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岚 麻小珍 曹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03)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实力。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期,社会发展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思想的冲击,也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诸多方面。浙江省现有高职教师23 461人,其中专任教师15 777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约占45%。
开展青年教师发展动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青年教师群体(35岁以下)的心理和需求,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便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工作策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保证学校师资的稳定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笔者以某地区某一高职学院的教师为样本,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55份,其中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87.5%,符合问卷调查的可信度要求,同时采用访谈方式完成了部分信息的采集工作。根据问卷设定思路,从家庭经济情况、工作情况、心理状况、教学科研、身体健康、社会认知等六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该内容主要通过访谈形式完成。大部分青年教师刚成家立业,还担负着照顾长辈、还房贷等压力,因此,很多青年教师需要通过承担大量的工作获得经济报酬,导致钻研课堂教学技能和开展科研工作的精力大打折扣。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教师在回答“哪些因素对您工作方面影响最大”这一问题时,“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职称晋升困难”及“教科研经费不足”是主要选项。青年教师在生活方面最关心的是住房问题和工资福利待遇提高问题,对事关学院自身发展和利益方面的问题也十分关心。除此之外,地域文化背景问题、配偶问题及子女上学问题等与教师的籍贯分布呈现出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做好外地教师融入本地生活的工作也是提高教师稳定性的重要内容。可见,这些生活压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到学院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调查分析发现,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0%的人表示赞同从事兼职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校外的工作量虽少,但经济收益远高于校内;二是校外兼职有利于教师增强技能,尤其是在企业兼职。如果任由第一种状况存在下去,会导致部分青年教师把时间、精力过多地投入第二职业,将会给学院的教科研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对第二种状况,学校层面应出台鼓励政策,以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接受此次问卷调查的青年教师中,专业技术职称在讲师及以下的占86%,这与目前全省教师职称总体比例是接近的。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青年教师将面临着巨大的职称晋升压力,合理规划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是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学院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分析高职教师工作压力的分布情况发现,各选项情况比较平均,说明青年教师的个体情况差异明显,且每个人的追求也不完全一样,这给学院出台青年教师发展的激励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政策出台应尽量避免“一刀切”,而应该以更宽松、更多样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柳友荣在《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一文中编制了“生活事件量表”,在对2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后发现,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依次排列为职业适应方面、人际关系方面、情绪方面、人格方面、个人感情方面。从高职教师的职业感受、精神状态、幸福感等方面依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自己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认可度达到93%以上,说明随着教师职业地位的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可度较高,但同时应注意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高,并不代表对学院本身的认可度高。
通过对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在人生理想方面,选择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占93%,选择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占7%,这反映出青年教师人生理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也契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在人生态度方面,选择积极进取的占85%,选择顽强拼搏的占8%,这与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也是相互印证的。
调查显示,高职青年教师处于心理平和状态的仅占6%,而心理状况堪忧的人群则占12%,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数据。青年教师中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达到82%,该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认为困扰自身心理健康的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定问题。
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一定弱点。调查显示,科研在教师发展中的需求占绝对地位的达到94%以上。但在调查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的动机时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晋升职称,占43%;排在第二位的是完成科研工作量的需要,占27%;排在第三位的是专业或课程建设的需要,占18%。从调查结果分析,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的目标比较“现实”,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和无奈的状态。职称和考核导向环境下的教科研工作如何与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是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力部门在制度制定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回答“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提高有无帮助”的问题时,被调查的青年教学科研人员中,认为有非常大帮助的占44%;认为有较大帮助的占49%;认为帮助不明显的占7%。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占91.7%)认为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
在回答“科研创新团队对个人从事科研的能力与水平提升有无帮助”的问题时,被调查的青年教师认为有帮助且非常大的占16%;认为帮助比较大的占29%;认为帮助不大的占55%。这说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还是习惯于独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进行研究,不善于组建团队,故不能很好地抓住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很难在区域经济建设实践中寻找到研究创新的突破点,从而难以形成科研特色。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还没有足够地意识到科研团队的建设对于个体教科研水平提高的正面作用,学院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创建、管理与引导,进一步促进跨专业教科研项目和平台的建设,并据此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很多青年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缺乏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的青年教师往往会产生身体透支的感觉。在“业余时间安排”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业余时间安排上,选择读书的教师占27%;选择做研究的教师占17%;选择参加休闲和体育活动的教师占46%;选择交友的教师占10%。这反映出青年教师的业余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所从事的教学科研领域。
在问及“您与领导的关系”时,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与领导关系较为和谐。在青年教师的社会关系中,同事关系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高职院校也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促进教师在业余时间的聚会和交流。
在回答“您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的问题时,47%的青年教师表示与学生课外接触较少或没有接触,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种状况有待改善。
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党员人数一般接近或超过半数,在院校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您认为高校绝大多数教师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认为模范作用发挥一般乃至较差的占56%。这说明有些青年教师党员让群众不满意,这是直接关系到教师党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问题。当前高校绝大多数教师党员的主流是好的,抓好党员培养与教育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高校发展的政治基础。
青年教师对于当前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现状的评价,认为师德师风高尚的占40%;认为职业道德滑坡的占19%;认为教师重业务、轻师德的占34%;认为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严重的占7%。这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于当前师德师风状况的担忧。
在回答“您认为解决师德问题最重要的途径”这一问题时,多数青年教师认为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师德师风问题。高职院校要发挥学院的正能量,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个人人格修养。
对某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动态及工作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高职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诸如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教书育人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青年教师个人业务的个性化学习不足;教科研自主创新机会缺失;青年教师还存在着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学院对小群体特殊青年教师的关注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调查与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
通常情况下,青年教师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和稳定期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教学骨干。学院应建设完善的青年教师入职教育机制,加强教师的教学实习、助教制度以及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建设,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特点,做好新入职教师发展和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除了做好常规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外,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要充分满足,学院职能部门可以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档案,对于短期内有相同或相近发展需求的教师,可以重点考察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如青年教师住房互助计划、青年教师职称晋升计划、青年教师集体婚礼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学历定向合作计划等等。对未来1~2年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应进行个性化需求支持,由满足条件的教师将自己晋升职称的弱项及需求汇总上报学院,再由相关部门予以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学院可通过项目、论文发表、奖励及评先评优等方式重点予以扶持,增加青年教师职称晋升评审通过率。
可开展“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教师”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回归主题,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在全院师生共同参与下,结合学院文化建设,提炼适合学院校情、学情的师生行为道德规范,不断凝练优秀的校园文化。
要给予青年教师更多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机会,鼓励教师到政府挂职锻炼,建立青年党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习档案。学院青年管理干部往往由于工作繁忙,专业领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较少,从事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少,要想成长为一名管理业务与学术兼优的干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导致干部中很多人存在职业生涯危机感,如在行政岗位落聘后感觉自己的发展会大大落后于一般专业教师。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青年管理干部的培养,让他们有更多自主选择专业培训学习的机会。要出台政策,明确业务管理干部应承担1至2门专业课,要从事学生实践、毕业设计、科研项目指导等工作,并要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的要求,使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应制定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帮扶等方面的制度,搭建科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融入学院的特色发展氛围中。高职院校中有相当多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发展上依靠自己摸索,虽然很多学校也有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和课程、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政策,但是由于双方权利义务不甚明确、监督执行力度不够等各种原因,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对传帮带的认识不够深入,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政策。
学院还应进一步完善在一般课题经费之外特别设立的青年教师创新创业基金,给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以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确保青年教师不会因为生活压力而影响到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
调查发现,青年教师中存在部分特殊群体需要关注。如目前工作压力很大的青年教师占37%;在人生态度方面,青年教师选择消极认命、随波逐流的占1%;学院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堪忧的占12%;青年教师与领导关系恶劣的占1%,关系不太好的占2%,等等。这其中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学院有关部门积极关注。现在的青年教师都有自己关心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也越来越多元化,学院应鼓励教师个性自由发展。工会在组织各种交流活动时,可以按照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开展青年教师交流,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确保青年教师不至于因过大的生活压力而产生职业倦怠。
[1]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24).[2014-05-04].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4-04-24/news20140424114141.html.
[2]柳友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8(4):84-86.
[3]李国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调查与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4]王正惠,蒋平.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J].黑河学刊,2008(1):112-113.
[5]程瑞存,麻小珍.学校成为教师“精神家园”的建设与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