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媒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包头广播电视台《法制第一线》栏目,以“站在鹿城法制报道最前沿,打造鹿城最具影响力法制广播”为宗旨,多视角、多层面报道解读法制事件、传播法制精神、促进司法建设、加速社会和谐,其舆论监督范围涉及包头市各级执法部门。当来自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信息因缺乏相应的核实和甄别,让人真假难辨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因其公信力、权威性和专业性,令公众更加期待。那么,《法制第一线》是如何赢得鹿城百姓赞誉的?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把握导向 正确定位
报道新闻事件真相,鞭挞社会丑恶、呼唤社会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关注国计民生是广播法制节目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其终极价值追求。
1.把握舆论导向,树立法制思维。当前,法制宣传的手段多种多样,法制节目也因其特殊的传播效应,使其成为法制宣传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做好法制节目,首先就是要遵循和体现法制的基本原则。广播法制节目从其节目的设置到播出的内容,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一旦出现违法现象,造成的社会后果将不堪想象。其次是法制节目要注重品质,要敏锐把握影响法治进程的法制事件,找准法律的落脚点,用好、用准“法言法语”。再次,广播法制节目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必须要时刻把握舆论导向,克服“新闻审判”现象。
2.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作为一档广播法制节目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由广大听众来评判。 要让听众喜爱,节目就必须要注重环节设计,以听众喜闻乐见的法律故事等节目形式播报,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适当加入现场演绎、音乐等文艺手段,强化感染力和艺术性,使节目有血有肉、生动活泼,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律教育。
3.注重宣传效果,加强节目互动。一档好的广播法制节目,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法律大讲堂。《法制第一线》栏目,在节目中采用“小短剧”的形式再现事件原貌。短剧根据内容设定情节,有波澜、有冲突、有悬念,让听众有想象的空间。短剧结束后,在节目中开设热线、短信互动平台,让听众通过热线参与进来,畅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请专业律师加以点评,使听众对法律的理解更加深入,达到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效果。
二、形式多样 视角独到
广播法制节目要不断焕发出活力,就必须坚持大众化和民生化发展方向,通过不同的播出形式,体现出法制节目的人文情怀。
1.要抓住法制现场。广播法制节目要吸引听众,就必须及时、准确地抓住法制事件现场,进行深入报道。一是,抓住各类重特大案件、事件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跟踪报道。这些案件发生后,短期内必然会引起群众的关注,听众迫切地想了解案情的发生、进展及调查过程。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广播法制节目只有做到客观、准确、全面、视角独到,才能抓住听众的耳朵。二是,抓住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解读。邀请法律工作者,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解读,满足听众对新法律法规了解的迫切性。比如2013年,中央“八项规定”是关注度最高的词汇之一,包头市各级公安部门从年初起,在半年时间内展开四轮明查暗访,严肃问责。栏目组播发了消息:《本市公安系统12名违纪民警被问责》,消息播出后,听众反响强烈。
2.要讲好法制故事。要充分把握听众对法律事件的好奇心,用讲故事的形式,把法律法规常识普及到听众中去,让听众在听故事的时候有所启迪。然而,要想讲好法制故事,就必须要深入挖掘法制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综合利用各种广播特效,把听众带进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让听众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要做好法律服务。广播法制节目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壮大,就必须让节目从内容到形式“接地气”,为广大听众服务。包头广播电视台《法制第一线》有一档《律师热线》节目,每周利用3天的时间,邀请资深律师做客直播室,通过热线、短信给听众现场释疑解惑。
三、精选题目 提升品质
法制节目制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听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提升广播法制节目制作质量,就要从法制节目选题、采编播人员素质和节目的时效性入手。
1.节目选题要精。广播法制节目的选题要做到精,一是要从发挥舆论监督角度出发选题,以推动各级执法部门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二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热点出发选题,使法制报道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三是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选题,关注百姓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状态,引导人们对法律故事和法治人物背后的法律、道德、人性等进行深入思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比如《法制第一线》报道了包头市治理停车场乱收费的问题——《宣战停车乱收费》,这组稿件的选题紧扣社会热点,是节目致胜的主要原因。包头市停车位与车辆比例为1:8,“停车难”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矛盾。这组连续报道通过层层分析、观点参与、实际行动等多种方式将停车场治理混乱现状、深层次原因、相关部门不作为等现象层层曝露在“阳光”下,倒逼政府部门针对停车场治理乱相迅速整治。这组连续报道播出几天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社会学者和法律界人士表示: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媒体、市民发起的民主监督及推动法制进程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在越来越公开、民主的社会环境下,民众、社会管理者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2.从业人员素养要高。法律特有的严谨性、准确性决定了法制节目必须做到规范、严谨,而广播节目特有的采、编、播一体化的模式对法制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影响法制进程的重大法治事件的敏感性,法治事件直播现场的驾驭能力,法律条文理解的准确性,运用法律术语的准确性,法制故事的连贯性等等。另外,广播法制节目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以法说法的简单复制中,必须充分挖掘刚性法律背后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
3.节目时效性要强。 法制节目作为一档社会民生类节目,承载着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这就要求法制节目要及时报道最新、最快的法制事件,抓住受众的猎奇心理,以独特的视角和权威的解读,第一时间传播出法治的声音,传递出法治的力量。从法律的时效性出发,要求广播法制节目时刻关注国家和地方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法律法规,通过选取案例,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解读,让广大听众及时准确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达到普法宣传教育和提高收听率的双重目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法制建设也已经进入了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制第一线》节目会向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法制类节目从业者怀着弘扬法治精神、传播道德文明、凝聚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彰显人文法理、催人扬善向上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包头广播电视台 )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