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日益增长。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正式开始运作,组织发布的《修订的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建议书》明确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应与各级各类教育和职业相沟通,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项目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建设一个全民的更加可持续发展和公正的社会中应起着贯彻始终的关键作用。200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经合组织(OECD)各国教育部长会议,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纳入其成员国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目标并要求为年轻人提供通用的、迁移性强的技能,以便适应转岗及终身学习的需求。2008年6月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教育部长会议以“注重质量的全民教育:学到21世纪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为主题,确立职业和技术教育为四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建议将职业教育真正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使青年既有就业机会,又有升学机会,促进职业教育深层次发展。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UN)发布《欧洲2020战略》,更是将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作为实现欧洲经济智能性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全面增长的行动方案,并由此制定了“新技能和就业议程”旗舰计划,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育效能,促进劳动力的有效流动与市场参入度。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关注点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发展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终身教育”或“全民学习”。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推动现代工业文明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新世纪以来,我国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2014年,《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增速换挡、产业升级、民生普惠、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未来需继续深化“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同年,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分两步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顺应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动向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1年初,教育部将中职与高职划归职成教司统一管理,随后召开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研究围绕着“如何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陆续展开。2011年,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专题调研项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和政策安排”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工作迫切要求政府优化制度环境设计,包括统筹建立政府管理系统、法律制度系统、经费投入系统、科研支撑系统、招生考试制度等。对于各项具体制度的构建,则主要从国际借鉴和国内试点两条路径进行探讨。
一是借鉴国际经验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项保障制度。如通过分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与各州《学校法》两个法律支撑系统、瑞士新修订的《联邦职业教育法》等,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进入最后的完善阶段;通过对《欧洲资格框架》、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日本职业段位制度等实施背景及特点的解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职业教育国家资格框架研究”于2013年正式启动。此外,借鉴德国各州财政与企业雇主投入的双元经费投入系统,我国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办学的资源配置问题迫切需要解答。同时,德国的职业教育科研支撑系统和职业教育咨询服务系统对职业教育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也使“科研与就业服务支撑系统”的制度设计迫在眉睫。201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确立,启动了从理论层面全面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开端。
二是通过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结构。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陆续成为全国各个省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试点”。各地区以招生考试制度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针对高职单独招生试点、“3+2”五年一贯制培养、注册入学试点等多元化招考录取制度提出一系列措施。如上海市提出通过改革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和“三校生”考试制度、建立并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以及增加技能优良的中职生免试进入高职的渠道等方式改革招生制度,拓宽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的渠道;江苏省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启动了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制度,并通过在全省成立19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使高职院校带动中职学校集约化发展,形成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湖南省将高职院校对口招生规模从5%上升至20%,积极落实中职技能竞赛获奖者免试升学政策,倡导优势专业适度扩大五年制招生等。总之,各个省份各种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试点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职教体系构建的进程。然而,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点”上试验,带来了“规模扩张与生源质量”、“课程难度与学生年龄”、“长学制与学业灵活选择”、“资源共享与院校壁垒”等诸多矛盾问题,亟需职教体系内部衔接的统筹设计。
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度创新是治标之举;内容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则是治标之道。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容研究成为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研究的核心和焦点。
目前,基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衔接主要体现在目标衔接、专业建设衔接和课程衔接三个方面,其改革主要形成了两大趋势:一是以赵志群、姜大源为代表的北方学者,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内容一体化研究;二是以石伟平、徐国庆为代表的南方学者,探索以项目课程改革为路径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内容衔接。研究者普遍认为,只有建立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实现中高职的实质衔接。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程衔接体系”不是某个地区层面的中高职课程衔接,而是体系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具体到如何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学者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衔接是基础。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薄弱,中职的专业设置数量多、分类细,而高职相对中职而言,专业数量不多,口径宽泛。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错位必将导致课程内容设置的大量重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局部试点”的思维惯性,整合相关主体,统一规划中职、高职、应用性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等纵向层次上的专业结构,从而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二是专业教学标准是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是一个适用于同一专业或者同一类专业的普适性的教学要求,其制定将使各级职业教育之间的教学要求互为衔接,各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可以在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下设置,各级职业院校则可以在顶层设计的标准要求下实施教学。三是课程衔接内容的开发要遵循工作逻辑。所谓工作逻辑是指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细化职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并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进而根据能力要求的层次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直至90年代,运行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等级考核制度才开始逐渐向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转变。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在全社会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职业教育资格制度走过了初步建立期(1993—1996)、逐步完善实践操作期(1997—2006)和职业资格制度规范调整并双证衔接发展期(2007—2012)。目前,已进入职业资格框架系统构建和内涵发展阶段。
面对中国经济结构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首次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结构改革推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与服务相融合,其表征是形成一个技术先进、结构优化、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系统,是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产业载体。现代产业体系自提出以来,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在此基础上,2013年又对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修订版本,不断明确和细化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的调整标准条件。因此,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框架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做到积极发展面向鼓励类产业的职业标准,进而指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面向鼓励类产业的专业。就此意义而言,现代产业理念和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布局是合理构建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框架的基础。
国家职业标准是一种工作标准,是基于职业分类及对应职业活动内容而制定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它是从业者选择职业教育培训方向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挑选、淘汰、评价从业者的标准法则。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在职业的工作内容、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梯度要求,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确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课程、制定教学内容及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明确的指导。此外,基于现代产业体系而构建的国家职业标准框架与我国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它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将有利于专业布局的调整、统一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规范化,从而真正实现中高职内部衔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构建是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的动态发展过程,即课程的诸要素,如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在横向上要相互协调与一致,同时,职业教育不同学历层次“启蒙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技术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要实现课程体系的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内容序列化、时间阶段化、效果完整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一方面植根于教育的理念,即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植根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工作标准。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教育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目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同时考虑职业“非定向性”和“定向性”两个纬度。非定向性指以“准职业”为媒,将职业能力、素养与人生理想、信念、价值等有机融合,具有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定向性是指某一特定工作岗位的规范性要求,具有职业的外在规定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使命就在于,如何使这二维结构融合成同一过程,使学生在获得职业“定向性”要求的过程中走向“非定向”的全面发展。
工作和生活实践是基于工作世界和生活世界本身的经验逻辑,给予个体经验同构化的体验过程,同时,在主体性的实施和实现过程中和谐内嵌于“人——工作——生活”的关系之中,这与“概念化”、“理论化”的科学世界不同,它使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价值、伦理等体现个人主体精神的意识活动。目前,无论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还是“项目课程”,正是基于工作世界实践逻辑的理念,使“知识从属于活动”,重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二维结构”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要求,以工作实践过程的逻辑可以组织专业领域课程内容,而社会生活实践的逻辑则可以组织基础文化课程内容。前者以典型性“项目”或主动“作业”等形式,按照工作过程复杂程度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序列化,从而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后者通过“主题”和“专题”等形式体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和贴近社会的生活实践逻辑,陶冶学生人文情怀和生活情趣,是一个长期的隐性演进过程。工作和生活实践都是人类生命展开的过程和形式,其本身就是生命意义的体现。
[1]孟凡华.鲁昕:关键是“衔接”——关于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48-50.
[2]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1-6.
[3]柴葳,高毅哲.万里鲲鹏正举,教育春风渐酣——各地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教育规划纲要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1-05-30.
[4]王琴.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30-34.
[5]张祺午,李玉静.“十二五”,体系年——教育部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J].职业技术教育,2011(30):26-35.
[6]兰小云.中高职衔接亟须系统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5-01-05.
[7]徐国庆.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8.
[8]薛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重理论向度及其思考——基于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分析[J].职教论坛,2013(1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