可以探索最佳融合途径,让院校、科研单位研究军队和国防工业最需要的技术,金融部门投资,在军队和国防工业部门提供试验和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学生到具体岗位学习实践,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又如,在生产与使用方面,军队提需求,学生、科研人员直接参与研制和生产,时刻想到军地通用,制成的装备,平时搞建设,战时能征用,培养出的人才,既能生产,又能招入部队,从事装备的操作和维修,可以大大提升经济效益、国防实力和人才使用效益。
市场运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和本质要求,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会上,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还特别介绍了其在依托市场调研需求,积极探索军企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挥的积极示范作用。2008年学校深入部队、科研院所、企业,就无人机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低空无人机在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及部队发展要求,学校于2010年申请成立了“低空无人机操控技术”专业,制定全国专业标准并颁布实施。2010年,学校编组了天津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一团指挥连,成为全国首家在高职院校编制的预备役连队,2014年又与天津巿滨海新区军事部共同组建了无人机分队。自专业成立以来,指挥连师生积极参加多项军事演习和抢险救援活动,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被天津警备区连续三年授予“先进预备役连队”。
四、打造互利共赢的创新联合体
军民融合的本质就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平台上配置资源,从而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和国家整体建设效益。因此,在认识明确的基础上,军、政、产、学、研、用以及社团等方方面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优势和弱项,共同探讨相互融合发展的方法,把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教育、科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打造“两个融合”共同体。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需求,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合路子。
基于这一想法,为切实落实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工作,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军民融合职业教育深度发展,会上,由中华职教社(北京)教育培训中心牵头,会同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电子装备局、天津国防动员委综合办公室、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同成立了军民融合与职业教育(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院,旨在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合作领域、机制、政策等研究,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产教研究与政策咨询中心、合作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全国军民融合研究、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技术成果转化的高地。
参 考 文 献
[1]军民融合战略 习近平与“十三五”大战略[EB/OL].[2015-11-20]. http://news.qq.com/a/20151121/023908.htm.
[2]郭亚军,杨宏伟.在国家战略布局下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J].社科纵横,2015(10):10-13.
[3]宋怡青.习近平5次公开强调军民融合[EB/OL]. [2015-9-6]http://business.sohu.com/20150906/n420487202.shtml.
Abstract The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s the fine tradition insisted and the major issue consider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has majo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country and army to think and push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a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Under the guide of accelerating the forming of deep military-civi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whole elements, various fields and high benefits, it is more necessar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ntegrate with military needs in specialty,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promot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 military- civil integration;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strategy
Author Chengyu,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assistant of Academ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 Dong Yanmei, research assista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