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促进大学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研究

2015-04-27 11:30李连芝马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实验

李连芝 马强

【摘 要】通过在大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实施健心运动处方的实验,运用“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评价和探讨实施处方的心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处方的实施,在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意志及情绪因子上有明显进步。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心运动处方;实验;大学生

人们在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扰,心理健康问题和日益严峻,尤其是与天之骄子——大学生联系得这么密切,更为令人担忧。根据一次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一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南开大学学工部自1994年开始连续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1/4左右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我国高校“少年班”学员中,约有1/3因各种心理障碍不能完成学业而被淘汰。北京16所大学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病死亡的17例中有9例为患重型精神病而自杀,占52.9%。石家庄某高校近几年休、退学的37名学生中,48.65%是由于患心理疾病。从我国50年代到90年代精神病的患病率统计资料来看:50年代初2%,70年代7%,80年代仅巧岁以上人口就已达10.5%,90年代达20%以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可喜的是在1985年,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益友咨询中心。至今,全国2100多所高校已有30%的大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江苏省27所高校联合成立了“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协调负责省内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尽管如此,有些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例是如此之高。根据若干大学生咨询机构的老师反映,前来咨询的学生如此之少与前者极不成比例。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本人在此不一一分析。但有一点肯定是很重要的,因为大学生对心理障碍认识不足,常常把它误认作精神病,或其它不可告人的病症,而不敢主动面对心理咨询老师。鉴于这种现象,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从事体育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以及近几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本文向同学们推荐几种运动处方,以求学生能坦然的走进这“运动治疗渲泄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校及其它有关院校1~4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每年级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587份。其中男生292例,女生295例,年龄18~23岁。

1.2 方法

采用目前国际上测试亚健康常用的SCL—90量表及将列有30项有关个人健康的问题的自编问卷调查表发放给自愿参与者,让其打勾。将所有问卷整理后进行统计处理,找出普遍存在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并归纳出各种类型。将发生心理亚健康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65人)和对照组(157人),实验组配以相应的运动处方,实验组规定选择1~2项锻炼内容,每次练习时间20min,每周练习4次。对照组自由锻炼。实验时间为3个月。

2 研究结果

2.1 普通体育课实施运动处方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年级实施健身运动处方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女生,实验组处方内容为运动教材健身、身体素质健身和健身理论课。对照组按常规教学内容上课。测试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的处方锻炼,实验组各因子得分均有所下降,且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上明显下降,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除恐怖症状外,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对实验者的心理健康是有一定作用和效果的。

2.2 运动处方模式

3 结论

运用体育运动处方和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焦虑大学生进行干预治疗8周后,血清中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和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有显著改善,焦虑状态缓解,体育运动处方和团体心理辅导综合模式适用于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房蕊.业余体育参与因子对大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35-138

[2]吴秋娟,刘文化,姜丽.大学生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90-94

注: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用的可行性研究》,编号1413007,成果论文。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做个怪怪长实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