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科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游玩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借助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学中教师就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善于运用生活知识去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就可以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要为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共10元。在活动中要求:①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②用所发给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通过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买东西这一活动,学生不但会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自然而然地用生活经验解决了数学问题。学生在解题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的考虑,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提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注意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据,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三、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探究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首先出示了:星期六,我们班两位同学到街上百货商店买文具,相约下午1:30在商店门口集中,如果求他们几时从家中出发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学生畅所欲言,得出:需要知道他们家到商店的路程和各自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我又改成:如果他们都下午1:00从家出发,5分钟后相遇,你能算出两家之间的距离吗?学生展开讨论,得出:如果两人沿同一条路同一个方向走,两家的距离实际是两人所行路程的差;如果两人沿同一条路相向走,两家的距离实际是两人所行路程的和;如果不走同一条路,两家的距离无法确定。然后,再出现例题,让学生自主想出求路程的方法。最后,我又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这样,通过再现生活实际情景,找出解题的方法,学生易理解、运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空间,体现数学价值
1.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通过一些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回报交流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过程。
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们可以叫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外活动。例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