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研究

2015-04-29 00:44:03张星
成才之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高职

张星

摘 要:文章结合市场需要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实际,以自我发展理论和胜任能力理论为指导,讨论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育体系构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20-01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由McClelland所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企业在人才选拔和聘任的过程中对于职业胜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胜任能力测量成为大多数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要的手段和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胜任培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一、我国高职教育职业胜任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知网”的搜索情况,对于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此类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有关职业胜任力研究的内容有很多,下面列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1)普适性的职业胜任力模型研究——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王雷、李明斐、肖玉、眭国荣等,《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评价体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2)不同科类的胜任力研究——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杜岩、张学平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的模型》。(3)职业胜任力培育中的具体课程与方法应用——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成蕾,《内隐职业胜任模块的培养方法》,笵兰德、邓雪等,《职业胜任视角下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块设计》。(4)职业胜任与创业就业的关系——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曾大宏、常太明等,《求职过程中困境》《职业胜任是求职教育落脚点》。经过文献梳理,我们很容易发现,胜任力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培养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向了系统化和纵深化,除了一般性模型建立,在不同专业和学科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型营销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大学生培养和就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从就业出发研究市场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胜任要求,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营销人才职业胜任培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及其要求

在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主流招聘网站键入“市场营销”“高职高专”或“大专”等关键词进行筛选,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的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主要可以应聘的岗位包括:销售人员、客户代表、市场调查人员、营销策划执行,这与我们的经验是比较符合的。经过分析可以搜集到岗位信息,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提出的要求中提及较多的有:(1)吃苦耐劳、诚实守信;(2)有较高的承受压力的能力;(3)富有责任心;(4)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5)善于写作,富有团队意识;(6)具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7)富有开拓精神;(8)具备初步的营销管理专业知识等。此外,还有一些岗位对求职者的语言和计算机能力也提出了要求。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专业知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根据McClelland的胜任理论,职业胜任力包括看得见的知识、技能和看不见的内在的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等。从现实出发深入挖掘那些可能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特征,为改善组织整体的绩效和促进个人事业的成功做出实际的贡献。这说明高职院校培养市场营销大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内隐胜任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培养体系的建立

通过分析相关职业胜任模型和指标体系以及市场营销高职大学生主要求职岗位的岗位需求,我们可以将培养的胜任力目标划分为如下两个层次:“看得见”的胜任力——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体力。从岗位要求来看,主要包括营销基本知识、产品知识、销售和营销心理基本知识、客户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公关能力、信息搜集、营销技能、信息搜集和处理、语言和计算机能力等;个人形象和身体素质。“看不见”的胜任力——内部的心理资源。职业动机和成就动机,主动型人格,经验,自我控制、自信、希望、乐观、坚韧、责任心、诚信、努力等品质。如何将“看不见”的胜任力融入到看得见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当中,这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1)通过自主招生在大学生选拔过程中加入职业倾向测试,选拔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潜质的大学生进行培养。(2)创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理论、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搭建模拟经营、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3)创设虚拟职场,进行挫折教育、心理训练,建立职业胜任模型库,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深度,素质等级多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注重培养体系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研究[J].理论纵横,2011(10).

[2]李明斐,卢小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3]眭国荣,李莎.论大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

[4]杜岩,王鹏.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2012(09).

[5]孙敏,杜富荣.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大学生职业探索实证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专业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基于案例分析的校友平台建设研究
商业经济(2016年6期)2017-01-03 21:17:20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33:20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3:41
基于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的探析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销售管理》课程设计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9期)2016-06-20 10:28:02
应用技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践体系改革
科技视界(2016年4期)2016-02-22 12:12:18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40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