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华鹏
如果您读过这个小说,我相信它会对您的阅读给予某种回报——精神上的一杯清茶或一杯浓咖啡。
我的意思是,这个小说好看,有足够的吸引力,如茶一杯,端给您故事的清香;此外,在故事背后,或者说在故事结束之后,它深藏的意味生发出来,如一壶不加糖的浓咖啡,为您提提神,触动您去想想那些看似“无用”却沉睡在我们内心一角的问题。
有时候,问题越“无用”越是让人纠结。比如小说《寻找慈恩塔》,就将一个纠结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在远离历史、不再追责的今天,当事者为何还要隐藏真相?小说也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是保守秘密的职业习惯,还是想推卸责任;是一种生存智慧,还是曾因遭受报复而内心恐惧;还是因为隐藏真相其实是隐藏自身的脆弱……问题很复杂,问题的答案也很复杂。
面对复杂的一切,借用小说来讲故事,就是不错的选择了。故事是隐喻,是象征,是将虚空、纠结的问题具象化的方式,故事只提供答案的多种可能性,不会给出答案,回答权交予读者,因为形形色色的读者手中握有形形色色的答案——这便是小说的魅力。
小说中的“慈恩塔”是可见之物,走进慈恩塔就是走进一段历史的虚无中,越深入,历史的迷雾越浓郁,当迷雾随着执著的寻找渐渐散去,“我”发现,隐藏真相的人越来越多,隐藏真相的原因林林总总,虽然所谓的真相只存在于一种“合理”的推理中,但隐藏真相的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性世界却残酷地留存下来了。这是让人惊异的世界。到这一刻,小说穿越故事,由我们精神的一杯清茶变成了一杯浓咖啡。
三年前,鸿琳在《福建文学》发表中篇小说《梨城叛徒》,随后该小说被转载、获奖,受到赞誉。之后鸿琳也发表过一些小说,但没《梨城叛徒》有影响。今天他又回到熟悉的“梨城系列”,写下《寻找慈恩塔》,是一次不输给《梨城叛徒》的写作。
美国《纽约客》杂志提出“小说写作八条准则”,其中有“为你的角色设定动机”和“修改,修改,不断地修改”两条。我将这两条说给鸿琳听。他表示赞同。在我读到《寻找慈恩塔》的初稿时,小说有三万多字,我以为“吴美丽”那个角色的动机有些牵强,我建议鸿琳不要将过多的笔墨花在这个人物的情感线上——因为这条线与小说的“核”关系不大——鸿琳做了大修改,消灭掉了几千字,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小说似乎精炼多了。
作为编辑的我和作为作者的鸿琳,交流稿子的过程是顺畅的,在来来回回的电话中,我如实地说出我的感觉,改不改或者改到什么程度是鸿琳的事儿,我不会勉强他,但从我的感觉来说,小说在改后的确好多了,叙述节奏、故事的凝聚力都比以前好。其实,我并不太愿意与作者谈论稿件的修改,因为有些作者自恃清高,认为编辑并不会比自己高明——有时事实也是如此——再者,即使提出了修改意见,有些作者也无法改出来,不如罢了,能用则用,不能用便拉倒。但是有些时候遇到一些有潜力、也听得进去意见的作者,我还是愿意说出我的真实意见,因为我相信我的意见会对他有所帮助——识庐山真面目的人往往是山外人——这样说并不是说我有多高明,只是读小说这件事做久了,见多识广吧,基本的自信还是在的。
今天的小说读者是挑剔的,他们心很大,打开一个小说总想从里边读到:好看的故事、智慧的表达、深刻的思考……一个都不能少。这种挑剔可以理解,因为今天可读的东西、精彩的东西太多了,他为什么要去读一篇寡淡无味的小说呢?所以在今天,做一名有口皆碑的小说家,写一篇皆大欢喜的小说,越来越难——有这样的小说家和小说吗?不管有没有,读者是上帝,上帝没有错,那么这样的结果便是,写小说的和编小说的都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处心积虑”起来。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反正《寻找慈恩塔》的作者鸿琳写的是如此,我们编辑编的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