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条斑紫菜产业价值链研究*
——以南通市海安县为例

2015-04-27 02:26李博管筱牧杨晓晨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条斑海安县紫菜

李博,管筱牧,杨晓晨

(1.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 226007; 2.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青岛 266071;3.海安县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 海安 226634)



中国条斑紫菜产业价值链研究*
——以南通市海安县为例

李博1,管筱牧2,杨晓晨3

(1.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 226007; 2.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青岛 266071;3.海安县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 海安 226634)

南通市海安县是全国主要条斑紫菜养殖出口基地之一。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经济主体关系性视角出发对产地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海安县条斑紫菜产业经济主体间通过生产资料、信息、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共享以及内外部价值链的合用,形成了紧密且稳定的伙伴关系,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仍存在人才共享机制不健全,价值增值受限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共有平台建设,重视加工环节的增值作用,合力建设区域品牌,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延长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条斑紫菜;价值链;经济主体间关系

1 引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条斑紫菜作为传统海洋经济作物,其保健食用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受到了消费者及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条斑紫菜产业发展迅速,并由此带动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紫菜养殖及出口大国[1]。中国条斑紫菜业竞争力形成的源泉除了在于产业外部需求条件的旺盛以及技术、贸易发展等条件的日趋成熟外,更在于主产地产业内部经济主体间积极的经济活动和经营诸条件的改善。

价值链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来说明”[2]。而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完成内部的价值增值活动外,还要与外部的如政府、科研机构、供应商以及其他竞争企业等主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企业的外部价值链。产业的竞争优势正是在于这种企业自身有效的增值的活动,以及是否能够通过价值链内外部的经济主体间协调并合用价值链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目前,关于条斑紫菜的研究广泛集中于养殖加工技术问题、贸易问题以及产业发展问题等方面[3-5]。这些研究通过俯瞰产业整体,对其宏观发展概况有了基本的把握,为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了诸多见解。

但对于水产品产业价值链的研究,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孙琛等[6]从水产品内外部价值链及优化管理等方面对水产品价值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价值链的研究方法为完善企业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分析工具,但缺少聚焦产地源头某个小范围地区的价值链实证分析。其中,基于产业经济主体关系性对条斑紫菜产业价值链的研究更为少见。

综上,本研究以条斑紫菜主产地南通市海安县为例,在考察产地产业发展现状及组织构造的基础上,从经济主体关系性出发对其价值链形成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条斑紫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

2 海安县条斑紫菜业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海安县条斑紫菜养殖主要集中在老坝港镇,其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南临长江,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拥有广袤的滩涂资源,为紫菜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目前,海安县海上养殖规模达到1万hm2,并拥有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年产量占国内条斑紫菜的60%以上,是中国重要的养殖出口基地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国紫菜之乡”。

海安县条斑紫菜养殖相对于其他产地虽然起步较晚,但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2—1996年的起步期。1992年最初是以捕捞为主,从事紫菜养殖的企业只有1家,海上养殖人数约100人,养殖渔船共有两艘且为木质结构,养殖面积仅有26.67 hm2左右。随着野生紫菜资源的减少,1996年开始尝试进行小面积的人工养殖,养殖面积增加到160 hm2,增加钢质渔船两艘。

第二阶段是1998—2005年的产业化形成期。此期间,条斑紫菜生产由人工养殖转为现代化机械养殖,钢质养殖渔船增加到22艘。同时,携手与上海、南通等地的科研院所合作,开始发展壮大育苗事业,育苗产量突破1 000万。与此同时,在紫菜加工提升方面也完成了较大突破,引进一次加工生产线6条,逐步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并且,2002年全国第一家紫菜行业协会即海安紫菜商会的成立以及2005年由13家紫菜加工企业共同出资南黄海紫菜交易市场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海安县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2006年以后海安县迈入第三阶段的飞跃发展期。如图1所示,2006年开始海安县积极努力开拓外沙渔场扩大养殖面积,养殖面积达到0.17万hm2,比2000年增加了80%,并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至2014年增加到0.24万hm2。养殖产量在养殖面积持续扩张的同时,通过积极推广冷藏网技术,也实现了快速的提升,2010年达到6.58亿张,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此后虽然由于海况、天气等条件的影响严重,产量有所下降,但到2014年仍保持在1.75亿元的较高水平。在此期间,海安县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得以延伸。在一次加工生产量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开始投资引进二次加工生产线,着力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并且,2012年开始,海安县加工企业逐步改变以往为“美好时光”“波力”“台尚”等企业进行贴牌生产的模式,尝试三次加工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图1 2005-2014年海安县条斑紫菜生产产量和养殖面积

3 海安县条斑紫菜产业的组织构造

根据海安县条斑紫菜养殖加工相关业者的调查数据,整理产业组织构成如表1所示。海安县条斑紫菜生产企业共15家。按从事经济活动形态可分为以下3种形式:① 养殖、一次加工企业;② 育苗、养殖、一次加工企业;③ 育苗、养殖、一次二次加工企业。分别占主体总数的40%、40%、20%。

从表1中可以看出,育苗产业的经营主体为大规模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76.67%,其中仅1家企业的育苗面积就达到15 000 m2,占据了总面积的50%。而中小规模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养殖和一次加工,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4.63%、67.39%,而这些企业间的生产规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次加工养殖企业共3家,加工生产线共10条,其中1家企业生产条数达到9条,占总数的60%。

4 南通市海安县紫菜业的价值链形成

海安县条斑紫菜价值链主要由生产材料供给、育苗和养殖活动、加工流通和市场销售4个环节的增值活动链接而成。

在第一环节的生产材料供应环节中,紫菜育苗企业所用种子的90%均为自家采集,其余10%从设置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国家级种子库购买。其他加工、洗菜等一些大型设备,如毛竹、绳子、包装箱以及柴油燃料等生产物料都是以海安紫菜商会的名义,对外进行统一选购、谈判,从而达到提高企业议价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7]。此外,由于南通市是全国最大的文蛤生产基地,保证了育苗所需文蛤贝壳的稳定供给。同时,海安县还有渔网之乡之称,因此条斑紫菜育苗养殖用的渔网渔具基本都由县域内供应商供应。

表1 海安县条斑紫菜产业组织构造

注:各产业大规模企业分别指:① 育苗面积在8 000 m2以上;② 养殖面积在5 500 m2以上;③ 一次加工线6条以上;④ 二次加工线6条以上.

在育苗环节,6家紫菜育苗企业生产的种苗,其中50%以两种途径流通于县域内:① 以低于市价30%左右的价格销售到县域内养殖企业进行现金结算;② 先将种苗提供给养殖企业保证其生产顺利进行,年末养殖企业再以购买育苗企业烤紫菜的形式抵资。其余50%则分别销售到连云港(20%)、大丰(15%)、 如东(15%)等江苏省内其他产地。而在养殖环节,紫菜原藻的95%基本上是供企业自身一次加工所用,其余5%则销往外县。目前,全区域原藻产量可以维持18个月的加工生产活动,不需额外从县域外购买,基本保持着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

在加工和市场流通环节,15家企业生产的紫菜原藻均在南黄海紫菜交易市场进行统一再干、一次加工、包装和销售。并且,由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统一,再根据不同标准的紫菜产品先标以底价,然后再以竞拍定价的方式销售给如高岗屋、雅玛柯等二次加工企业。海安县条斑紫菜二次加工的70%为订单加工,主要销往美国(50%)、西欧(30%)等目标市场。其余30%为自主加工产品,销往国内市场的各大连锁超市。目前,海安县条斑紫菜深加工产品仍以海外市场为主,但据相关业者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以10%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预计国内市场份额将反超海外市场。三次加工如上文所述,主要进行贴牌生产,目前正处在研制开发阶段(图2)。

海安县条斑紫菜在价值链形成的过程中,产业经济主体间通过在生产资料供给、技术支持、信息资源以及销售渠道共享等方面的协调和合作形成了紧密的伙伴关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种信赖关系的建立对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性和创新能力、获得竞争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由于紫菜加工设备等主要生产资料的统一购买行为提高了对价值链上游供应商的斡旋能力和议价能力,使得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资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紫菜苗、文蛤贝壳、渔网渔具等县域内的供应,缩短了内部与外部价值链间的距离,具有较高的地理集中性,不仅可享受到价格的优惠,还可省却运输等环节的费用,从而大大压缩了生产成本。

(3)由于海安县条斑紫菜交易在南黄海紫菜交易市场统一进行,因此可通过在价值链的市场销售环节上的合用避免了互相压价的恶性循环,同时节约了交易成本。

(4)以大规模企业为首,通过向大学、研究机构等技术支持部门,提供资金、设备及场地等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来获得最新的信息、技术以及研究成果的优先使用权,并向县域内其他中小规模企业进行推广,从而降低了中小规模企业在获取信息、技术研究上的成本。同时,基于这种信息交流,迫使企业间在感受隐形压力的同时,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间接提高了学习效果[8-9]。通过企业主体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行为,从而营造产业整体良好的创新氛围。

这种经济主体间的各种协调和合作,产业内企业主体由竞争关系向伙伴关系的转变,交易费用的节约,其最终结果促使企业更容易获得生产资源和进行技术改革,从而增强了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如上所述的生产性的提高及生产规模的扩大。

图2 海安县条斑紫菜产业价值链

5 结束语

海安县通过紧密加强企业、科研机构、供应商等经济主体间的关系性,以及内外部价值链的合用,形成了相对稳定且有效的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而且有利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性的提高。从而实现了远大于单个企业的产业竞争优势,但在价值链形成以及经济主体间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不足有待解决。

(1)海安县条斑紫菜产业经济主体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生产资料供给、信息技术共享、销售渠道共有等方面,实现了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但却忽视了人才的共有,人流的畅通。据调查,近几年由于从事紫菜养殖劳动者数量逐年递减,企业自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企业间为争夺劳动力和技术人员而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主体间关系及价值链的稳定性。如何解决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由人力成本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是目前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难题。对此,企业可加强与高校的密切合作,以研究生为中心,为其提供学术研究,毕业实习必要的研究设备、场所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照顾,以培养优秀的技术指导储备人才。同时,依靠政府加快推进产业信息、技术、人才共有平台的建设,通过向企业无偿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技术成果来改善信息的不对称性,加速价值链中信息流的流动,对技术人员专家库进行登记备案,并接受企业技术方面的咨询,以缓解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

(2)在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中,加工和销售环节无疑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关键节点。在加工环节上,随着国内市场条斑紫菜消费量的急剧扩张,紫菜加工能力的提高,加工规模的扩大是成功开拓国内消费市场的首要前提。但从目前海安县的产业组织构成中可以看出,二次加工主要集中在大规模企业,而中小规模加工企业中大多数仅拥有1~2条加工线,加工能力偏低,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二次加工整体规模。在销售环节上,应在整合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借鉴日本佐贺海苔、滨名湖海苔的成功经验,以南通紫菜联合会为主导,重视区域品牌的整体性,通过设计区域品牌形象、举办品鉴会等方式加大区域品牌宣传和建设力度,从而带动企业个体品牌的成长。

(3)政府主体作为产业支持部门在价值链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在平台建设方面,还是在养殖及加工生产机械化的推广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其主导作用。应通过采取培养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合作关系,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延长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1] 李博.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2):90.

[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王羽,崔恒梅,尤正富,等.大面积栽培条斑紫菜高产高效配套技术[J].中国水产,2006(10):43-45.

[4] 张卫兵,徐加达,端木怡燕,等.日韩两国紫菜产业分析及启示[J].食品科技,2005(10):9-12.

[5] 张美如,陆勤勤,许广平.条斑紫菜产业现状及对其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产,2012(11):15-19.

[6] 孙琛,吴燕.水产品价值链研究综述[J].中国渔业经济,2012(5):163-169.

[7] 岑赫,杨正勇.海安县紫菜商会的经济效率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4(5):41.

[8] 陈柳钦.产业价值链: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J].理论探索,2007(2):79-80.

[9] 任新峰.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原则与实现路径:基于江苏沿海开发的分析视角[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3):1-5.

南通职业大学校级课题(1407205).

F326.4;P74

A

1005-9857(2015)12-0100-05

猜你喜欢
条斑海安县紫菜
猴兵守山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紫菜蛋花汤
不同干条斑紫菜和烤条斑紫菜光合色素含量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在番茄果实颜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紫菜包饭
揭秘“塑料袋紫菜”
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及条斑病发生动态
江苏省海安县表彰基层慈善组织“双十佳”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