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老子》新考七篇

2015-04-26 02:44庞光华
关键词:帛书元气外表

庞光华

(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五邑大学学报编辑部

今本《老子》新考七篇

庞光华

(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通过对今本《老子》的七个训诂学和文献学的问题予以新的考证研究,可以发现:《管子》和《战国策》可与《老子》相比对;“营”可解释为“魂”;“学”与“教”常常相混;“华”训“外表”;“有物混成”的“物”指元气;“民不畏死”的“民”通假“愍”;“袭明”训为“重明”。

老子;营;学;教;愍;袭

《老子》五千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国际显学。前人对《老子》的研究很多,但至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本文挑选七个训诂学和文献学的问题予以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马王堆帛书本略同,稍有残损。《郭店楚简老子》有三十一、三十二章,正好缺少三十三章。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郭店简本《老子》是一个节抄本,不能因为其中没有此言,便断定原始《老子》本无此语,今本此章是在战国后期才编入《老子》中。

今考《史记·商君列传》载赵良对商君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①赵良与商君同时,乃战国中前期人,所言颇与《老子》三十三章近似。《文心雕龙·事类》曰:“然则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之谟,经籍之通矩也。”古人言语颇喜引成言,如《老子》二十二章曰:“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老子》所录的“曲则全”分明是古人语录,是上古哲言。②这里的赵良下引虞舜之言又是一例。“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数句必是引古人成言,非赵良自创之语,当是从《老子》书引述而来。当时人颇习知《老子》书,故赵良未道出处。汪中《述学》中的《老子考异》③考定《老子》五千言作者是秦献公十一年入秦的太史儋,而不是孔子请教过的老聃。汪中此说最为有力。则《老子》当作始于太史儋入秦关之时,即公元前374年,为秦献公之时。而秦孝公为秦献公之子,赵良、商君为秦孝公时人。考秦献公享国二十三年。卒后,其子秦孝公立。孝公三年,卫鞅入秦说孝公变法,遂用秦。则商君事秦时,《老子》已成书15年。且太史儋入秦,使《老子》一书最早在秦国流行,故赵良得见《老子》书并引其言。《韩非子·喻老》引《老子》正作:“自胜之谓强”,与赵良言完全一致,与今本《老子》略异。《喻老》又引《老子》:“自见之谓明”,与赵良言“内视之谓明”极为近似,与今本《老子》“自知者明”略异。此也可比对扬雄《太玄》卷五《视》初一曰:“内其明,不用其光。测曰:内其明,自窥深也。”次二曰:“君子视内,小人视外。测曰:小人视外,不能见心也。”可映证赵良言“内视之谓明”。可知《韩非子》引《老子》存有《老子》古迹。太史公记言确为实录,多存古人之真。亦可知《老子》一书与汉以前古书可互相参证。

再举二例:其一,《老子》五章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又见郭店简本《老子》甲篇。此可比对《管子·心术上》:“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其二,《战国策·魏策一》第一章《知伯索地于魏桓子》:任章稱“《周书》曰:将欲败之 ,必姑辅之 ;将欲取之 ,必姑与之。”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任章引曰《周书》云云,此岂苏秦所读《周书》、《隂符》者欤?老氏之言出于此。朱子曰‘老子爲柱下史,故见此书’。”任章是春秋末期人,他已经熟悉《周书》。而《周书》此言又见于《老子》三十六章,马王堆帛书甲乙本略同。是知《老子》此言也是根据《周书》。

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第十一条论《老子》第二十八章时指出《老子》的某些思想颇与先秦其他典籍相合,多有举证。

《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魄”一词,古今众说纷纭,今并不录。在上古文献中,“营”与“环”相通。例如《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说文》引“自环”为“自营”。又如《毛诗·齐风·还》:“子之还兮”。《汉书·地理志》引《齐诗》“还”作“营”。再如《毛诗·周颂·闵子小子》:“嬛嬛在疚”。《释文》:“嬛,崔本作煢”。而嬛从睘声,煢从得声。钱绎《方言笺疏》卷十六称“煢”与“睘”相通。最后如《荀子·成相》:“比周还主党与施”。王念孙《读书杂志》曰:“还读为营”④。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第四》的“不还秩”条和《荀子第五》的“环主”条论证还“环”与“营”相通,举证详密,当为定论。而环、还与魂音近可通。环、还上古音皆为匣母元部,魂为匣母文部。文、元二部古音极近,且为双声。知环、还与魂通。故“营魄”可释为“魂魄”。东汉王逸注《楚辞·远游》释“营魄”为“灵魂”,似亦“魂”释“营”,然未明晰。刘申叔《老子校补》亦释“营”为“魂”。[1]然前贤皆未言及“营”与“环”通,从而通“魂”。西晋陆机《文赋》:“揽营魂以探頥”。“营”就是“魂”,二者构成同义连绵词,《文选》注家多未明。陆机的“营魂”当是出典于杨雄《法言·修身》:“荧魂旷枯”。

《老子》四十二章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朱谦之《老子校释》曰:“教父即学父,犹今言师傅。”马叙伦《老子校诂》引数种别本作“学父”。敦煌已本、傅奕本“教父”亦作“学父”。帛书甲本亦作“学父”。顾欢本作“敩父”。今按:朱谦之的解释前半部分“教父即学父”是对的,后半部分“犹今言师傅”则完全错误。此文作“学父”为古本,马王堆帛书甲本保留了古本《老子》。敩是学的异体字。然而各本实际上互相吻合,完全一致。在古书中,教、学、敩、效四字音义皆通。《老子》此章中的“教”或“敩”皆当读为“效”或“学”。《释名·释言》:“教,效也”。《文心雕龙·诏策》:“教者,效也”。《春秋元命苞》:“教,效也”。而“学”也是“效”义。如《广雅》:“学,效也”。《尚书大传》卷二:“学,效也”。《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朱熹注:“学之为言效也”。“效”就是效法、模仿、学习。在古书中还有“学”训“教”的现象,例证颇多,参看《故训汇纂》“学”字65-72条。这时的“学”当读《集韵》音“居效切”,实际上是“教”的异体字。正因为“学”可以作为“教”的异体字,所以今本《老子》将古本《老子》的“学”误成了“教”,但意思还是一样,当训为“学习、效法”,而不是“教育”。更考楚简本《老子》甲本“教不教,复众之所过”,丙本作“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今本《老子》六十四章、帛书甲乙本、《韩非子·喻老》都作“学不学”。《老子》古本必为“学不学”,“教”与“学”常常相混。我们不能把《老子》这里的“教”当作“学”的反义词。《老子》此章乃言:人之所学,我亦学之。“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我将当作“学”之本。

另外《老子》书惯于把根源性的存在比喻成父或母,学者多有论述,不必赘言。

《老子》三十八章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和《老庄词典》释“华”为“虚华、无实质的、浮华”。朱谦之《老子校释》、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⑤诸书于“华”字无解。马叙伦《老子校诂》谓:“华借为夸”。范应元曰:“华,荣也,道之散也”。吾谓前人皆不得正解。《老子》此章以华与实相对,曰:“是以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⑥考《国语·晋语四》:“华而不实,恥也”。韦注:“有华色而无事实。”分明以为外表。《国语·晋语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韦注:“荣者,有色貌。实之不知,华而不实也。”亦以华为色,即外表。《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廛路浅言,有实无华。”华为外饰,在这里与“文”义近。《淮南子·俶真》:“是故神越者其言华。”高注:“故华而不实。”言有外表而无实质。《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引《语》曰:“貌言华也,至言实也。”⑦“华”为外表。《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礼记·乐记》:“乐者,德之华也。”言音乐是“德”的外表。又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可见“英华”是外在的东西。《文选·东京赋》:“若仆所闻,华而不实。”李善释华为虚华,不确切,当为“外表”。《庄子·知北游》:“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言“礼”是“道”的外表,而不是“道”的实质。古人多以“华”与“实”相对,而以“华”与“首”、“始”相关,意思是“华”是最外层、最表面化的东西,不是根源和实质。《老子》、《庄子》中“道之华”的“华”当训表,即是外表之义。“华”为外表,而“实”为内核。“华而不实”谓仅有外表,而无实质。《史记·商君列传》所谓“貌言华也”,貌正是外表之义。《礼记·乐记》所谓“乐者,德之华也”正言乐是德的表现,故后文言“英华外发”。古有“华表”一语。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今之华表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可证“华”与“表”同义。“道之华”即道之表面,而非道之实质,非谓虚华、浮华也。《淮南子·精神》:“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而五藏者,人之精也。”“华”与“精”相对,华为外在现象,此例文义甚明白。《楚辞·九辩》:“何曾华之无实兮。”王注:“外貌若忠而心佞也。”分明释“华”为外貌,以“实”为心。《文心雕龙·征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谓既有外在的形式,又有实质的内容。《文心雕龙》一书常以华与实对举。如《明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原道》:“玉版金缕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辨骚》:“玩华而不坠其实。”《才略》:“马融鸿儒,思洽登高同,吐纳经范,华实相扶。”《时序》:“华实所附,斟酌经辞。”《封禅》:“华不足而实有余矣。”《诸子》:“览华而食实。”所举各列中的“华”皆当训“形式”或“外表”,无一例可解为虚华、浮华,学者们注解《文心雕龙》多以“华”为华丽,亦未确当。另如《中论·艺纪》“中和平直,艺之实也;齐敏不匣,艺之华也。”《论衡·自纪》:“夫养实者不育华。”《论衡·书解》:“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论衡·案书》:“华实不相副”。

《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云云。帛书甲乙二本“天下母”均为“天地母”。郭店楚简本《老子》甲篇也作“天下母”,与今本合,不同于帛书本。当以帛书本为长。⑧今观朱谦之《老子校释》、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对此皆无明晰的诠释。唯马叙伦《老子校诂》称:“古书言混沌者皆谓未分析。”詹剑峰曰:“混成就是气形质具而未相离的浑沦。”詹氏之言乃是根据《列子·天瑞篇》之文。马、詹二氏之说为善,然亦语焉不详。今考《开元占经》卷一《天体混宗》引东汉张衡的《灵室》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漠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混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张衡为东汉通儒,此段文字是对《老子》二十五章的最佳诠释。《灵变》所称“道志”之言正指《老子》二十五章。观《灵室》此文,可知上引《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指天地产生之前的混沌的元气。《老子》称之为“天地母”,《灵宪》称之为“道之根”,是指没有形象可言的气体。《老子》的这种宇宙观在后来的古书中有显著的反映,但以《老子》书为最早提出这种观点。《楚辞·天问》:“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淮南子·天文》:“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正是说天地未分之前是混沌的“象”,而没有成形。《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可见在混沌状态中的宇宙只有元气,那时还没有天地,因此元气可为天地之根或天地之母。《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纪》曰:“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同书同卷又引《礼统》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又引《河图》曰:“元气无形,洶洶蒙蒙。偃者为地,伏者为天也。”又引《孝经左契》曰:“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又引《遁甲开山图》曰:“有巨灵者,徧得元神之道,故与元气一时生混沌。”古人言元气多是指天地未生前的混沌之气。《老子》“有物混成”的“物”正是指这种元气。郭店简本《老子》甲篇“物”作“状”,这是强调天地之前的元气还不成其为物,没有一般物的“形态”,所以称为“状”。这个“状”字应是原始《老子》的古本。前人解析《老子》此章皆未明确论证这点。另可参看拙文《关于今本<老子>的训诂举例》⑨。

《老子》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今案,此句各家注历来无正解。这里的“民”并非人民之民,而是暋字之借。《老子》此章乃是引用成言。考西周初年成立的《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正作“暋不畏死”。伪孔传:“暋,强也。自强为恶而不畏死,人无不恶之者。言当消绝之。”孔疏:“以由得罪,当须绝之。”《尚书》作暋,《说文》作敯。《说文》暋字下引《周书》亦曰:“暋不畏死。” 正因为《康诰》称对“暋不畏死”的人“罔弗憝”(即人人都怨恨他,“憝”训“怨”)。所以《老子》才唱反调,说“奈何以死惧之”。可知《老子》此言是针对《康诰》而发的。《老子》“民不畏死”正是《尚书》的“暋不畏死”。“不畏死”一语在《尚书》中是贬义,还有一例:《尚书·酒诰》称殷纣王“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孔传:“纣疾很其心,不能畏死,言无忌惮。”《孟子·万章下》引《康诰》作“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尔雅·释诂》:“昏,暋,强也。”郭注引《书》曰:“暋不畏死”,与今本《尚书》、《说文》同。可参考郝懿行《尔雅义疏》的有关解释,颇为详密,此避繁不录。足证“暋不畏死”或“闵不畏死”的人决不是民,而是民所痛恨的人。《老子》此章的下文接着说:“若使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从此文来看,上文的“民”只有解释为“愍”的借字才能通畅。《老子》别本“若使”的后面有“民”字,则此别本已经不解《老子》古意,妄加“民”字,古意遂隐。景龙本、敦煌本没有“民”字正是古本之真。因此,笔者根据《尚书》、《孟子》,断定《老子》“民不畏死”的民当为暋之借,训“强”,而不是人民。《韩诗外传》卷九:“吾闻忠不畔上,勇不畏死。”“勇不畏死”与“暋不畏死”义正相近。另外,《老子》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畏至。”这里的“民” 也是暋之借。而帛书乙本七十六章(相当于今本七十四章)已作“若民恒且畏不畏死……使民恒且畏死。”帛书本文义难解,但显然视为民众之民,则帛书已经误解《老子》本义。东汉荀悦《申鉴·政体第一》:“民之不畏死,不可惧以罪。”显然是取典于《老子》,但已经不明《老子》古意。

注释:

① 赵良之言不见于《商君书》。今本《商君书·画策》有类似之言:“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② 战国以降的著作则是从《老子》引述。《慎子外篇》卷一:“是以《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淮南子·道应》:“故《老子》曰“曲则全,枉则正”。

③ 又见《新编汪中集》406-408页。广陵书社,2005年。考定老子为太史儋之事在407页。

④ 但《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的《汉魏注音中义同换读例发凡》一文认为营与还相通是训读。笔者认为此处不是训读,而是古音相通,当以王念孙之说为确。

⑤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老子》此章见于《韩非子· 解老》。

⑥ 帛书甲乙本“处”作“居”。

⑦ 敦煌本《春秋后语》同,见王恒傑《春秋后语辑考》,齐鲁书社,1993年。

⑧ 虽然古人以“地”与“下”二义近似,“天地”与“天下”确实不同,因为“天地”包含有“天”和“地”两方面,“道”不仅是“地”之母,也是“天”之母,这更符合《老子》的精神。而“天下”不包含“天”,只包含“地”,也就是“道”不是“天”之母。这显然不符合《老子》的精神。而且《老子》前面说“道”先于“天地”而生,并不是先于天下生。

⑨ 参见《东亚文献研究》第七辑,韩国忠州大学,2011年2月。

⑩ 《汉语大字典》根据《玉篇》收有“依”义,而《故训汇纂》“亥”字条漏收“依”义,应据《玉篇》增补。

[1]刘申叔.仪征刘申叔遗书:第七册[M].扬州:广陵书社,2014:2621。

[责任编辑 文 俊]

2015-01-23

庞光华(1968—),男,重庆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古汉语、古文献、文化史的研究。

H131

A

1009-1513(2015)02-0083-05

猜你喜欢
帛书元气外表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可爱的外表下藏着恶毒的“心”
昆凌 甜美只是外表,我的心里住了个男孩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
低调外表下的大惊喜 Rosso Fiorentino Pienza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