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莹,周敏华,王晓燕
(1.中共嘉兴市委党校,浙江 嘉兴314000;2.中共平湖市委党校,浙江 平湖3142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多元主体互动为基础的区域协同创新已逐步成为当前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和新趋势。而区域协同创新就是科技创新在区域内部的联动发展,它通过各地区的创新主体、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协同合作,使科研项目、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区域内实现最大程度的集聚,打造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强化组织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区域科技创新效益最大化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1]。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区域协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的、地域性的、嵌入性的互动过程,它以地理位置相临、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为纽带的一定区域为范畴,内部创新主体相互交融、相互补充而形成紧密依赖的社会关系。(2)区域协同创新既表现为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也表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不同组织的协同,更表现为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组织制度等构成要素的协同。(3)区域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创新有机生态系统,表现在各创新要素间非线性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既表现为正式的体制机制安排,也表现为非正式的交流合作网络关系。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涵盖了创新主体、资源、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协同创新主体从广义而言,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政府、科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七大类;从狭义而言,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是基本主体,创新平台、政府、科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则是协同创新的支持系统。协同创新资源包括知识、信息、人才和资金等输入性要素,以及技术、工艺、服务等输出性要素。其中,输入性要素中人才资源是核心资源,资金资本也尤为重要,对研发投入、知识转移等起着巨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输出性要素中技术、工艺等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的关键,服务则是整个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纽带性因素。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是指促进各类要素在创新系统内充分融合,并最终创新产品和社会生产力的各种机制、体制和条件。其中,创新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协调机制、评价监督、融合机制;创新体制包括融资体制、科技体制、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教育体制;创新转化条件包括技术转化条件、协同互动条件、政府市场结合条件和技术资本要素结合条件等[2]。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实质上就是区域内协同创新的各大主体在特定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下,积极利用和合理配置创新资源,通过多维度互动结合而成的旨在推动创新效益和能力、实现协同效应的有机整体,其内在逻辑和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构成
1.大力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以平台集聚创新要素
近年来,嘉兴市围绕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市本级建成以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三大科技孵化器集聚地,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网格化科技孵化体系。同时,还有12家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园区、产业区,这些共同形成了特色明显、功能区分、差异发展的科技创新创业带[3]。与块状经济相匹配,各地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性产业创新平台,如海宁皮革、濮院毛衫、马桥经编、平湖光机电、嘉善木业、海盐标准件等,大力支撑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才、项目、技术、资金、服务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奠定了区域协同创新的坚实基础。
2.“外引”“内建”实施院地合作,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大
为弥补大院名校缺乏的先天不足,嘉兴市不断加强“外引”力度。自2003年开启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合作之旅起,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国(嘉兴)中心、中俄转化中心、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等大院名校不断落户嘉兴。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和市政府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标志着院地合作不断深入,被评为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科技计划先进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产学研合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03-2014年嘉兴共创建各类科技创新载体132家,其中列入省厅共有65家,目前全市共有2000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1.协同创新路径单一,科技转化力度不足
尽管当前嘉兴已广泛开展了区域化的政产学研合作,但合作层次尚显,合作方式单一。部分地区的院地、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共签协议的纸上阶段,而共建基地也普遍存在重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轻管理服务等软件环境建设的问题,甚至是沦为“空心化”运作的科技建筑。同时,科研院所成果与市场化的技术需求不相匹配,面向企业的转化应用远远不够。一方面,高层次的科研院所往往看不上和中小企业合作,而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又重科研成果、轻成果转化,这些沉淀在课题论文和研究报告形式的“学术成果”无法被企业立即应用,造成成果、人才、信息等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嘉兴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合作力度较小,合作形式主要停留在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初级阶段。
2.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创新服务保障不足
一方面,嘉兴科技评估、信息咨询、技术经纪机构、产权交易等科技中介组织普遍存在功能不全、规模过小、力量分散、实力不强的问题。科技园区、人才公寓等还停留在物业管理的阶段,缺乏创业指导、培训、咨询、共享技术服务能力;信息咨询仍限于将收集到信息进行登录供公开查询,针对高新技术特点的技术咨询以及技术价值评估还不够。另一方面,科技金融发育较慢,科技投融资主要依靠政府,还没有建立起风险投资机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投入严重不足,主要依赖于财政资金和商业银行,社会资本无法有效进入;财政科技投入资金切块较多,结构和方向不尽合理,补助项目多、小、散的现象比较突出,且直接投资多、间接投资少,投资入股、补助、贴息等手段运用不灵活;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不足,创业风险投资主要来源于市、区政府,各类基金、保险公司、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比重太小,服务于科技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非常少。
1.创新驱动战略与沪杭同城战略融合发展,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2013年嘉兴市委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嘉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开展县、镇、园区、企业、项目“六位一体”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全政产学研有效对接、金融和中介有效发挥作用的创新机制[4],其核心旨在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为新一轮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同时,嘉兴市“十二五”规划纲提出“与沪杭同城”首位发展战略,要求嘉兴与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政策环境上不断深化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随着沪杭高铁的开通,嘉兴“与沪杭同城”效应逐步显现,一批产业层次高、区域影响力大、行业指导性强的创新型项目经过对接,纷纷成功落户嘉兴。通过充分利用上海、杭州都市圈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嘉兴将进一步扩大合作交流渠道,吸纳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加速推进与沪杭一体的区域协同创新,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2.以自贸区成立为契机跨区建园,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为嘉兴接轨上海、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的平台。嘉兴正充分把握上海自贸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因势利导,创造条件,通过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和中小城市的商务成本优势,加快与上海合作共建园区步伐,不断承接上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目前正加快推进上海张江平湖科技园、中国归谷嘉善园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一批临沪产业园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对临沪区域内原有的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切实提高园区的规模与水平。同时,按照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的要求,明确各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鼓励各地大胆探索,更大力度地开展体制改革创新试点。
1.区域樊篱突破困难,创新鸿沟较难逾越
与周边地区相比,嘉兴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创新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也存在一定距离。从发展水平而言,与苏州、无锡、常州等周边城市相比,嘉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相对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缺乏市场定价能力,产业结构仍然被锁定在低端环节;大企业、大品牌仍然缺乏,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较弱;人才集聚能力尽管已有显著提升,但相对而言人才洼地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创新潜力的增长。从现实基础而言,地域小、空间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是嘉兴的天然劣势,资源要素紧缺已成为常态,而周边其他地市在资源要素上仍具极强的竞争力。嘉兴科技城与长三角区域其他15家科技城比较区域面积明显偏小,且开发建设地块基本饱和,空间制约严重。从发展势头而言,嘉兴明显弱于长三角特别是江苏各城市,尽管在对创新载体的引进或共建上有一定先发优势,但与长三角其他地市相比,嘉兴对吸引高层次人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发明创新等资金扶持政策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已有的创新成果流失他地的现象。
2.区域核心形象不突出,创新平台存在原子化竞争包括科创中心、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秀洲工业区等积极开发建设投资主体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但受政绩考核等影响,又由于各区招商政策不一,有时会产生无序竞争,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从全市来看,除了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经济开发区、平湖经济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外,其余开发区都存在着平台太小、等级太低的问题,工业区总体呈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产业平台承载力不强。同时,专业类的科技创新平台,大部分是围绕传统的“块状经济”整合资源创建的,由于受运行机制、人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专业平台的服务内容仅限于本地企业的咨询、检测等为主。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分工不明的现状造成了各创新平台单打独斗的“原子化”竞争格局,形不成统一的高层大平台,阻碍了市级层面核心形象的塑造。
作为环太湖五市之一,嘉兴协同创新的现状也同时反映了当前环太湖区域的总体情况和特征。通过对嘉兴实施区域协同创新战略进行SWOT分析,共形成了增长性、防御性、扭转性、多元化四种战略选择。
S-O组合增长性战略:打破行业、领域、地域的壁垒,组织区域内外创新力量通过协同配合,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全新合作创新[5];
W-T组合防御性战略:主动出击,充分发挥政府积极性,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力促与沪杭实施协同创新规划一体化;
W-O组合扭转性战略:以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共享到区域科技一体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探索“平台合作”、“省市合作”等跨区域合作;
S-T组合多元化战略:与沪杭等地协同创新的同时,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深化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打造自身核心形象。
分析表明,多年来嘉兴及环太湖地区创新发展积累的成果,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区域化的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形势下为克服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不全、创新活力不足、协同路径单一以及区域核心形象不突出等问题,打破协同创新存在的区域樊篱和鸿沟,环太湖地区需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立足长三角大区域、坚持高起点、谋求大发展,重点抓好激活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以重构创新模式,破解发展困境,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新格局,激发环太湖地区科技创新动力。
硅谷的成功归根到底在于把创新型企业、研究型大学、研究机构、技术服务体系、风险投资机构等紧密连在一起,演化出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1)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科研院所和硅谷聚积的大量技术精英,25%的工作人口从事研发活动,是美国平均比例2倍多,人才流动比率达30%,是世界平均人才流动率的2倍。人才流动和交流使硅谷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保持了密切分工与协调,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开放式区域创新网络。(2)知识充分流动的创新网络。企业和学校、研究机构在长期的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兼职锻炼过程中形成了密切合作关系;企业之间以创新联盟形式或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不断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培训机构为公司提供了各种技能的人员,来缓解其对于人才需求竞争的激烈性;政府则根据需要制定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鼓励政策。知识技术在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中介机构间构成的关系网络间充分传播、流动、再创新,形成了完备的动态创新脉络。(3)高效而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硅谷的金融服务类、中介服务类、商业服务类等三大类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被称为创新“生态系统”。特别是作为创新源动力和联系纽带的4 0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和近2 0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促使了斯坦福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风险资本的紧密结合,成就了硅谷今日的辉煌[6]。
诞生于1985年、涵盖33个成员国的尤里卡计划,是以高新技术联合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欧洲跨国科技合作大型计划,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和托拉斯企业与科研单位自主联合,以市场化为导向,在两个以上不同国别之间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其特征是:(1)市场化导向。采用“自下而上、自愿结合、共同投资、共享成果”的立项原则,减少由官方制定研究项目计划所带来的与市场脱节和烦琐手续等问题,参与计划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可以自由组合、自主选择项目,项目基金来自国家的部分不能超过50%,具有强烈的民用性质。(2)严格项目标准。每个项目必须至少有两个计划成员国的两个独立合作伙伴共同申请;申请项目必须具有明显的技术创业和商业化性质并具备民用性质;项目最终目标必须是获得一个新产品或一种新工艺,并可以在统一的“尤里卡”标识下销售研发成果。(3)简洁高效的管理方式。以秘书处作为计划管理的神经中枢,直接与各成员国尤里卡计划协调办公室和部长会议主席团沟通合作,对项目审批、立项、资助、评估、信息传播等进行统一管理[7]。同时,通过管理现代化的尤里卡数据库,掌握和提供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以方便成员单位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4)开放式的合作框架。欢迎和鼓励非计划成员国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尤里卡计划,这种灵活开放的政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仅促进了国际合作,而且逐步把欧洲尤里卡计划推向世界[8]。
中关村是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成功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完美结合,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多层次自主创新”模式。其主要做法是:(1)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建立健全科研院所、政府、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创新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对跨层级审批和跨部门审批的协调和督办,优化创新资源配置[9]。(2)实施股权激励和分红权激励,在中央属单位和市属单位分别开展试点工作。(3)创新科技金融,开展企业中关村股份代办报价转让试点工作,多家银行在中关村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并鼓励有实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4)创新科技项目财政税收支持,对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实施列支间接费用,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等试点工作,降低研发成本,鼓励技术人员创新。(5)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向下沉淀,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以及高校、院所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及其核心任务。(6)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大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政府和军队等单位的采购力度[10]。(7)开展工商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出台了企业登记、商标战略、信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试点政策,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制度和监管方式。
以上国内外地区实施区域协同创新的相关经验启示如下:一是协同创新必须打破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才能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二是创新过程应从个体突破向团队合作发展,技术合作应由单一技术转让到谋求共建实体全程介入发展,从以实验室平台向区域性、多领域、多要素集成等综合性模式发展;三是协同创新应充分协调多层次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发挥各自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四是协同创新的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协同创新关键是以创新型企业为中心、科技服务组织各司其职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环境下实施,而在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的背景下,政府的财政支持、制度变革、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相关配套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基于环太湖地区当前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通过合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区域协同创新模式“最优”且“可行”的路径为:“政产学研金介用”架构性创新+区域联动共建创新平台核心形象+接轨上海开展跨区域合作。(见图2)
创新体系建设要求政、产、学、研、用、资、介等资源要素的紧密结合。[11]参照硅谷联合创新网络及中关村多层次自主创新模式,环太湖地区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北斗七星”模式为基础,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金融机构、科技中介、创新平台等创新主体的资源和要素,打破各主体间原有单一、静态、线性和封闭的浅层次合作状态,以开放性、网络式、动态化的机制对其进行重新架构:以“产”为定位,以“用”为目标,以“介”为纽带,将“政”、“学”、“研”、“金”紧密结合,针对区域产业组织、创新型企业的需求,共建跨产业、跨区域的集产业研究、区域规划、项目引进、人才集聚、科技研发、科技金融、战略研究咨询于一体的“资源合作平台”,实现项目、平台、产业、环境四位一体,打造全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图2 环太湖地区实施区域协同创新的基本模式设想
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一方面积极推进创新资源整合工作,对各地现有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资源,按照功能分区、资源共享、产业集聚等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对几大创新平台实行统一的招商政策和扶持政策,大手笔打造环太湖地区创新平台“核心区”[12]。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交易、科学仪器设备等区域内共享。把创业、招商、特色产业培育、研发、技术中介、融资、法律、国际合作等配套的现代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结合[13]。同时,实施抱团出击,集成优先研发领域,制定统一标准,以统一标识对外推出创新成果、宣传自身形象,最终形成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有机联系、功能互补、整体推进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利用环太湖五市与上海地缘相近的优势,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市场化运作,以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重大科技计划联盟、关键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区域创新体系基础建设等重点领域为纽带[14],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企业为中心,科研院所为依托,政府支持为纽带交换资源要素、形成区域创新空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合力,建立和完善与上海的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克服产业转移中区域利益失衡,加速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
[1]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3(1):1-9.
[2]周天勇.国家创新型城区建设研究[R].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重大课题总报告,2012(10):25.
[3]应丽斋.创新:嘉兴最具魅力的文化表征[J].今日浙江,2012(12):28-31.
[4]中共嘉兴市委办公室.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嘉委发〔2013〕35号) [EB/OL].(2013-11-21)[2015-01-24].http://www.jiaxing.gov.cn.
[5]张来斌.行业特色大学要积极开展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11-28(5).
[6]赵友宝,焦见光,刘建国,等. “硅谷奇迹”:探源与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4-68.
[7]居耀成,邹卫进.浅析发达国家科教创新与合作[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82-84.
[8]杨巧实.欧盟重大科技计划实施中的跨国科技合作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6):26-29.
[9]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EB/OL].(2011-03-18)[2015-01-24].http://www.zgc.gov.cn.
[10]张晓东.中关村迎来发展黄金期[N].北京商报,2011-03-07(B3).
[11]滕向丽,王义娜.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创新驱动力的省际比较分析——基于华东六省一市的综合评价[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5):46-52..
[12]陈天荣.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兼论浙江嘉兴“副中心”打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82-295.
[13]薛艳.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4-68.
[14]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70-72.