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行越来越快,公路建设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俗语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必需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更加重要。公路工程的基础是路基,实践表明,路基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公路的质量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说,建设符合标准与要求的公路,首先就要确保路基的质量。路基端面的主要形式是填方路基,其稳定性与强度对于路面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及寿命起到决定作用。为确保路基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施工程序必须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切记野蛮施工和盲目施工。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填方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路基;公路;经济探索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桥梁与公路的数量不多,相应地承载能力也不高。我国对于新建和改建桥梁公路来说,资金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对公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吨位的汽车越来越多。因为货车与大型车常常超载,这样就会造成对公路桥梁一定的损坏,有的地方的路面损坏非常严重;有的地方的桥梁也有比较严重的损坏,这严重缩短了公路桥梁的寿命。运输部门因为超载所得到的效益对于公路管理部门在养护和改造公路、桥梁方面支持的费用简直是九牛一毛。这种只最求方面利益而损坏全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
前期工作
在路基填筑之前,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需要准备的主要包括资源、组织、现场与技术四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在路基施工前需要进行技术方面的准备,要从查看相关设计文件开始,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核对,若发现相关文献中存在问题,需立即提出。对施工的组织设计教学编制,钉出边桩,测量中线,依照填筑的高度,确定路基的边线。随后进行清除工作,清除地表的积水以及植被、根系等,对于清除过程中出现的坑穴要进行认真填实,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不可用生活垃圾土、腐殖土、冻土块、淤泥或盐渍土进行路基的填筑。同时填土中不能有树根、杂草等杂物,所用填土的粒径不宜过大。准备工作完成后,对边桩与中桩进行复原。在填土前应进行碾压,还要坚持压实度,确保其达到规范要求与设计要求。
在填筑路基之前,需要击实试验填方土样,试验其塑限、CBR、液限等物理力学性能,利用击实试验对填方土样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进行确定。
对于试验段的施工,相关规范要求:对于二级或以上的公路路堤,在施工前,需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对土石路堤、填石路堤以及特殊地段的路堤进行试验段的施工。在填筑路基前,要选择各种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其长度一般为100米。在对试验段施工后得到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机械组合等指标,并及时对试验段的施工进行总结,写出报告,上报业主或者监理进行审批,以对后续的施工进行有效指导。
路基的填筑
路基填筑用土,最好的是砂性土,其次是粘性土,最差的就是粉性土,因为粉性土土质差,易造成路基病害。路基一定要分层填筑并且边填筑边压实,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含水量太大会出现“弹簧”现象,而且还会产生粘轮情况,含水量太小,对于压实来说就比较困难。事实表明:只有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才能到达最好的压实效果。为了是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达到要求,每侧路基的填筑宽度需大于设计宽度30cm,然后再进行削坡。为避免积水对路基造成破坏,填筑路基表面要有2%-4%的横坡,以防雨水冲刷路基边坡。一定要均匀密实地进行路基填筑,路床顶面横坡必须和路拱横坡保持一致。在路基的下层填筑透水性差并且强度小的材料,在上层则填筑透水性好、强度高的材料,避免将透水性差的材料填筑在透水性好的材料上面,切忌混乱杂填导致路基病害。
碾压良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填土路基的质量,土质、含水率、压实机具和方法、压实功能与压实厚度等方面是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碾压土质路基时,需要在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进行,要是含水量太小,需要补洒少量水,要是含水量太大,需要进行换料或者晾晒,确保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依照压实机具与土质的性能,确保碾压后的路基平整度与压实度等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检验路基的质量
检验土质路基的质量主要包括弯沉、压实度、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平整度、宽度、边坡与横坡坡度等。当中的关键项目就是压实度检验。检验填方路基的压实度时,通常采用灌砂法,并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施工单位首先要自检,自检各项指标合格后,填写分项或者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抽检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结束语
路基工程作为路工程的基础,是道路结构最下面的一层,在它上面作用着基层、垫层、面层,承受着所有的荷载,在路基施工前,要从经济、技术、组织以及现场准备等方面入手,进行精心准备,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质量意识,严格的控制每层的压实度,从根本上避免路基产生各种质量病害,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增强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增加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发展大交通,要有大信息。笔者认为,公路交通不仅要建设质量体系,还要丰富信息的内容,拓宽应用的范围。公路交通信息的综合应用,除原有交通流量数据统计外,还要包括养护管理,超限运输管理,预测、规划等。
参考文献:
[1]余建星,李彦苍,徐金利,索娟娟.路基填方材料配合比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04:172-176
[2]耿光伟.路基填方施工技术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09,19:269
[3]黄岁世.公路工程路基填方施工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2,12:212
[4]靳军伟.高填方路基变刚度处理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
[5]徐保国.公路路基施工控制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289
赵长新,江苏嘉宾建设有限公司
智富时代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