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烨
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邱少云一不小心又成了舆论热点。
起因是凉茶品牌加多宝与微博红人“作业本”之间的一出网络营销,加多宝以答谢为名称要赠送十万罐凉茶给“作业本”开烧烤店,后者欣然应允。事情就坏在“烧烤”二字上,有心思敏捷的网友翻出“作业本”两年前的一条微博段子:“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
微博上对参与这起网络营销的二者群起而攻之。“作业本”得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加多宝则赶忙删除微博道歉,缴械投降。
“作业本”侮辱先烈,自然没什么可辩护的。段子手哪有不贪吃和嘴欠的?常在河边走迟早要湿鞋。
对于事件另一主角加多宝,我只能说:风向不对,撒尿也能尿自己一身。反正在网上浸淫多年的我是不知道在微博网络话语中“烧烤”有什么特指,相信加多宝的微博小编也不至于如此胆大妄为,特意影射。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太过政治化,不管是对先烈的形象,还是对当前充满对抗的思想分裂现状都无益处。
总而言之,口炮党可以休矣!邱少云的后人或亲属完全可以向法院起诉“作业本”侵犯名誉权,能用法律就用法律,这才符合中央依法治国的精神。
回头来看舆论漩涡中的邱少云烈士,侮辱之举当然十分不妥。但是,是不是不允许有任何质疑呢?
《解放军报》3月底刊登一则关于“怎样上好党史军史课”的新闻,其中提到“质疑教学”观念,就是在政治理论课讲授中,直面当代大学生的“活思想”,尤其是疑问点、症结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报道还引用了南京政治学院教授李峻的观点:“面对学员在学习党史军史时的误信误解,教员一方面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也不能靠一般的批评教育来要求学员不信网络信教材。要让学员信服,还得靠精深的研究,凭过硬的专业。”
可见,处在信息时代,军校中的学生对党史军史的某些歷史细节会有疑问、有质疑,社会中人想必更加如此。
质疑是正常的,没有任何质疑才是丧失了思考能力的表现。
思想认识的统一是在动态中达成的,这个动态过程包括质疑、争论、求证、重新诠释、深化认识。很多历史疑问是可以讲清的,也是容易讲清的,讲的过程就是重新诠释、深化认识的过程。很多人懒得讲,习惯打压和扣帽子,其实是放弃了让先烈的精神重新焕发光辉的机会。军报这两段话当是廓清历史迷雾最好的态度。
就拿“火烧邱少云”来讲,有些人认为“一声不吭”不符合生理常识。这当然是犯了拿普通人的常识去衡量战争中军人的特殊情境的错误。但是事实并不难解释:邱少云烈士被大火烧着不久,就因为吸入大量浓烟窒息死亡。他之所以能够自始至终地动也不动,首先因为他有舍身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同时也与他很早就已失去知觉有关。
把这些细节讲出来,邱少云仍然还是英雄,而且是更加饱满的英雄,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
但在传统的革命叙事中,邱少云之所以能够扛住烈火焚烧的疼痛,完全是因为有信仰的光环加持,是革命信仰成就了“烈火金刚”。而且不光是邱少云,其他牺牲的英雄也都有批量定制的信仰光环。这样一来,英雄不仅没有了个性,还变成了戏曲脸谱,让人看不清他们的真正眉目。战争年代,这样宣传英雄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已经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南辕北辙了。
想必很多用“科学招牌”对烈士事迹提出质疑的人,并不是拒绝英雄,而是拒绝假大空的宣传罢了。而且,这有可能最初只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一群理工男或者军事爱好者通过建模分析,讨论在当时的战斗环境里面这样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是多么求真务实的场面呀!一些人非得把它当作某某政权的欺骗本质,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另一些人就举起大棒,厉言恫吓,叫一切质疑者住口。
最近,我还看到两年前《重庆晨报》的一则报道,称小学生寄信给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提出许多疑问,包括“烧了这么久他不痛啊?”“身上弹药为何没爆炸?”馆长一一解答。我想这些小学生肯定不是有什么坏心眼,我只会反躬自问,当年的我怎么就是个老师和书本说啥就是啥的呆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