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帅
“你还是能感受到,这个国家是在一步步往前走的。”一位先后两次创业的好友,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感叹道。
他的话大概表达了不少创业者的心声,在中国,开办公司确实变得容易了,一点又一点。
创业艰难
即便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注册过公司,应该也能达成这样一种共识:许多与政府相关的申请程序,都像是为阻挠申请而存在。
或许,正是这些“阻挠”,使得我们之中的许多人离注册公司很远。3.2亿人口的美国,约有3000万家小微企业,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而中国,约有5600万家小微企业,平均每24个人中才有一位。
这样的对比略显偏颇,我们不妨实际操作一番。
在美国注册公司,需要一位以上的公司董事或股东(无国籍限制的自然人或法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公司名称和5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不需实际到位,承诺即可),不限制公司注册地。
在中国注册公司,首先建议请一位熟门熟路的工商代理(“跑腿中介”),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精力。如果决定亲力亲为,则需要自己搞定:
1. 注册地址:中国多地(如北京)不允许注册公司异地办公,因此需要找一处办公地址。如果没钱租用办公室,也可以买一块“虚拟注册地址”——只应付工商审核,不做实际办公——这当然不是什么合法行为,但被逼得非常普遍。
2. 核名:绞尽脑汁想出的公司名字,很有可能已被注册,或因有歧义、有政治错误、工作人员看着别扭而无法通过,最好备着几个候选名字前去。雷军曾抱怨:“公司取名一次只能提5个名字,反馈周期要7天,而好的名字都已经被占用了,双方来往交涉的过程就花费了很多时间。小米光名字就花了3个月以上。”
3. 验资:核验注册资本,是最麻烦的一步。流程依次是到银行开验资户→入资→获得银行征询函→到审计部门开具验资报告,其间需要预核名通知书、股东全员的身份证复印件(部分银行需要身份证原件,部分银行要求股东全员到场)、法人代表的人名章(签名不行)等等材料。在拿到验资报告之后,尽量让验资机构多提供几份盖有红章的复印件,将来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时用得着。
4. 填写注册材料并提交:跟着说明填写,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各种材料多复印几份,因为审核人员会提出很多修改要求。
5. 领取营业执照,进而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6. 开设正式企业银行账户(公司基本户),等等。
有人说生在中国就像进行一局地狱模式的游戏,颇有几分道理。若将上述流程制作成一局“创业大富翁”,我们很可能会看到:“玩家必须掷出六点,才能核名成功”“核名失败,休息一回合”。
关于注册公司的流程,网上还有很多经验帖,凝结着创业者们的血泪,这里只能从略。但已不难看出,在美国梦的土地上,开办公司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样简单,而在中国梦的土地上,开办公司特别梦幻……
国家改变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衡量经商便利程度的《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2015》中,中国得分62.58,在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90位。
别小瞧这将将及格的得分,较之过往已有重大进步——得益于“开办公司”一项得分的大幅提升。
最初的改变来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也就是说,创业者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等,可以“白手起家”,而后筹资。于是,在公司登记时的验资报告也免了,省去许多步骤。
核名流程也变得更方便。以北京为例,近两年已经广泛开启了线上核名方式,反馈周期逐渐缩短,预计再也不会出现耗费数月的情况。
最后也是正在进行中的一步,是将原本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并,并将三证号码统一为“商事登记证号”的商事制度改革。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过一次,又在3月20日到国家工商总局考察时,提出硬要求——“‘三证合一、一照一号的改革,年內务必实现!”
毫无疑问,无论对于现有公司、创业公司还是行政部门而言,使用一照一号,都会大幅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
在中央督促之下,各地改革可谓如火如荼。然而这其中仍有不少的坑,一位江苏创业者在领取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后,到银行办理公司基本户登记,却被告知还需单独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无奈之下,他又回到工商登记窗口,再次办理。
“三证合一”的改革难度便在于,这不是工商局一家能够说了算的。以前是不同部门各管一段,井水不犯河水,如今让他们让出手中的职权,谁也不愿意。
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要求相关部门“从大局出发”,加快推进“一照一号”改革。“从大局出发”五个字,令人感慨。
摆在创业者面前最大的一道坎,叫作政府的“部门主义”。
虽有进步,在中国注册一家公司,平均耗时仍然是营商环境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的12倍。
但愿这个国家的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别再较劲,肌肉和骨骼别再较劲,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别再较劲,合力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