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来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互联网企业由最初的简单支付逐步影响至传统商业银行领域,换句话说有交集出现在了金融业和互联网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为线索,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二者相互依存确又彼此制约的必然性。而商业银行要做好准备,迎接新时期互联网风暴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P2P;第三方支付
一、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回顾
1.商业银行的产生及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业银行从整顿金融结构、实现金融调控再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岁月。
(1)出现商业银行的概念,四大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型。从八十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的更新需要银行和金融业达到更高的标准,传统银行的弊端也开始暴露,我国开始考虑建立体制、业务、范围、功能更多的“综合性银行体系”。
(2)设立一批新型商业银行,丰富和完善商业银行结构。截止到现在,我国已先后设立了10多家新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它们总资产已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十分之一以上。
(3)组建政策性银行,独立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职能,打破原有银行体系限制。我国自1993年先后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对我国传统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过渡起到推动作用,实现了商业性与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分离。
2.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延续
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前进的技术要求和政策条件均已具备。在这样的环境中它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以拍拍贷、陆金所为代表的线上进行、分散风险、低门槛等特点的P2P模式。借款人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借出者可以根据借款人发布的消息,了解并最终确定借出金额,大大促进自助式借贷款的实现。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超过800家的P2P信贷公司,其总交易量与2013年相比有爆炸式的增长。虽然互联网金融具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加交易透明度等积极意义,但是其行业发展仍缺乏稳定性,虽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作用,但实质性意义相对还很有限。
(2)以微信、支付宝客户端,百度钱包,拉卡拉等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方式。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上占有率居于前三的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共占据了92.7%的市场份额。广阔的市场、发展的社会需要使得运营商、银行、支付厂商以及其他一些组织纷纷进军手机支付领域,推动了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壮大。
这一系列现象均都表明,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自己的地位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对比
互联网金融,说到底不过是依赖于互联网为工具的金融实质。金融本质是期货配资和投资的和谐统一与持续发展。所以,它只是将商业银行的传统运行方式颠覆,而没有改变金融本身。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虽然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但是面对已年近400的商业银行引以为傲的客户基础、资金稳定和产品组合方面的优秀因子,互联网也只能做个后起之秀。总之,互联网能够在虚拟的空间传达消息,却不能改变消息本身,能够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便捷,却不能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所以,二者可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而互联网金融将会使传统的银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策略
1.摒除老旧观念,树立新好价值
不可否认,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多方面冲击了银行业。以客户阶层和服务内容来看,以往的银行,不夸张的说是由少量的大客户撑起来的,他们大多用课本死板沉闷的公式来面对客户的解释。可是,时代在变化,客户投资的目的和想法也在完善,所以银行对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业务的重视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样的,为了使客户拥有满意的交换式服务银行和客户的交流应该更加便于理解易于吸收。
2.银行必须注重服务和客户之间要求的对接,掌握更多的客户需求
互联网金融具有把握市场导向、方便快捷、成本低和发展快的优势。银行业的金融能力相对比较强大,拥有稳定的客户来源,而且物理网点的分布相对比较广泛,深得客户的信任。因此,上述优势都是其与互联网金融业展开激烈竞争的筹码。此外,银行一般设有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增强本身和客户之间的交流与对接,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客户的信任度,深层次的理解客户的需求,力争获得大量且稳定的客户来源。
3.银行必须直面互联网金融,取其优势,避其弊端
互联网凭借网络技术的支持和强大的数据资源,对传统银行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银行为了更好地发展,必须准确分析原因,加大对各项网络技术的重视,准确的把握市场发展潮流与趋势,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徘徊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的重视且尽力满足,转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此外,银行还要保持自身传统优势,充分利用真实可靠,方便可信任的特点,进一步的扩大客户量,在维护传统优势的同时取得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50-51.
[2]李文博,孙冬冬,刘红婷.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3(02),46-47.
作者简介:原惠毓(1994- ),女,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3级投资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