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闯 陈舒 辛亚利 孙琳琳 单长楠
作者:刘闯,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思维及创新技法;孙琳琳,吉林大学机械学院(130000);陈舒,通信作者,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创新方法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方法、通信工程;辛亚利、单长楠,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1300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新近40次,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达到10年来新高,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已经深深印在国人心中[1-3]。随着创新理论TRIZ(意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TRIZ理论也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近年来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性,在国内外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使用[4-5]。笔者发现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从众思维模式,通过把学员分组,打破学员间的沉默、羞涩和信息闭塞等弊端,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形式也得到飞速发展。随着新技术的到来,要求高等教育拥有更出色的学生、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更大的教育机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受到很多学员的反感。国外研究者往往会把研究精力放在基于分组的学习模式如何应用于教学中[4-5]。而在国内,研究者主要是把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小学学生的教育中[6-7]。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有利于调动学员积极性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小组内成员会为了完成既定的小组目标积极努力。TRIZ理论的讲授对象是成人,成人对于讲师或者其他小组对本小组成果的评价是非常看重的。这样使得每个学员都会积极地思考,更有利于深刻运用所学知识,这是TRIZ—裁剪课堂教学讲师都想努力达到的效果[8]。
有利于学员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TRIZ理论的优势不完全在于理论,更在于实际的应用。且TRIZ中的裁剪理论更是分析问题工具,进而要求学员有较强的实践性。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小组内部的组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达成一致的目标,很多时候要克服自己的思维模式,把大家的思维优势、知识特点融合在一起。这与裁剪理论的四个裁剪策略非常吻合,所以也是笔者选择分组教学模式的目的,借助其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优势。
学员知识的迅速丰富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另一个优点就是,对于小组和小组之间,一般一个小组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同时使得小组间的信息达到高度共享。
国内外对于TRIZ—裁剪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运用裁剪去解决现实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或者工程案例的解析;并且由于裁剪作为分析问题工具的独特性,一般会和其他TRIZ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结合使用,有很多研究人员对于理论研究都很深入,但是对于裁剪的课堂教学模式却鲜少有人涉及。
基于分组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设定基于分组教学的TRIZ—裁剪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首先,在正式讲课之前,讲师就要完成学员的分组并告知每个小组所需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分配的辅助教师,以便于之后在授课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有目的、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讲师所讲授的内容。之后,会通过讲师的讲解,让大家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再要求每个小组在相同时间内完成该小组既定的任务。同时,在每个小组内的辅助教师也是一个重要角色,在小组成员遇到困难或者出现停滞状态时,适时给出恰当的建议,会使得小组讨论、方案提出、方案融合等环节可以继续进行。
接下来会给每个小组展示本小组成果的机会。这样一方面是让每个小组都觉得公平,另一方面,在小组展示成果的同时,也是其他小组成员学习的一个重要机会。
最后,会让当堂讲师对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通过讲师的点评及给出的建议,也会对小组学员的知识起到补充作用。
图1 基于分组教学的课堂设计
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根据笔者设计的基于分组教学的TRIZ—裁剪理论课堂教学流程,本文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分组的教学模式所体现出的四点优势作为调查维度,来判断裁剪教学中运用分组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发挥分组教学的真正优势;其次,通过课堂效果来研究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学员理解裁剪知识,并对辅助教师在小组中的作用进行问卷调查,以掌握辅助教师在小组中的作用。
1)调查对象。本文调查对象为每次培训来自不同企业和专业的工程师、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学员共六期,总计100人,每期学员的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流程、授课内容完全一致。
2)调查问卷。
问卷1:有关分组教学模式优势的展现,共计24道选择题。问题1~6:有关学员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及其效果。问题7~13:学员是否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问题14~18:是否帮助学员克服了他们的思维定势。问题19~24:学员知识是否得到了丰富。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分组的教学模式融入裁剪课堂中是否发挥了它的优势。
问卷2:教学效果及小组内辅助教师的作用调查,共计10题。通过问题1~5对知识点的判断提问,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授课讲师的预期效果,进而印证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是否真的适用于裁剪教学。问题6~10是对小组内辅助教师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小组中辅助教师到底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更为合理。其次,整个调查问卷共计34道选择题,分别对应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偏差。然后通过统计每个选项的人数,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3)调查数据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全部回收,其中不含无效问卷。本研究两份问卷共计34题。该问卷的信度值,通过计算为0.931,大于0.9,所以是可信的。
问卷1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裁剪授课过程中,分组的教学模式还是发挥了它的优势,说明该课堂流程设计比较合理,基本上达到笔者选择分组教学的目的,而且学生对于分组教学模式对自己知识的迅速丰富还是非常认可的。
通过对问卷2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是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是小组内辅助教师的作用,所取得的效果都是非常显著的。
本文把分组的教学模式应用到TRIZ—裁剪理论的课堂教育中,笔者把设计有分组模式的裁剪教学流程应用到实际的课堂中,然后通过调查问卷1所得数据的分布图,证实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四点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通过调查问卷2,进一步印证笔者所选的基于分组的教学模式是适合裁剪理论教学的,并且学生也需要辅导教师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同时,笔者还发现影响基于分组的课堂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客观因素为学生和教师,他们是课堂上的掌控人和信息的接受者,因此,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对基于分组的课堂教学模式会产生诸多有利或不利因素。■
[1]侯茂章,曾路.省域技术创新发展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六省和东部五省市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 2015,34(4):91-97.
[2]侯沁江,陈凯华,蔺洁,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功能演化研究:兼论政府措施的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 ,2015,34(3):12-25.
[3]高丽娜,张惠东.集聚经济、创新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J]. 工业技术经济 , 2015,34(4):70-77.
[4]Barker D, Quennerstedt M, Annerstedt C. Learning through group work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approach[J].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2015,20(5):604-623.
[5]Barker D, Quennerstedt M, Annerstedt C. Inter-student interactions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a post-Vygotskian analysis[J].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2015,20(4):40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