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以来,孩子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他们津津有味地朗读、感悟,他们齐心协力地合作、探究,他们面红耳赤地辩论、争鸣……这样的新型课堂使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让执教者感到欣慰,让听课者得到享受。但当我们用反思的眼光去审视,课堂上是谁表现得这么出色?是谁总是这么活跃?是谁一直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我们的优等生。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课堂教育公平,因此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课堂中的另一类群体——学困生。
一、学困生在课堂上的现状透析
1.文本的感悟:浅尝辄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于是老师放弃了传统的分析讲解和满堂问的诱导,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文、品味语言,咀嚼文字,获得情感熏陶。可是,由于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差异很大,导致有的学生真正品尝到了“书的香味”,但有的学生只触及皮毛,或者囫囵吞枣。下面是一小段感悟课文的实例。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苏教版第六册《雪儿》)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
生1:我体会到作者天天和雪儿在一起。
生2:我体会到作者和雪儿的感情很好。(我没有及时引导评价,剩下几个同学举着手,继续点名说)
生3:我体会到了“我”和雪儿都向往着自由。
生4:蓝天才是雪儿施展本领的地方,而作者也希望早日回到学校,所以他们要天天去看蓝天。
生5:白云飘飘悠悠,自由自在,作者和雪儿都向往着自由和快乐,希望自己的伤快点好起来。
……
从上例中学生发言与举手的情况即可发现问题:多数学生对待课文的感悟仅仅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甚至游离于文本之外。而课堂上精深悟道、语惊四座的都是个别优秀的学生(如生3、生4、生5)。他们成了教师意图的代言人,而学困生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感悟是一种高要求的自学过程,他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感,也需要他们具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而这些方面学困生都很欠缺。总之,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没有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面对新的自主学习方式更是不知所措,力不从心。
2.课堂的交流:甘当听众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活泼热闹是它的主旋律,自主探究是它的生命线,学生一个个高举小手争着喊着,甚至离开了座位。看着这热烈的气氛,踊跃的场面,执教者十分高兴。但当我们低下头透过如林的小手,便可以看到许多端坐在位子上好像“与世无争”的“忠实听众”,这些甘当听众的多数都是学困生。
《学记》中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和别人交流学习的感受。而交流又需要每个学生的激情投入,需要创造性地展现和批判性地接受,总以旁观者的态度参与交流,怎么会与课堂融为一体,怎么会与大家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不习惯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向盘”。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更没有主动站起来大声反驳别人的勇气。
3.组内的合作:只是看客
新课程理论中把“合作学习”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学习方式常被应用于平常的语文课堂之中,合作为学生创造了许多自由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也培养了他们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下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合作学习教例: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第六册)时,我让小组内同学合作表演课本剧,重点是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三者之间的对话。各组学生很快分好了角色,饶有兴趣地排练起来。可是我就近观察了几个小组排演的情况发现,由于角色有限,每组中都有一位学生没有承担角色,只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对组员的排练也不提任何意见。他们被排斥在合作团体之外,成为“无用”的人,成为一个旁观者。而这些学生大多是学困生。正因为他们是学困生,所以其他同学对他们缺乏信任,害怕他们不能完成合作中承担的任务,害怕因为他们而影响了整个小组的成功。久而久之,学困生便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失去了参与的勇气,自卑的心理愈发严重,孤独的感受更加强烈。
4.开放的作业:得过且过
新型的课堂教学呼唤着新型的作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开放型课堂的必要延续。开放性的作业生动有趣而不枯燥,深得学生的喜欢,但它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和习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面对开放型的作业,许多学困生得过且过,甚至偷懒不做。
如教学《漫话端午》(苏教版第六册)这篇作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并记录下来。”方法建议:可以采访一些老人,向他们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也可以通过书籍或网络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检查作业时,我看到许多学生通过调查、上网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对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有了详细的了解,写起作文来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可同时我也发现有十几位学困生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他们认为这样的作业与他们无关,早就把它置于脑后了。其实,开放性的作业更重要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完成作业所经历的调查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灵活有趣,但是要多动脑筋,多费周折,所以学困生知难而退。
二、探寻激活学困生课堂思维的策略
教育是一门缓慢的艺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的,它有自己的规律,不能一蹴而就的。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同的个体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在转化学困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对策。
1.为他们“修桥铺路”
在阅读感悟过程中,教师不应是一个旁观者,而应是深度参与的引导者。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当发现学困生在感悟中遇到障碍时,不能撇下他们只带领少部分优等生先行,而要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修桥铺路”,引导他们深层感悟。
如上述案例中当学生说到“作者天天和雪儿在一起”时可以追加一句:“他们为什么要天天在一起看蓝天?”让学困生在课堂中进一步深思。此外,教师在发现学困生的感悟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时,还可以用语言激励:“同学们,再深入地读一读,你会有更欣喜的发现。”
另外,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淡薄,自主习惯尚未养成,教师要引领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用简捷有效的点拨引领他们找到深读感悟的方法,从而顺利地实现感悟的目标。与此同时老师要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一次次尝到成功的甜头后,他们就会有自主思考的意识,久而久之就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感悟能力。
2.为他们“巧搭戏台”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冷静而且清楚地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要让林立的小手遮蔽了眼睛,不要让表面的活跃掩盖了底层的沉默。面对甘当听众的学困生,教师要特别关注,为他们“巧搭戏台”,使之从沉默走向活跃,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失落走向成功。
(1)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课堂交流中,学困生的回答总是不尽如人意,或者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或者只是答对一半,很少能品尝到成功。教师要针对他们的情况,有意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如:选择难度较低的问题,降低对他们的发言要求,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等等,让学生经过努力,便可获得成功,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2)变换方式,让他们乐于表现。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是他们不敢发言的原因之一。对于问题的答案,他们常常是能意会但不能言传。针对这个现象,教师要适时变换方式,灵活机动。如变语言表达为演、画、唱等活泼简单的形式,让他们在有趣的形式中乐于展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与体验。
(3)同伴交流,为他们做好铺垫。学困生由于感悟能力较低,交流时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和认识,所以只有保持沉默,聆听别人的发言。教师在全班交流之前,可以安排邻座学生之间进行先期交流,让学困生在互动性的交流中注入活力,加深自己的认识,为参加全班交流做好铺垫和准备。
3.为他们“留一席之地”
课堂上,小组合作时,教师要适时地介入合作群体,关注合作进程中的学困生,提醒同伴为他们留出“一席之地”,让他们融入集体,参与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促进学困生从圈外走进集体,变旁观看客为主动的参与者。
(1)找准角色。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效协调,引导学生合理分工,给学困生留一席之地,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把学困生当局外人,而要给他们安排一个角色。让学困生在参与合作的同时感受集体的存在,并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实现价值。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承担一定的任务,既是其学习的压力也是学习的动力。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就成为合作成果的创造者之一,欣赏成果,他们会感到满足,会感到自身价值的实现。
(3)让他们感受关爱。合作群体之中,要引导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激励,为共同的目标而手拉手、心连心。这样学困生才会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被抛弃者,而是在享受着集体的关爱与亲情。
4.为他们的作业“导航”
教师要巧妙引领,让学困生正确地看待开放性的作业,愉快地经历作业、留恋地回味作业,使作业成为他们要做和乐做的事。
首先,教师参与。与几位学困生一起完成作业,为其鼓劲,为其导航。让他们在与老师的合作中感到荣幸和快乐。在调查、访问、分析、总结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业的乐趣与魅力。
其次,有意组合。让邻近的学困生共同完成作业。由于他们的水平相当,没有了与优秀同学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心理压力与依赖心理,而且,还可以增添他们完成任务的勇气,也可互相监督,真实地经历作业的过程。
再次,细致评价。作业展评时,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成果,耐心品味,为他们的精彩亮点而赞赏,为他们的自我超越而喝彩,以激起其再度作业的高涨情绪与自信。
绽放每一个生命的精彩是我们共同的教育愿景,也是打开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今天我们为学困生播下了一粒学习的种子,遇到适宜的时间、温度的时候,他们就会破土而出,绽开小芽。
(谢国芬,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2144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