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高校校地互动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2015-04-29 00:44:03王继元顾永安陆正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校地城乡区域

王继元?顾永安?陆正林

摘 要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可以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社会服务优势、科技创新优势与文化传承优势,促进区域社会人才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整合。高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开展校地互动战略还面临着观念、制度、机制、权力和能力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不断发挥校地互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地方本科高校;校地互动;意义;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4-0028-0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其目标指向为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城乡一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容指向为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路径指向为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及农业工业化。地方本科高校植根于所属区域经济,其融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既有利于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链对接区域经济的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达切性,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高校本身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地方高校与所属区域经济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现实意义,在发展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互补性和互惠性。实施校地互动战略,是地方本科高校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意义。

一、校地互动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空间景观等方面,校地互动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有学者研究指出校地互动是指高等学校与学校所在区域或其他区域的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相关社会组织(如行业系统、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通过一定形式整合各自掌握的资源优势,并生成新的资源优势,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校地相互合作、共生共赢和科学发展[1]。由此可以看出,校地互动具有四个要素:一是合作的对象,校地互动作为主体之一的高校,其“互动”对象可以是地方政府,也可以是行业系统、社会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说明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需求具有广泛的相关度,为校地互动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合作领域和范围是高校所能涉及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就城乡一体化这个特定范畴来讲,主要包括亲农型人才培养,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培训,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社区管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支撑、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三是合作的途径为“整合各自掌握的资源优势, 并生成新的资源优势”,如专业与产业对接工程,高校发挥专业优势,社会发挥产业优势,共同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技术更新等,如人才共育工程、高校开放办学社会积极参与,既可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又可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人才短缺的现实需求问题。四是合作目标,高校通过校地互动战略能够有效融入、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并在合作中实现办学内涵的深化、办学实力的增强、高校职能的落实,最终促进合作方有机整合,“共生共赢、科学发展”,这是校地互动的价值基础。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校地互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助推地方人才战略的实施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人居环境、政策、生活水平差异较大,人力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校地互动在优化地方人力资源结构上有两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一是契合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等院校是所在区域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应调整和规划好办学定位,围绕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符合高校自身定位的人才培养方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具体来说,高校要认清自身合理的服务半径,主动结合服务区域的经济特点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常熟理工学院围绕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将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设置了与地方产业发展吻合的电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技术等专业和专业方向,并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地方企业和社会的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二是开展农民培训,推进农民市民化。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城乡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中小城市优秀人力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大力开展农民教育与培训,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变,即适应从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城镇文明的转变,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引导农民以农业耕种为主向工业、服务业等就业方式的转变,即适应不同就业方式对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提升农民的科技、信息和服务水平。

(二)有利于发挥高校科技优势,驱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高校以其知识创新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地方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实力; 地方以其创新所获得的物质资料和经济资源“反哺”地方高校,推动高校知识创新,再度传递给区域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发展系统,实现高校与地方互动共生与和谐发展[2]。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农业工业化,涉及农业产业的信息化、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可以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可以培育涉农类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和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以引领农业从传统耕种向产业化、生态化和集约化转型,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有利于发挥高校人才集聚优势,促进区域文化战略的提升

高校是社会文明的发射源,高校文化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美国学者克拉克指出,“大学作为我们文明中的一个社会机构保持了其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3]。地方本科高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理应以自身文明引领社会文明,以自身文化影响社会文化,以自身努力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发展,既是自身文化优势发挥,也是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的一种表现。通过校地互动战略,高校文化可以吸纳和融入地方元素,丰富自身大学文化,而且高校还可以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协助地方挖掘、整理和保护区域文化,特别是打造城乡融合、文明互助的城镇文化,激发地方文化活力,促进文化繁荣。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校地互动的现实困境

(一)观念制约

校地互动战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传统,高校与区域经济所属政府及其相关组织形成了合作意识和观念。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自身的阶段和特点,在校地互动等相关领域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还存在不少观念上的问题,如有的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只是所辖区域一种特殊形态的“下属单位”,所谓校地合作是高校理所当然地服务区域发展,认为合作只是走形式、走过场,不予重视,这是一种表现;还有一种思维,表现为急功近利,政府追求效果,马上要影响,企业追求效益,马上要成果,高校追求实惠,马上要资金,政府高高在上,企业急急忙忙,高校不紧不慢,合作不在一个节奏,不能同频共振,形成不了真正的“互动”,很难取得实效。

(二)制度制约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构建了以合作紧密、内容广泛、稳定持久、应用性强等为特点的“企业孵化器”、“科技工业园区”等校地互动合作模式;在德国,形成了以目标的稳定性、过程的持久性、效率的极大化、务实性非常强为特点的“双元制教育”“顾问合作制”等教育模式。在我国,从国家层面来看,虽大力提倡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社会、各类机构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和创新,也推出了协同创新的“2011计划”,但缺乏系统的文件、政策对校地互动进行支持或扶持,特别是鼓励高校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和要求还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高校和政府的校地互动战略还需合作方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和合作诉求进行顶层设计,形成相关制度,对校地互动的内容、要求、保障机制等予以固化。

(三)机制制约

我国高校开展校地互动战略于内于外尚未建立一定的运行机制,如地方政府鼓励支持企业、下属单位等主动对接高校的定期沟通制度,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的推进制度,政府支持校地互动的资金、政策扶持制度,合作单位的准入制度,没有资质和信用的单位定期清退制度等;高校本身也没有建立相关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来落实校地合作的内容,如成立专门的部门领导和推动校地合作,建立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在教师科研、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方面予以政策引导。正因为缺乏校内和校外的运行机制,才出现了校地合作推进缓慢、合作氛围冷清的局面。

(四)权力制约

当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比较有限,在经费来源、人才引进、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诸多方面都要受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制约,对办学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需求无法及时应答。如面对区域经济的新要求、市场的新需求、产业的新发展,高校无法及时应对,有时只能主动放弃,与机会擦肩而过,有时只能打“擦边球”,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与合作对象的互动成效。

(五)能力制约

高等教育资源较为封闭,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能力较差。一是科研转化能力低。高校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专利等形式呈现,成果转化利用率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技术更新、管理创新的能力较低。二是人才培养适切性低。高校的專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三是资源有效利用率低。高校资源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科技发展能力低,本科院校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但是就高校现有资源对社会开放程度较低,高校周边区域未能最优化的配置、利用现有资源,造成高校资源的隐性闲置。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校地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明晰校地互动的结合点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校地互动,有着特定的范畴与特殊的意义,要紧紧扣住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这三个目标来设计、规划和推进校地互动战略。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讲,要准确进行自身定位,明晰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哪些需要做,哪些可以做。具体来讲,一是要明确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要树立立足区域发展、依托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支持区域发展的理念,发挥传统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明晰服务面向,争取有所作为。二是要实现特色发展,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社会需求、文化发展诉求的实际情况,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上发挥高校优势,打造新的增长极,有效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如济南大学搭建了“政府领导、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使济南大学成为济南市高层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先进文化孕育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二)政策支持,聚焦校地互动的着力点

当前地方高等教育在开展校地互动战略时还需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的政策支持。在学校外部,一方面主要争取地方高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争取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在专业设置、师资引进、职称评审、招生计划上给予充分自主权,便于高校在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上能够与社会有效对接,在面对地方产业发展新动向、新要求时能够有效响应。另一方面,要争取校地互动对象,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地方企业、行业、政府部门与高校广泛合作,协同创新。高校内部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等,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引导高校师生自觉服务城乡一体化。

(三)健全机制,把握校地互动的关键点

健全的机制是保证校地互动落实的关键因素。高校与互动对象要建立沟通协调制度,共同规划合作前景、协商合作内容、定期研讨合作事项;要建立管理组织,确定工作职责,配备工作人员,专门推动合作事宜;可以尝试项目管理制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合作;建立经费筹措和投入机制,可以从企业、政府、行业争取一些经费支持,高校也可以投入一部分对重点合作项目、重点合作内容,保障合作顺利开展;要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对合作的项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在职称晋升、成果认定、收入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如常熟理工学院与常熟市政府共建汽车工程学院,常熟市政府投资800万元作为经费支持,建立由双方领导担任组长的理事会,领导合作共建工作,每年召开至少两次工作推进会,研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工作,取得了实效。

(四)建立平台,找准校地互动的切入点

工作平台是校地互动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合作项目的快速落地、迅速推进。一是合作共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核心问题。企业与高校共建科学研究平台,既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也可以帮助高校研究成果与市场对接,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优势。此外,农业工业化的进程中,分布在农村的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亟需高校的科技支持,以帮助中小企业改变管理、经营和生产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园,增强区域新兴企业的竞争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持续动力。二是合作共建教育培训平台。校地共建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帮助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人才集聚优势,开展各类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针对企业、行业、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组织人才提升需求,开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不断优化所在区域的人力资源。三是合作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城乡基础设置的差异一直是城乡一体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良好的、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既是本科院校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院校所在区域发展的积极目标。校地合作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即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也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如徐州市政府将创业园建在徐州工程学院,驻马店市政府将驻马店电视台、图书馆、体育馆建在黄淮学院,丰富了高校办学资源,也避免了重复投资。

参 考 文 献

[1]顾永安.校地互动: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2):50-55.

[2]许霆.“校地互动”战略:背景分析、实施内容与机制保障[J].江苏高教,2011(6):41-43.

[3][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9.

猜你喜欢
校地城乡区域
校地协同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