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是世界性的数学教学新的发展趋势。为保证学生的开放式学习,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及其教学活动,到目前为止研究甚少,本文从教学情境、教学素材、学生开放式学习三个方面讨论了师生之间开放式的数学教学。使得高中数学的教与学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分层教学
在开放式教学的大环境下,数学开放式学习相继成为热门。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是世界性的数学教学新的发展趋势。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开放式数学教学,下面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有效地开放数学教学情境,实现高中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1.改变教师角色,实现分“角色”教学
学生是这个时代未来的主人,他们追求个性,崇尚明主,反对教条。这样对我们的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改变教师的角色,已达到学生的个性要求。古语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角色的不断变化,一改传统的枯燥乏味,课堂常见常新,久而久之学生上数学课不再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适应了这个时代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个性要求。
2.改变学生身份,实现分“模块”、分“层次”、分“小组”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按照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最终无论是数学素养较高还是较低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完成各自的预定任务,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我们改变了学生的身份,通过分模块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选择取向。
分层教学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充分地开放数学教学素材,实现高中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1.通过数学建模实现开放数学素材
数学建模竞赛揭示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必然联系。我们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在教授数学课程时对教学素材我们应该不断开放,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教参,局限于大纲。而应该借鉴大学生数学建模实例,在教授课程时加入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织。通过数学建模实现数学的开放教学素材。
2.通过使用数学应用软件实现开放教学素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应用软件,在教学中制作图片式的、阅读型的、程式化的课件,可灵活变化的,并能按变化当场进行计算、推理和作图,把传统意义下的“学习”数学变成“研究”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3.通过数学题开放实现开放教学素材
开放教学素材不仅仅是加强百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表现在数学题本身。不同的问题应有不同的解题策略,需要不断研究和推敲,常常要不循常规、勇于创新,考虑的问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样,有利于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多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力。
三、巧妙地设计学生开放式学习,实现高中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1.在教学情境中保证学生思考的空间
在课前复习和教学情境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层次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不断深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直到自己把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利用这一段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判断、归纳,在整个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模块、不同小组的学生都按时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预设问题,这样不同个性化的学生都能够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2.在教学素材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在每一个环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掌控课堂上的知识点。实现利用有限时间对知识达到最大程度的掌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3.在学生的开放式学习中预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是肤浅、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此时的思维才真正启动。因此,课堂上应充分重视质疑。学生只有破解了“疑”,他才会获得理解和认识,才会真正的运用。
希望通过教学情境、教学素材、学生开放式学习三方面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雪丽,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法探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
[2]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 广西: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1-72.
[3] 张汗仓、赵函:《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4] 朱美华. 开放题中的新亮点[J].数学大世界,2004,(10):29-30.
[5] 刘桂松.《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关系》.《新教育探索》.2004(1).
[6] 潘新德.《培养发散思维的途径和方法》.《中小学数学》.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